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芭蕾舞音樂劇《天鵝湖》首演

芭蕾舞音樂劇《天鵝湖》首演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140年前的今天,1877年2月20日 (農曆正月初八),芭蕾舞劇《天鵝湖》首演。  

芭蕾舞音樂劇《天鵝湖》首演

圖片來源於網絡

柴科夫斯基曾坦承他譜寫天鵝湖的動機是因爲金錢上的需要以及長久以來他一直有創作芭蕾音樂的慾望,也因此我們纔有緣聆聽這部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芭蕾音樂.本輯由杜特華指揮蒙特利爾交響樂團錄音,透明度高,動感十足,將天鵝湖炫目華麗的色彩表現的淋漓盡致.音色華麗,音像清晰,低音富含彈性,中音平滑,高音纖細。

1871年,三十一歲的柴科夫斯基來到妹妹家中小住。作爲好舅舅,他決定送給可愛的外甥們一份特殊的禮物———根據孩子們平時閱讀的德國作曲家莫採烏斯的童話《天鵝池》(講的是一位青年騎士怎樣打敗惡魔,救出了被魔法變成天鵝的少女,最後與他結婚的故事)而創作的獨幕芭蕾音樂。1875年,作曲家的好友、莫斯科大劇院的藝術指導弗·別吉切夫約請柴科夫斯基爲大型舞劇劇本《天鵝湖》譜寫音樂,並許諾說事成之後將付給酬金八百盧布。對於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執教,年俸僅一千五百盧布的柴科夫斯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數目。當然,除此之外,渴望能在芭蕾領域作一些大膽嘗試的想法也是他接受這一委託的主要動機。

在正式投入《天鵝湖》的寫作之前,柴科夫斯基曾十分用功地精心鑽研了當代足以代表舞劇音樂成就的那些總譜(如德里勃的作品),而且還時常親臨劇院觀摩舞劇演出,觀察演員的表演特點。一年後,1876年3月,作曲家寫完了四幕舞劇的鋼琴譜,4月20日完成了配器。

作品交出之後,柴科夫斯基渴望莫斯科大劇院能像管絃樂隊對待他的交響樂一樣尊重他的芭蕾總譜。可是,被委派來編導《天鵝湖》的德國人朱·列津格爾是一個十分平庸的角色。在他看來,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顯得太“交響樂化”了,簡直不知道怎樣才能合上這樣的音樂跳舞。爲了迎合女主角卡巴柯娃的口味(《天鵝湖》首演式是爲了褒獎她而進行的特別演出會),他們隨便地用一些以前上演過的、大家都很熟悉的曲譜去取代柴科夫斯基的原作,以博得一部分人的喜歡。  

芭蕾舞音樂劇《天鵝湖》首演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見,1877年2月20日(距今140年),《天鵝湖》的首次公演是如何令所有的人,尤其使作曲家大失所望。評論家拉羅什看了演出後說道:“我從未見過大劇院的舞臺上有過比這更糟的演出……服裝、佈景和效果也未能將舞臺上的空虛掩蓋分毫。沒有一個芭蕾舞迷能從中獲得哪怕五分鐘的樂趣。”作曲家感到萬分沮喪,但他仍謙遜地把演出失敗的原因歸咎於自己的音樂不好,並表示打算重新修改《天鵝湖》的音樂,但直到作曲家1893年11月突然去世,此項工作一直沒有展開過。

1895年1月15日,兩位編導大師彼季帕和伊凡諾夫重新編導了《天鵝湖》,由於他們充分理解和運用了柴科夫斯基傑出的音樂語言,演出大獲成功。著名的意大利芭蕾明星皮·萊娜尼扮演了劇中的雙重角色———奧傑塔和奧吉莉雅。她以細膩的感覺、輕盈的舞姿、堅韌的耐久力和完備的技巧體現了編導者的意圖。據載在第三幕奧吉莉雅的獨舞變奏中,萊娜尼一口氣做了三十二個弗韋泰(Fouettés芭蕾術語,意爲揮鞭轉,一腿一直像鞭子似的揮動,身子則有規律地在另一腿的支撐下旋轉),這一絕技至今仍保留在《天鵝湖》的演出中。從此,《天鵝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世界芭蕾舞臺,成了人見人愛的精品。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