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6日 一代女皇武則天登上皇位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6日 一代女皇武則天登上皇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690年10月16日 武則天登上皇位

在1324年前的今天,0690年10月16日 (農曆九月初九),武則天登上皇位。

武則天,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14歲時因貌美被唐太宗李世民選召入宮,封爲“才人”(地位在妃嬪之下),賜號“武媚”。唐太宗死後,武則天一度削髮爲尼。654年,又被唐高宗李治看中,封爲“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和妃)。武則天通文史,多權謀,聰穎機敏,很受唐高宗寵幸。655年唐高宗廢掉皇后,立武則天爲皇后。

武則天一當上皇后就參與朝政。曾經反對過她當皇后的元老重臣褚遂良和長孫無忌,在兩年內,一個被她貶逐,一個被她逼迫自殺,處死宰朝上官儀。這樣一來,最高權力完全落到武則天手中。唐高宗想禪位給太子李弘,武則天便用藥酒毒死了李弘。唐高宗又立李賢爲太子,並令李賢監理國政;武則天便將李賢廢爲平民。683年唐高宗病死,三子李顯即位,稱唐中宗,武則天以皇太后身份臨朝執政。次年又廢掉唐中宗,立四子李旦爲帝,即唐睿宗,但政事仍由武則天獨攬。690年10月16日(載初元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6萬多人在武則天的指使下,上表勸進,請改國號,於是武則天改唐爲周,自稱大周皇帝。705年,宰相張柬之發動宮廷政變,擁唐中宗李顯復位,82歲的武則天被迫退位,同年11月病死。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6日 一代女皇武則天登上皇位

武則天從當皇后時起就開始參決朝政,到掌握最高權力,前後共50年;在後期的15年間,又正式作了皇帝。在我國封建社會裏,雖然也有一些女性執掌過朝政,如有名的西漢呂太后、清朝慈禧太后等,但她們都不曾正式稱帝。因而,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是一個有傑出治國才能的封建政治家。她知人善任,大力選拔人才;重視農業生產,獎勵農桑;改善了唐和邊境各族的關係。武則天參政和執政期間,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維護和鞏固了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統一。唐王朝歷時不到三個世紀,而武則天一人掌政就近半個世紀,她爲促成盛唐的繁榮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武則天也有嚴重的消極面。她陰險、殘忍、善弄權術,爲了謀取皇后位置,竟親手殺死女兒而嫁禍於皇后;爲了謀求帝位,害死了兩個親生兒子,殺死了親孫子。爲了鎮壓反對她的唐朝貴族官僚,武則天鼓勵告密,縱用酷吏,屠戮唐宗室和文武大臣數百人,地方將吏數千人,其中許多都是冤死者。此外,她大事崇佛,極度奢侈鋪張,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到了晚年,她又縱容男寵,放任武氏親族集團爲非作歹。武則天在她被迫退位前的一段時間,已把朝政搞得混濁不堪,社會呈現了動盪不安的局面。

  1859年10月16日 美國反奴隸者約翰·布朗宣佈起義

在155年前的今天,1859年10月16日 (農曆九月廿一),美國反奴隸者約翰·布朗宣佈起義。

1859年10月16日美國反奴隸者約翰·布朗宣佈起義。起義者一度佔領政府軍庫,解放了附近的奴隸。後起義失敗,但促成美南北戰爭爆發。史稱“布朗起義”。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6日 一代女皇武則天登上皇位 第2張

約翰·布朗(1800年5月9日—1859年12月2日),美國起義者、廢奴主義者,1856年曾參加堪薩斯內戰,贏得勝利。1859年他領導美國人民在哈伯斯費裏舉行武裝起義,要求廢除奴隸制,並逮捕一些種植園主,解放了許多奴隸。他的起義被弗吉尼亞的軍事家、將軍羅伯特·李派軍隊鎮壓,他被逮捕並殺害。

  1913年10月16日 中國“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誕辰

在101年前的今天,1913年10月16日 (農曆九月十七),中國“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誕辰。

錢三強(1913午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

錢三強,中國核物理學家。1913午10月16日出生。浙江吳興人。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7年赴法國留學,在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里實驗室工作。1940年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1944年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導師。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6日 一代女皇武則天登上皇位 第3張

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的德巴微獎金。1950年以後先後任中國科學院計劃局局長、祕書長、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及理化學部委員等職。1938年至1939年與伊萊納·居里合作,發現鈾和釷裂變後得到同樣的裂變產物,即鑭的同位素,1944年首先算出弱能量電子的射程與能量的關係並得出它們之間的關係曲線。他對鈾的三分裂現象提出的合理解釋,爲各國物理界所公認。他曾組織北京基本粒子理論組並於1966年創立了基本粒子的“層子模型”。他爲發展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爲培養原子科技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

  1950年10月16日 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

1950年10月16日 (農曆九月初六),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6日 一代女皇武則天登上皇位 第4張

