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明宣宗是如何戰勝漢王朱高煦的?真的沒有費一兵一卒嗎?

明宣宗是如何戰勝漢王朱高煦的?真的沒有費一兵一卒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宣宗能夠戰勝漢王朱高煦,完全在於他的英明果斷和機智地運用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作戰方針,才能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取得完勝,那作爲一個剛剛即位的皇帝的明宣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明宣宗剛剛即位不久,漢王朱高煦便陰謀作亂,打算起兵反叛朝廷。爲了做到萬無一失,他先約好山東都指揮使勒榮等人在濟南作爲內應,後來又設了五軍都督府,進行了周密的部署。

按照朱高煦的想法,就是先攻取濟南,然後再率兵進犯北京。

明宣宗是如何戰勝漢王朱高煦的?真的沒有費一兵一卒嗎?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朱高煦的這一想法,被監察御使李睿所覺察。李睿一看大事不妙,火速奔赴北京,奏報朱高煦有意謀反的消息。

但明宣宗卻是將信將疑,畢竟沒有真憑實據,只好作罷。

但就在這一年的秋天,朱高煦的一個做法,完全坐實了他謀反的想法,也讓明宣宗打算親率大軍親征。

原來朱高煦爲了讓自己的計劃更加的圓滿,就別有用心的上了一道奏疏,奏疏的大體意思就是斬首夏原吉等二三位大臣,並誣陷他們是奸佞之徒。

朱高煦所談及的這三位大臣可是國家的棟樑之才,斬首這三位,就等於明宣宗失去了左膀右臂。這時明宣宗再聯繫到監察御史李睿的所奏的奏疏,心底豁然開朗了。

漢王朱高煦要造反。

當明宣宗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以後,立即召集羣臣商議對策。其實夏原吉的話讓明宣宗很動心,他說:“兵貴神速,陛下應該親率大軍親征,一舉而平定漢王的謀反,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先人一步,就可奪人的心,若只是派將領率兵征討,恐怕很難成功。”

明宣宗是如何戰勝漢王朱高煦的?真的沒有費一兵一卒嗎? 第2張

明宣宗聽後,感覺夏原吉說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自己剛剛即位,到現在還未顯聖德和聖威。

當準備工作就緒以後,明宣宗便命楊士奇、夏原吉、楊榮等隨駕親征。明宣宗從北京出發,率領將士,前往樂安,準備征討叛賊。

其實率兵進攻樂安,明宣宗是胸有成竹的,因爲他早就斷定朱高煦必會在樂安。爲什麼呢?

明宣宗說:“朱高煦生性多疑,而且家屬大多屬於樂安人,故土難離,哪能輕易會捨棄故土呀,朱高煦今日謀反,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見我年少,而且剛剛即位,想乘這個難得的時機,來推翻我的統治。

當明宣宗率領大軍離樂安城不遠的時候,遇到一些城裏逃出的投誠的人,根據他們的描述城中的一些情況,和明宣宗預料的所差無幾。

原來朱高煦謀反的這件事情,是很不得人心的,加上聽到皇帝親自起兵征討時,更讓城中的居民怨聲載道、恐慌一片,就連朱高煦也變得寢食難安,惶惶不可終日,其實朱高煦沒有料到的是,皇帝這麼年少,會親自率兵征討。

明宣宗是如何戰勝漢王朱高煦的?真的沒有費一兵一卒嗎? 第3張

當明宣宗得知這一消息後,喜上眉梢。

明宣宗心生一計,想:攻心爲上,何不不戰而屈人之兵呢?

明宣宗立即讓大臣擬好安民榜,讓來投誠的老百姓回到樂安城去四處散發,讓全城的老百姓知道朱高煦的反叛之心,希望不要助紂爲虐,如果不協助朱高煦,全城的人民都會是平安的。

明宣宗立即又派使臣給朱高煦送去一封書信,信中曉之以理動情的寫到:“漢王,您是太宗皇帝的兒子,仁宗皇帝的弟弟,朕即位以來,以叔父相待,對你不曾有所失禮,您爲何要謀反呢?

縱觀歷史上,自古謀反的有幾個是好下場的呢,像趙王張敖、漢淮南王劉安,不都是聽了小人的挑唆而反叛,最終落下了一個不忠不義的名聲。現在六師壓境,你若是能迷途知返,痛改前非,朕可以既往不咎,恩寵如初。若執迷不悟,敢於反抗,到時悔之晚矣,望三思而後行。”

過了幾天,明宣宗率軍到了樂安城下,但朱高煦仍舊沒有迴音。於是衆將請求攻城!

明宣宗制止了部下的行爲,又派人到朱高煦處勸降,但朱高煦仍舊不爲所動。

明宣宗其實早已料到了朱高煦會有此舉動,於是明宣宗把樂安城團團圍住,只是吶喊助威,但卻不攻城。

明宣宗想:朱高煦你不是不投降嗎?我就從你的內部下手,爭取打開缺口,造成你們內部爭鬥,用不了多久,朱高煦你的軍隊就會土崩瓦解。

於是明宣宗下達敕書,系在弓箭上,射入了樂安的城中。

當朱高煦的黨羽知道了皇帝的心意以後,他們也知道反叛皇帝的最終下場是極其可悲的,讓他們脫離叛黨,戴罪立功。

明宣宗的這一招真是靈驗,這本來就讓人心不穩的人,心情更加浮動了,於是城中的人,都想捉到朱高煦獻給皇帝。

朱高煦這時是狼狽不堪,顯得更加手足無措。

明宣宗是如何戰勝漢王朱高煦的?真的沒有費一兵一卒嗎? 第4張

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朱高煦只好選擇了出城投降!

明宣宗的聰明之處,就在於看到了敵人心理上的虧欠,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傷口上撒鹽,讓你無還手的餘力,最終不費一兵一卒,便降服了朱高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