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吳王夫差是闔閭的兒子還是孫子?闔閭夫差什麼關係

吳王夫差是闔閭的兒子還是孫子?闔閭夫差什麼關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闔閭、夫差兩代吳王關係再考:闔閭與夫差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兩代吳王,關於他們的關係,一般的觀點認爲闔閭是夫差之父,本文通過對史料的分析,提出了歷史上闡述他們之間關係的兩種不同代表意見:

一是以司馬遷《史記》爲代表的一般觀點即闔閭是夫差之父,第二種是以東漢趙曄《吳越春秋》爲代表的夫差是闔閭之孫的觀點。通過對《史記》中“闔閭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一句資料的比較分析,和史料關於齊女的記載。得出結論:夫差爲闔閭之孫,而非闔閭之子。

春秋周敬王五年,即公元前515年,吳公子光弒吳王僚自立,是爲闔閭,吳王闔閭被後世稱爲春秋五霸之一,而在公元前496年,即闔閭十九年,吳伐越,戰敗於檇李,闔閭被越國大夫靈姑浮以戈擊傷,後傷發身亡,夫差在闔閭死後三年伐越,困越人於會稽,報檇李之仇,曾會盟諸侯於黃池,至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吳王夫差自剄而亡。而一般所認爲的闔閭爲夫差之父的觀點是否正確,本文進行了一些考證。

從史料的初步分析來看,關於闔閭與夫差的關係,歷史上存有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是以司馬遷爲代表的“闔閭爲夫差之父”的觀點,《史記?吳太伯世家第一》記載:“闔閭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這裏的“使”作命令、派遣或任用講,“闔閭使立太子夫差”即是吳王闔閭立夫差爲太子,“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即闔閭對夫差說:“你會忘了是勾踐殺你父親的嗎?”“對曰不敢”意思是:夫差說:“不敢忘”;“三年乃報越” 意思爲:三年後打敗越國,報了殺父之仇。《史記》中的這段話明確地表明瞭闔閭是夫差之父。漢代鄭玄注《禮記註疏》中記述“夫差,吳子光之子”,“吳子光”即爲闔閭,韋昭注本《國語? 吳語》也記載“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勾踐起師逆之江,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夫差,泰伯之後,闔廬之子,姬姓也。”

吳王夫差是闔閭的兒子還是孫子?闔閭夫差什麼關係

另一種意見是以東漢趙曄爲代表的,這種觀點認爲闔閭是夫差的祖父,《吳越春秋》記載“闔閭謀擇諸公子可立者,未有定計,波秦子夫差,日夜告於伍胥曰:‘王欲立太子,非我而誰當立?此計在君耳’伍子胥曰:‘太子未有定,我入則決矣。’闔閭有頃召子胥,謀立太子,子胥曰;‘臣聞紀廢於絶後,興於有嗣,今太子不祿,早失侍御,今王欲立太子者,莫大乎波秦之子夫差。’闔閭曰:‘夫差愚而不仁,恐不能奉統於吳國。’子胥曰:‘夫差信以愛人,端於守節,敦於禮義,父死子代,經之明文。’闔閭曰:‘寡人從子’,立夫差爲太子。”這段資料記述的是:夫差之親生父親爲波秦,波秦原爲太子,闔閭擇夫差爲太子之時,夫差之父波秦已死,經過伍子胥之諫,闔閭於是同意立夫差爲太子。

