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17年3月14日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佈告:自即日起對德國正式斷絕外交關係,同時宣佈收回天津、漢口德租界,停付對德賠款與欠款。這一決定是經參衆兩院投票作出的。國會中的研究系追隨段棋瑞,主張絕對“加入”。

3月7日,梁啓超給段祺瑞的信中說,對德國“早絕一日,則德人及國內搗亂分子即少一部分活動餘地”。

商榷系各派雖多持反對參戰態度,但各派反對段內閣對德方針的程度又有所不同。丙辰俱樂部和韜園系不僅反對向德國宣戰,而且反對對德絕交,益友社和政學會則主張對德問題可做到絕交爲止。益友社和政學會投了贊成票。3月10日、11日,衆參兩院分別通過對德絕交案。湖北督軍王佔元3月15日收到北京的訓令,立即派軍警進入德租界,接管租界的警察權。漢口警察廳長周際芸被任命爲德租界特別區管理局局長。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3月16日,天津地方當局接管天津德租界,改爲特別第一區。

接着,參戰問題成爲府院和國會兩派鬥爭的焦點,14日,上海商界聯合會通電反對向德宣戰,廣州、武漢商會繼起響應。當段祺瑞邀梁啓超同到總統府迫黎元洪表態贊同參戰時,黎便以社會輿論不贊成反駁他們。使段祺瑞感到棘手的,不僅孫中山和國民黨議員以及其他名流掀起反對參戰的強大輿論,北洋各省的督軍也多不理解段祺瑞參戰的用心,對這一問題態度消極。所以儘管日本一再迫中國迅速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段祺瑞卻無法迅速實現參戰的意圖。

  1932年3月14日柯達相機發明者伊斯曼自殺身亡

1888年,首批投放市場的喬治-伊斯曼發明的柯達照相機,是一種簡單的手提方盒式照相機,裝有一卷可拍100張的紙底片。拍完後要送回廠內進行顯影、印像和重裝底片。1889年,伊斯曼生產了透明膠片;1892年,將原企業改組爲伊斯曼一柯達公司。8年後,生產了供兒童用的“白朗尼”照相機,每個售價1美元。到1927年,伊斯曼一柯達公司實際上已壟斷了美國攝影工業,並且是美國攝影工業中最大的公司之一。伊斯曼贈給羅切斯特大學(伊斯曼音樂學校是該大學的一部分)和麻省理工學院等單位達7500萬美元以上。他還是採用分發紅利的辦法來刺激工人的首創者。1932年3月14日,伊斯曼自殺而死。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第2張

1932年3月14日,柯達相機發明者喬治-伊斯曼逝世。

  1938年3月14日德國吞併奧地利

1938年3月14日,對阿道夫-希特勒來說,今天是空前榮耀的一天。這位德國領袖早年離開奧地利時是個身無分文的藝術家,而今天,當他返回維也納來宣佈“德奧合併”時,他受到幾千人的熱烈歡迎。希特勒從他的臨時司令部所在地林茨來到奧地利的首都,40輛坦克在前面開路,坐滿軍官的警車作後衛,一路上希特勒受到了來自奧地利各地的納粹分子的歡迎,而過去就是他曾經保證過奧地利的邊界是不可侵犯的。在路上大部分時間裏,希特勒站在敞篷汽車上,身着棕色的突擊隊員軍服向狂熱的支持者們幾乎是歇斯底里地揮手致意。他的支持者們許多人揮舞着飾以納粹標誌的旗幟。一些納粹分子把這個標誌縫在奧地利國旗上。“我們此時此刻的感受”,希特勒在維也納宣稱:“也是所有其他德園人的共同感受。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今天宣稱的統一的德帝國,再也不會被任何人所分裂,永遠不會處於分裂狀態。”希特勒已經簽署了由他擔任德國和奧地利軍隊總司令的法令,所有奧地利士兵必須發誓效忠於這個納粹頭子,這個領導着7000多萬人的元首。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第3張