1950年10月16日,人民解放軍開始向西藏進軍。爲完成統一祖國大業,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於1950年1月指示中共中央西南局以第二野戰軍一部爲主,在西北軍區部隊一部配合下,立即準備進軍西藏。西南局遵照中共中央關於軍事進攻的同時,爭取和平解放西藏的十項政策,力圖採取和平方式解決西藏問題,但是,西藏當局中的頑固勢力,在帝國主義分子策劃下,不僅拒絕談判,而且竭力阻止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爲了打擊西藏反動勢力,爭取和平解放西藏,10月6日至24日,第二野戰軍第十八軍一部,在青海騎兵支隊和第十四軍1個團的配合下,進行昌都戰役,殲滅藏軍6個代本(一代本相當於一個團)全部和3個代本一部,爭取第九代本主官桑格旺堆的起義,共殲5700餘人。10月19日解放昌都,從而打擊了西藏上層反動勢力,促進了西藏愛國力量的發展,打開了進軍西藏的大門,爲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礎。

  1973年10月16日 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機爆發

1973年10月16日 (農曆九月廿一),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機爆發。

阿拉伯酋長們發現自己有了和西方對抗的有力武器

1973年10月16日,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機爆發。在10月中東戰爭中,阿拉伯石油生產國爲了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爲捍衛國家主權,收復失地和反對霸權主義的戰略武器,採取減產、提價、禁運以及國有化等措施開展了一場震憾世界的石油鬥爭,成爲第三世界反霸鬥爭的一個偉大創舉。

10月6日爆發戰爭當天,敘利亞首先切斷了一條輸油管,黎巴嫩也關閉了輸送石油的南部重要港口西頓。10月7月,伊拉克宣佈將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屬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國埃克森和莫比爾兩家聯合擁有的股份收歸國有。接着,阿拉伯各產油國在短短几天內連續採取了三個重要步驟:

10月16日,(歷史上的今天)海灣地區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五個阿拉伯國家和伊朗決定,將海灣地區的原油市場價格提高17%。

10月17日,阿爾及利亞等10國參加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部長級會議宣佈,立即減少石油產量,決定以9月份各成員國的產量爲基礎,每月遞減5%;對於美國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國家的石油供應,逐月減少5%。

10月18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的阿布扎比酋長國決定完全停止向美國輸出石油。接着利比亞、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爾及利亞、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產國也都先後宣佈中斷向美國出口石油。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6日 一代女皇武則天登上皇位 第5張

阿拉伯國家的石油鬥爭,突破了美國石油壟斷資本對國際石油產銷的控制,沉重打擊了美國在世界石油領域的霸權地位。美國每天的石油進口減少了兩百萬桶,許多工廠因而關閉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機困擾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宣佈全國處於“緊急狀態”,並採取了一系列節省石油和電力的緊急措施,其中包括:減少班機航次,限制車速,對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天關閉全國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戶外燈光廣告等。甚至連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限時關掉,尼克松還下令減低他的座機飛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週末旅行的護航飛機。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授權總統對所有石油產品實行全國配給。美國國防部正常石油供應幾乎有一半中斷,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和地中海的第六艦隊不得不動用它們的戰時石油儲備。

美國爲了對抗阿拉伯產油國的石油鬥爭,威脅要使用武力佔領這些國家的油田,美國的恫嚇遭到阿拉伯國家的迎頭痛擊。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利比亞發出嚴正警告,如果美國膽敢武裝入侵,就立即炸燬油田和有關設施,徹底摧毀美國在中東的全部石油利益。阿拉伯國家的堅決態度,迫使美國不敢貿然動手。

爲了利用矛盾集中力量打擊美以侵略者,阿拉伯國家對石油進口國採取分別對待的策略,根據其對這場戰爭的不同態度,將它們分爲“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類。凡是對以色列實行某種經濟制裁或斷絕外交關係或爲阿拉伯各國提供某種軍事援助的國家,劃爲友好一類,可以獲得減產前的供應數量。凡是積極支持援助以色列侵略者、反對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鬥爭事業的國家,則被劃爲不友好一類,停止對它們的石油供應,對中立國家,適當限制對它們的石油供應。

這場石油鬥爭,不僅在經濟上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產生巨大影響,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歐、日本與美國的關係,孤立和打擊了美國和以色列。許多西歐國家爲了獲得中東的石油供應,都對美國支持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的政策,採取拒絕合作的態度。例如,英國不許美國利用它的國內和海外領地的運輸設施爲以色列轉運補給,西德禁止美國供應以色列的軍火從西德港口起運,西班牙、希臘和意大利等國都不允許美國飛機在其領土着陸或飛越其領空,歐洲經濟共同體九國外長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進一步提出:以色列必須結束從1965年衝突以來所保持的領土佔領,必須考慮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利。日本起初採取所謂“中立”立場,阿拉伯國家限制了對它的石油供應。11月22日,日本政府發表四點聲明,表示以色列軍隊應從“六-五”戰爭所佔領的土地撤出,應當承認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並敦促以色列遵守聯合國憲章原則,否則“將重新考慮對以色列的政策”。美國國務院對此十分懊惱地說:“我們的一些盟國實際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把它們自己同我們公開分開。”

石油本來是阿拉伯國家的寶藏,可是多年來它並不能爲阿拉伯人民造福,卻成了帝國主義掠奪的對象。這一次阿拉伯國家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把寶藏當作“武器”,在反對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石油武器的運用,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給予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以沉重的打擊,大長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志氣。阿拉伯人民通過這場鬥爭,在政治上揚眉吐氣,進一步覺醒,認識到自己手中握有制服帝國主義的有效力量,他們決心要掌握自己的資源,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石油鬥爭大大加強了阿拉伯國家的經濟實力。僅提價一項使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億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億美元,極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保護民族經濟權益的鬥爭,它爲第三世界國家的反帝反殖反霸鬥爭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