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門閥士族,哪個朝代的權力最大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門閥士族,哪個朝代的權力最大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的歷史上從來不缺特權階層,雖然陳勝吳廣也曾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悲壯宣言,但是“王侯將相”本身就是特權階層的象徵。所以在中國古代,讀書人或者說世人,一輩子努力打拼,擠破頭賠上身家性命去爭取的就是能成爲特權階層的一員。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古代歷史中各朝各代的特權階層。

兩漢、魏晉南北朝:門閥士族

看過《世說新語》的朋友大概都聽說過這個名詞——門閥士族,有時候皇親國戚在門閥士族面前也什麼都不是。那麼門閥士族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呢?簡單來說“門閥士族”是在社會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組成的政治集團,萌生於兩漢,形成發展於魏晉,衰弱於南北朝。後於隋唐時期有過短暫興起,武則天后一蹶不振,至此消亡。

東漢時期,士人主要通過察舉、徵辟出仕。被舉、被闢的人成爲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門生、故吏爲了利祿,甚至不惜諂附、賄賂以求固結。大官僚與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成集團,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東漢後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領袖。漢末社會中的世家大族,魏晉時稱爲士族,影響很大,名士多出於這個階層,或者在政治上與這個階層結合在一起。曹操由於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說來不爲名士所尊重,故而一再發布“唯纔是舉”令,選用那些不齒於名教但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

兩宋時期:刑不上大夫的士大夫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門閥士族,哪個朝代的權力最大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刑不上大夫”,其實在中國古代皇帝最願意和士大夫過不去了。道理很簡單,因爲普通人根本威脅不到帝王們的地位。而在以文化頂峯著稱的兩宋時期,朝廷上下是真的做到了“刑不上大夫”,換言之,也就是打破了“王子與庶民同罪”的公平。

當初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在宗廟立了三條誓約,其中之一就是“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可以說北宋和南宋之所以能成爲中國文化史上的巔峯時代和趙匡胤當初的這條誓約有極大的關係。從此讀書人的地位大大提高,在權力的爭鬥中彷彿也得到了一塊“免死金牌”。傳聞北宋文壇第一人的蘇軾就是因爲託“不殺士大夫”的福倖免於難。

清朝:八旗子弟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門閥士族,哪個朝代的權力最大 第2張

清朝的特權階層八旗子弟估計大家都聽說過,本來這是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制度,以旗爲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清兵入關的時候,這些“旗下人”或者說“八旗人”的男丁,大抵是能騎善射,勇於征戰的。入關以後,他們大抵受到了世代的優待。

由於他們參與“開國”有功,地位特殊,世世代代食祿或者受到照顧。特別是滿洲旗的“旗下人”,更加享有特殊的身份。憑祖宗的福廕,他們好些人世代有個官銜,領月錢過活。久而久之,這些八旗子弟就成了國家的“寄生蟲”,除了領月錢外,啥事也不會幹,整天就是遛鳥、喝茶、鬥蛐蛐……所以最後大清也被他們拖垮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