奧地利的新主人阿道夫-希特勒在維也納受到熱烈歡迎

  1947年3月14日美菲軍事基地協定簽訂,租期99年

1947年3月14日,美國與菲律賓在馬尼拉簽訂美在菲繼續使用和擴大軍事基地的協定。爲期99年。

協定主要內容是:美國租用菲律賓23處陸海空基地,根據需要可增加和開闢新的基地,在基地內美國享有廣泛的治外法權。

該協定曾多次修改。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主要有呂宋島南部的蘇比克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也是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1979年雙方又修改協議,菲律賓收回基地主權,任命一名菲律賓人爲基地指揮官,但美國指揮官任保留控制權。每五年對協定審查一次,1991年協定期滿後,如雙方同意方可延長,美國在五年內向菲提供五億美元援助,作爲對使用基地的補償。

1983年6月美菲雙方又簽署一項協議,菲同意美國從1984一1989年繼續使用蘇比克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美國則向菲提供九億美元的經濟和軍事援助。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第4張

  1948年3月14日洛陽戰役告捷

爲掩護劉鄧野戰軍主力休整和策應西北野戰軍作戰,遵照中央軍委指示,陳毅、粟裕野戰軍和陳賡、謝富治集團軍各派兩個縱隊,乘敵軍裴昌會團從豫西西調,兵力空虛之機。發起洛陽戰役。

1948年3月8日陳粟野戰軍和陳謝兵團阻援部隊,首先襲擊並攻戰了洛陽東西面的偃師、新安、泥他一線要地,控制了東西兩邊的有利陣地,既阻止了敵軍增援,又切斷了敵軍的援路。

9日夜,解放軍攻城部隊攻佔了洛陽四關,基本上肅清了外圍之敵。

11日晚,總攻城垣的戰鬥打響。攻東門“的部隊首先攻入城內,接着大隊步兵迅速向城內縱深發展。隨後,南門和西門的攻城部隊也相繼攻入,從東南西三面往西北會集。殘敵龜縮在城西北角易守難攻的核心陣地上死守待援。

14日晚,攻城部隊發起最後攻擊,用爆破開道,摧毀敵軍核心工事,全殲守敵,解放洛陽。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第5張

  1962年3月14日聯合國裁軍委員會會議在日內瓦舉行

1962年3月14日,聯合國裁軍委員會在日內瓦舉行。委員會由18個國家組成,其中華約和北約組織各有5個國家參加,另有8個不結盟國家。蘇聯外交部長安德列-葛羅米科指出,這次會議的目標是在締結一項全面的具體的裁軍條約。西方國家代表也將各項建議在談判中提出。東西方國家對會議程序和議題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日益升級的軍備競賽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許多消極因素。因此裁軍問題成了各國注目的一大焦點。第6屆聯合國大會決定建立裁軍委員會,討論裁減常規軍備和禁止原子武器問題。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第6張

1964年3月14日涉嫌肯尼迪兇殺案的傑克·魯比被判處死刑

1964年3月14日,在審判傑克-魯比這個將暗殺肯尼迪的兇手李-哈韋-奧斯瓦爾德殺害的罪行時,陪審團宣告:“我們同意起訴書的控告,判處被告犯有蓄意謀殺罪,因此判處他死刑。”魯比的律師在百萬電視觀衆前,嚴厲斥責陪審團,稱判決爲“粗暴的誤判”。首席辯護律師梅爾文-貝利宣稱他要到除達拉斯以外所有存在正義的法庭中去上訴。原告爲這一個公正的判決感謝陪審團。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第7張

魯比將被處死

  1988年3月14日越南武裝艦船侵入南沙羣島海域

中國海軍艦船於1988年3月13日到南沙羣島的九章羣礁海域對部分島礁進行考察,並組織人員登上赤瓜礁建立觀察點。

14日上午6時,越南海軍的兩艘運輸船和一艘登陸艦來到赤瓜礁海域,派出43名武裝人員強行登上赤瓜礁。越南登礁人員不顧中國海軍要他們離礁的喊話,首先向礁上考察的中國海軍人員開槍。

與此同時,越南軍艦也一齊向礁上和停泊在附近海面的中國海軍艦船射擊和開炮。中國海軍被迫進行自衛還擊。擊沉越軍運輸船一艘,另一艘運輸船和登陸艦被擊成重傷,中國海軍採取了剋制的態度未再追擊。

