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中國史上最奇特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將領素質不低於政府軍

中國史上最奇特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將領素質不低於政府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天國起義是封建社會最後一場農民起義,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橫跨數省,縱橫十幾年。全盛時佔領過半個中國,是一場大規模的反清運動。相較於以前的農民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持續時間長,死亡人數衆多,單就人口損失,以及雙方的殘酷性和破壞性來說,在世界歷史上也絕無僅有。此期間涌現了一大批將領,清廷涌現了一批漢族名臣,太平天國也涌現出了能走進名將行列的將領,他們雖農家出身,但他們屢戰屢勝,軍事素質不比政府軍將領差。相比於之前的農民起義,起義軍總是被官軍追着打,難以形成真正的戰鬥力,宋朝時的鐘相楊麼起義甚至連北宋弱旅都打不勝(這或許與中國寬以對外,嚴以對內的傳統有關)。

中國史上最奇特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將領素質不低於政府軍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爲“聖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爲“義王”(本人謙辭不受)。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太平天國中最完美的男人,非石達開莫屬。他不僅是一位形象很陽光的大帥哥(時人曾贊其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頗富文韜武略,而且是當時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其短暫的人生(卒時年僅32歲)迸發出許多閃光點,照亮了太平天國本來乏善可陳的歷史天空,石達開既是著名的軍事家,又是優秀的政治家,文韜武略都很出衆,因此對其經歷不夠了解的人常誤以爲他曾經中過科舉(連咸豐皇帝都曾誤因爲他是湖南貢生),並把他想象成和曾國藩年齡相仿,在太平天國時期已過不惑之齡。實際上,石達開在被洪秀全“訪請出山”時只有16歲,金田起義時19歲,在湖口、九江大捷中令曾國藩兵敗投水時是23歲(時年曾國藩46歲,年僅23就把聞名天下的中興名臣逼的要跳河自殺)在成都英勇就義時年僅32歲,是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

中國史上最奇特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將領素質不低於政府軍 第2張

楊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楊嗣龍,祖籍廣東嘉應州的客家人 ,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以耕山燒炭爲業。1846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爲東王,稱九千歲,是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已經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1856年9月,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害,家人僚屬幾無倖免。清朝湘軍採編所主持張德堅在《賊情集要》中評論楊秀清:“於行陣機宜,山川形勢,頗能諳習。雖不讀書,罔知兵法,然皆譎詐機警,逞其毒焰,竟能成燎原之勢。”太平天國軍師洪仁玕評論說:“過去東王在世時,拓土開疆,猶有日闢百里之勢,而今進寸退尺,戰勝攻取,大遜於曩時!楊秀清尤以其外交才能著稱,可惜後期太自大了。

李秀成是天平天國後期所依仗的重要將領,與陳玉成齊名。在參加太平軍後,他作戰機智勇敢,很快從一名普通的士兵晉升爲青年將領。天京變亂後,他與陳玉成、李世賢等力撐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營等軍事上的勝利,並建立蘇福省、天浙省,中興了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爲忠王,稱“萬古忠義”。1864年,天京陷落後,李秀成被俘遇害。曾國藩厚葬之,感嘆此等將才不爲其所用。

中國史上最奇特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將領素質不低於政府軍 第3張

陳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廣西藤縣人,是太平天國後期重要將領,驍勇善戰,被封英王。原名陳丕成,洪秀全賜名玉成。他兩眼下有痣,遠望如四眼。1862年爲太平天國叛徒奏王苗沛霖誘騙中計,解送清營。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堅貞不屈,慷慨就義,年僅26歲,與李秀成共同撐起太平天國最後的藍天。