首先對第一種觀點進行分析,漢代鄭玄注《禮記註疏》中記述“夫差,吳子光之子”,“吳子光”即爲闔閭;韋昭注本《國語? 吳語》載“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勾踐起師逆之江,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夫差,泰伯之後,闔廬之子,姬姓也。”皆記載夫差即爲闔閭子。而在第一種意見的內部卻有不同分岐,分岐就在“闔閭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這句話上,《史記》表達的意思是:吳王闔閭立夫差爲太子,對夫差說:“你會忘了是勾踐殺你父親的嗎?”夫差說:“不敢忘”,三年後打敗越國。而唐代司馬貞的《史記索隠》中記“此以爲闔廬謂夫差,夫差對闔廬。若左氏傳則雲,對曰者,夫差對所使之人也。”司馬貞認爲《史記》的記載與《左氏傳》不符。《春秋左氏傳》記載 “靈姑浮以戈擊闔廬,闔廬傷將指,取其一屨,還,卒於陘,去檇李七裏,夫差使人立於庭,苟出入,必謂已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則對曰:“唯,不敢忘。”三年乃報越。”《春秋左氏傳》明確記載的是:夫差使人立於庭中,在夫差出入走過庭中之時,立於庭中之人就會對夫差說:“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夫差就會答到:“唯,不敢忘。” 三年後打敗越國。按《史記》的描述:闔閭在受戈傷將死的時候才立夫差爲太子,並與夫差有一番對話,而《春秋左氏傳》明確記載的是:夫差使人立於庭中,在夫差出或入之時,立於庭中之人就會對夫差說:“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夫差就會答到:“唯,不敢忘。” 三年後打敗越國。從史料與事件發生相距的年代和常理來分析,《春秋左氏傳》的記載更具說服力,而司馬遷的記載可能是由於對史實資料理解的失誤。《史記》關於這一事件記載的失誤,最起碼說明了《史記》所認爲的闔閭與夫差之關係也是值得懷疑的。

史料上對《吳越春秋》中所述的夫差之父波秦這個人的記載很少,只有在高士奇的《左傳紀事本末》以及陳厚耀的《春秋戰國異辭》等兩本書中提及,且這本書中相關內容都與《吳越春秋》相同,顯然是由《吳越春秋》而來。按《吳越春秋》的描述,闔閭有子名爲波秦。在清朝李鍇撰《尚史》書中記載“十九年,吳伐越句踐御之,闔廬傷將指,薨,子夫差即位,吳越春秋,吳王爲大子波聘齊女,齊女死,大子亦病死。闔廬謀可立者,夫差告伍胥曰:‘欲立大子,非我而誰?計在君耳。’”李鍇認爲“吳王爲大子波聘齊女”,即齊女所嫁者爲波秦。

唐代陸廣微撰《吳地記》載“齊門北通毗陵,昔齊景公女聘吳太子終累注‘闔閭長子,夫差兄也’,齊女喪夫,每思家國,因號齊門”,明代王世貞撰《弇州四部稿》載“孟子所稱齊景公涕出而女於吳,按‘所嫁乃闔閭長子,名終累,俱早亡’”,他們都有認爲齊女所嫁者爲終累。

《孟子》載有“景公涕出而女於吳”,那麼齊景公之女倒底嫁給誰?肯定不是夫差,因爲如果嫁的是夫差,這一事實,歷史資料上肯定會有一些記載,而所有史料均沒有提到齊女嫁夫差之事。那麼只能是嫁給了波秦、終累或子山中的一個。這裏就涉及到闔閭有几子的問題,杜預在這個問題上也曾有過疑慮,《史記索隠》記“夫差取畨,定六年左傳四月己丑,吳太子終累敗楚舟師,杜預曰:闔閭子,夫差兄,此以爲夫差,當謂名異而一人耳。”這裏杜預的觀點認爲,終累即是夫差,只是名異而實爲一人。所以在《春秋釋例》中杜預記述“…夫既王,闔閭弟;太子諸樊,王僚子;太子終累,闔閭子;子山,闔閭子;王子姑曹,王子地,太子友,夫差子…”,這裏只寫明瞭兩個人即太子終累和子山,是闔閭子,而夫差和波秦則不在其列。上文已經論證了終累肯定不是夫差,那確定爲闔閭之子的是終累與子山。

吳王夫差是闔閭的兒子還是孫子?闔閭夫差什麼關係 第2張

既然夫差不是闔閭子,那麼夫差肯定是終累或子山之子。關於子山,也沒有相關歷史資料的更多記載,據此我們可以初步認爲終累就是波秦,那麼事實就是這樣的:闔閭生了兩個兒子,終累(波秦)和子山,終累(波秦)娶齊女生了夫差,而終累(波秦)與齊女俱早死,所以“父死子代”,夫差即位,夫差即爲闔閭之孫,這與《吳越春秋》的記載相吻合。通過以上的分析得出結論:闔閭生子終累與子山,終累爲太子,終累即《吳越春秋》所說的“波秦”,而齊女嫁終累。生子夫差,太子終累早亡,於是夫差繼太子位。夫差非爲闔閭子,而是闔閭之孫。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