這次自衛還擊戰打擊了越南侵佔南沙羣島的企圖。

中國外交部當天強烈抗議越南武裝艦船侵入中國南沙羣島海域,襲擊中國船隻。中國外交部向越南駐中國大使館送交了一份抗議照會。這份照會指出,“1988年3月14日,非法侵入中國南沙羣島海域的越方武裝艦船悍然向正在南沙羣島赤瓜礁海域進行正常考察作業和巡邏的中國船隻發起武裝襲擊,中國船隻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第8張

照會指出,“越南當局無視中國政府的多次嚴正聲明,繼續派兵侵佔中國南沙羣島的一些島礁,現越南艦船又首先向中國船隻進行軍事挑釁,蓄意在這一海域製造緊張局勢。中國政府對此表示極大的憤慨和強烈抗議。”

照會嚴正指出,“越南當局必須立即停止在南沙羣島海域對中國的武裝挑釁,從侵佔的中國島礁及其附近海域撤走,否則,它必須對由此引起的一切後果承擔全部責任。”

  1997年3月14日重慶直轄市設立

臨江門“城中城”建設工地旁,幾代重慶人在放飛希望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設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決定:一、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撤銷原重慶市。二、重慶直轄市管轄原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所轄行政區域。三、重慶直轄市設立後,由國務院依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對其管轄的行政區域的建置和劃分作相應的調整。

重慶市位於中國中、西部結合帶,長江上游三峽庫區及四川盆地東南部。東接鄂西、湘西;南靠黔北;西聯四川省瀘州市、內江市;北鄰四川省遂寧市、廣安地區、達川地區和陝南。地跨東經105°17~110°12,北緯28°10~32°12。

長江干流自西向東縱貫全境,流程約710公里;嘉陵江、烏江兩大支流分別從北、南兩岸注入長江。地形南北高、中間低,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和低、中山爲主體,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第9張

氣候冬暖、夏熱、春早、秋短,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常年降水1000~1400毫米。夏季極端氣溫在40℃以上,冬春多霧,故有“火爐”、“霧都”之稱。

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中,天然氣產量居全國之首,煤、鐵、鋁、土礦、錳、石灰石、天青石等均有相當儲量。生物資料種類繁多,桑蠶、柑桔、豬、長毛兔等動植物的產量、質量聞名全國。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今日重慶已發展成爲我國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設立直轄市後,所轄範圍擴大到長江三峽庫區、武陵山區和大巴山區,區縣總數由21個增至43個,人口達3002萬人,幅員面積達8.2萬平方公里。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薩發生“3·14”打砸搶燒事件

3月14日,一羣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的主要路段實施打砸搶燒,焚燒過往車輛,追打過路羣衆,衝擊商場、電信營業網點和政府機關,給當地人民羣衆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使當地的社會秩序受到了嚴重破壞,13名無辜羣衆被燒死或砍死,造成直接財產損失超過3億元。

這是一場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鬥爭。

在打砸搶燒中,不法分子的手段極其殘忍、令人髮指。他們揹着裝有石頭、汽油瓶的揹包,手持鐵棍、木棍、長刀,見東西就砸,看到不順眼的人就打,一邊打一邊狂笑。人們四處奔逃,醫院急救中心的門口染滿了鮮血,學生們躲在校園的操場上瑟瑟發抖。在江蘇東路拉薩大橋車站,民工趙濟民剛下公交車,就被一個暴徒用刀捅裂了肝臟。市民馮碧霞被割掉了耳朵。ǚ@ìěá&ǎě1名無辜羣衆被暴徒澆上汽油活活燒死……

歷史上的今天3月14日 中國與德國絕交參與一戰 第10張

這次打砸搶燒事件是一起由境內外“藏獨”分裂勢力策劃煽動的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事件,是我們同達賴集團長期尖銳鬥爭的集中反映,它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和複雜的社會背景。來自:

達賴集團1959年叛亂失敗逃往國外後,不甘心失去他們在舊西藏的封建特權,一刻也沒有放棄分裂破壞活動。上世紀60年代,他們重組叛亂武裝,對西藏邊界進行襲擾;在80年代策劃拉薩騷亂,妄圖將西藏從祖國分裂出去。

事實上,分裂與反分裂、光明與黑暗的鬥爭從未停止過。

半個多世紀以來,流亡國外的達賴集團抓住一切機會,通過各種途經,向境內分裂主義分子授意,通過各種手段挑起西藏內部矛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