中國史上最奇特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將領素質不低於政府軍 第4張

林鳳祥(1825年—1855年),太平軍北伐名將。廣西南寧市武鳴人,壯族,農民出身。1851年(太平天囯辛開元年,清文宗咸豐元年)在廣西永安(今蒙山)參加太平軍。任御林侍衛。太平天囯癸好三年(清文宗咸豐三年, 1853)初,克武昌率先登城,昇天官副丞相。3月攻南京,首破儀鳳門。建都天京後,與李開芳、羅大綱率軍攻克揚州、鎮江。同年5月,與李開芳、吉文元等爲北伐主將,率精兵2萬餘人在揚州誓師北伐,經安徽、河南、山西,攻入直隸,在臨洺關(今永年)擊潰清直隸總督納爾經額部萬餘人,封靖胡侯。繼續率軍由深州(今深縣)下滄州,抵楊柳青,直逼天津,攻克靜海(天津市的一個縣)。旋因孤軍深入,糧草不繼,又屆寒冬,漸入困境。1854年南撤,退至阜城,吉文元戰死,又退至東光連鎮。1855年2月,清軍急攻連鎮,督師苦戰,屢創敵軍。3月,連鎮失陷,受傷被俘,後解至北京就義。追封求王。

中國史上最奇特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將領素質不低於政府軍 第5張

曾天養(1790-1854)太平天國將領。廣西桂平人。參加金田起義時已五十餘歲,有黃忠遺風。歷任御林侍衛、指揮、檢點、秋官又正丞相。清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六日,天養等來平在山朝見洪秀全,要他們慎言煉正,歷久不渝。一八五三年七月,曾天養在城陵磯戰鬥中英勇犧牲。

曾天養在西征諸將裏面,是最著名的一員大將。他在西征戰役中,屢建大功,漩湖港之役,以敗軍之餘,竟能出奇制勝,以劣勢勝優勢,覆敗敵人水師,殺其大將,不僅沉重地打擊敵人的兇焰,而且驚破敵人的心膽。乃不忍一時的憤恨,忘臨敵輕則敗的教戒,使身死軍敗,給太平天國軍事以重大的損失。在天養戰死後,曾國藩向清廷奏報說:「至十八日一戰,當逆焰方張之會,立挫兇鋒,人心大定」,又說:「曾天養歿後,脅從者始敢逃散,數以萬計,該匪關係賊勢盛衰」。從反革命的奏報中,可見天養的死,關係到雙方勝負的轉移,其重大一至於此。不少戰史告訴過我們:作爲一個司令員,決不應該輕舉妄動,去從事一種特殊的活動,必須對全體有負責的觀念,要把他指揮的軍隊看做全體中的一部分。因爲他個人的冒險行動,有時會給他的軍隊造成極大的不幸,而他的軍隊的挫敗,就必然影響到全體,有時甚至於會到不堪設想的地步。天養正是犯了這一種大錯誤。

中國史上最奇特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將領素質不低於政府軍 第6張

羅大綱(1804—1855年)原名亞旺,廣東揭陽縣西門外藍田都上陽鄉寨內(今豐順縣湯南鎮新樓種玉上圍/上圍古寨)人。洪秀全金田起義,固然主要是依靠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上帝教”骨幹,而沒有參加“上帝教”的羅大綱也是一位一開始就對太平軍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主要將領。

他作戰驍雄勁悍,用兵“剽迅如風,雄冠諸將”。特別是他愛兵一如父母,“可與衆同甘苦,士卒樂爲效死”,所以“凡遇軍事艱危之際輒以大綱往”。就連所謂《賊情彙纂》的清方資料中也不得不承認:“羅大綱僳悍機警,賊中號爲能者,然因非粵西老賊,功在秦日綱上而不封侯王”。羅大綱在太平軍中除剽悍善戰,戰功卓著外,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他有獨具識見的戰略眼光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中國史上最奇特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將領素質不低於政府軍 第7張

不得不說近幾年太平天國起義正抨擊的愈來愈激烈,但不可否認,它自有它的歷史意義:同中國以往的農民戰爭相比,在思想上、組織上,它都高出一籌,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峯,對後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有深遠影響。他提出的《天朝田畝制度》反映出了其先進的革命思想,但其後期領導人內部鬥爭,生活腐化,導致其在大好形勢下陷入被動,有其自身的侷限性。縱觀歷史太平天國將領多次擊敗清朝軍隊,石達開差點把曾國藩逼死在鄱陽湖中,賴昌輝與捻軍合作多次擊敗僧格林沁等等,後期清朝甚至需要藉助國外列強的力量來維持其統治。這在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運動中都是十分優越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