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孫,卻死在放羊娃的手上

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孫,卻死在放羊娃的手上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語:他是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孫,是與曾國藩齊名的猛將,最後卻死在了一個放羊娃手上,這個人死後,大清再也沒有過勝仗。

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孫,卻死在放羊娃的手上

僧格林沁,大清王朝最後一位,敢提刀上馬的八旗將領,也是大清最後的猛將。蒙古人,據說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十六代孫,早年間因爲家中貧寒,從小跟隨着父親放羊,在草原上東奔西走,因此有了一副健壯的體魄,而且擅長騎射,後來又去到文昌宮中讀書,習得韜略,稱得上是文武兼備的人才。

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孫,卻死在放羊娃的手上 第2張

古人說“學得文武藝,賣得帝王家”長大的僧格林沁,後來一直給道光皇帝效力,整整二十五年一直在軍旅之中,直到咸豐皇帝繼位之後,纔有了打大仗立大功的機會,當時正值太平天國叛亂,僧格林沁拿着努爾哈赤用過的寶刀,大大小小經歷了數百仗,把太平天國的北伐軍殺了個片甲不留,從此整個大清王朝都記住了這個強悍的男人,僧格林沁也因爲這一戰成爲了大清王朝的親王,一步登天。

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孫,卻死在放羊娃的手上 第3張

人吶,起起落落是常態。這句話用在僧格林沁往後的人生中也適用,太平天國之後,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大沽口慘敗,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當時僧格林沁是主戰派,而且是主張用全國之糧食,全國之兵,傾盡國力都要把侵略者趕出去,但是咸豐皇帝並未重視,繼續“綏靖”政策。一年之後,僧格林沁接手了大沽口的防務,積極整頓,只希望不要讓侵略,再一次爆發在中國的國土上。

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孫,卻死在放羊娃的手上 第4張

有一次,一直英國艦隊走到大沽口,各種挑釁,僧格林沁沒有猶豫,直接下令開炮,擊毀3艘英軍戰艦,英軍死傷達464人,還把英國的海軍司令打成了重傷。這次的大沽口保衛戰,是清政府十九年來的第一次勝利。

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孫,卻死在放羊娃的手上 第5張

好景不長,第二年就爆發了英法聯軍侵華事件,當時的清政府完全沒有反擊之力,只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僧格林沁身上。作爲將領,僧格林沁做出了選擇,代領着大清最後的鐵騎,向英法聯軍發起了最後的衝鋒。結果可想而知,大清最後的尊嚴被揉碎,整個圓明園葬身在一片火海之中,最令人諷刺的時,這位衝鋒在第一線保家衛國的將領,被主和派彈劾,咸豐皇帝更可笑的聽了大臣的話,撤掉了他的爵位。

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孫,卻死在放羊娃的手上 第6張

同年,山東叛亂,清政府重新啓用了僧格林沁,讓他去剿匪。沙場之上,僧格林沁的風采無人能及,和捻軍殺的難解難分,收降了十幾萬人,打散了十幾萬人,捻軍的主力都被僧格林沁斬殺一空。老天似乎並不眷顧這個愛國將領,整個捻軍叛亂整整持續了十五年,在叛亂平定的前三年,僧格林沁在曹州一帶重傷墜馬,躲在麥田裏。上天似乎和這位齊名曾國藩的將領,開了一個玩笑,在麥田中被一個十六歲的少年發現,死在了他手中,據說這個少年是捻軍的放羊娃。

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孫,卻死在放羊娃的手上 第7張

這個少年後來成了英雄,至今在山東一帶仍有他的歌謠在傳唱。但是當僧格林沁的靈柩返回北京時,整個北京城罷市,獻上了七十多柄萬民傘,盡皆哭祭僧格林沁,整個大清的國運似乎也隨着僧格林沁的死而消退,僧格林沁死後大清嫡系軍隊徹底落寞,湘軍、淮軍開始登上舞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