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王昭君出塞的原因 王昭君爲什麼會自願出塞和親?

王昭君出塞的原因 王昭君爲什麼會自願出塞和親?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她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人。“昭君出塞”的歷史典故讓自幼即有“沉魚落雁之貌”美譽的王昭君在浩如煙海的中華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幾乎成了民族親善和睦的象徵。

據《漢書·元帝紀》記載:“王昭君,西漢南昭秭歸(今湖北宜昌市興山縣)人,名嬙。”其父王襄乃世代以耕種爲業的普通民戶,老來得女的他對昭君倍加呵護、愛如珍寶。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年方十七的王嬙因姿色殊麗被選入宮中,驕奢淫逸的漢元帝劉奭一貫都是按畫工所繪畫像挑選宮女侍寢的,爲了能被皇帝選中臨幸,成百上千深居後宮的年輕女子們,都想盡辦法讓畫工將自己畫得貌美如花。因此,她們不惜一擲千金賄賂畫師,以求將自己畫得美一點。

風華絕代、仙姿佚貌的王昭君自視甚高,加之初入宮廷,不懂這些早已約定俗成的潛規則,所以沒有準備這筆賄款;二來她對自己傾國傾城的美貌十分自信,天生麗質難自棄嘛,有此天賦資本不怕皇上不召幸。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宮內畫技最爲了得的畫工毛延壽在給昭君姑娘畫像時,以暗示的口吻說道:“一幅肖像畫得好不好關鍵在於眼睛,和畫龍一樣,神來之筆在於點睛,是所謂明眸皓齒也,可謂一點值千金啊!”王昭君是個聰明伶俐、點頭會意之人,毛延壽的言外之意她豈能聽不出來。但自傲的她沒有買帳,還反脣相譏諷刺了毛畫師幾句。毛延壽見這女子人雖生得美,卻是朵帶刺的玫瑰,還如此傲慢加不識時務,於是他報復性地將本該點在眼睛上的丹青點在了臉上。頃刻間將一張如花的俏臉變成麻臉,一對顧盼多情的眸子變得黯淡無光,嬌俏美女瞬間變作一條令人望之生厭的“女漢子”。正是臉頰上這多出來的一點,改變了王昭君的命運,讓她在幽深寂寥的後宮中苦捱虛度了三年多的漫長時光。

王昭君出塞的原因 王昭君爲什麼會自願出塞和親?

冰肌玉骨、豔冠羣芳的王昭君難免有傲雪凌霜之態,不屑於借貸錢款買通畫師毛延壽,因而被畫師醜化形象。未能得到皇上召幸的王昭君從此淪爲一位籍籍無名的宮女,雖也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住着雕樑畫棟的濟楚閣兒,但後宮寂寞,長夜難熬,總覺得忒沒意思,內心積怨甚深,難以排遣。物質的豐足難掩精神之空虛,難道自己這輩子就這樣蹉跎歲月、老死宮中?青春年少的她如同一隻鎖在金籠中的鳥兒,雖吃喝不愁,但內心總是嚮往林間自由翱翔、自在啼鳴的快活日子。

恰在此時,匈奴五單于之一的呼韓邪單于來朝覲見,並提出了與漢家和親的願景。迫於此時匈強漢弱的窘勢,漢元帝放低身段,應允了呼韓邪的請求。消息傳開後,寂寞難耐的宮女們雖想逃出深宮,但對遠嫁苦寒荒涼的匈奴無不視若畏途,紛紛退避不已。久居深宮的昭君卻有些心動,她覺得自己被毛延壽所黑,今生怕是無緣面見皇上了,滿腔幽怨難以傾訴,長此以往毫無意思,還不如藉此機會結束這籠鳥池魚的幽閉生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昭君主動提出來願意離開漢宮赴匈奴和親,漢元帝隱隱記得此女臉上有麻子、長得毫無姿色,也就爽快的答應了,同意放她出宮,以宗室女的身份遠嫁匈奴。

時光疾如箭,轉眼到了呼韓邪單于攜昭君北返塞外的日子,漢元帝劉奭在歡送儀式上見王昭君儀態雍容,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出塵脫俗之美,聘聘婷婷往那一站,自己後宮的三千粉黛頓時黯然失色,他不禁瞠目結舌、靈魂出竅、懊悔莫及,連腸子都悔青了。想到如此絕色美人就在身邊,自己卻渾然不知,錯把西施當無鹽,心中不由得暗恨畫師毛延壽。元帝本想厚着臉皮留下她,因事涉友邦顏面,怕失信於人,只好忍痛割愛。他怏怏目送迎親隊伍漸行漸遠,直至徹底消失在蔽日的煙塵之中,半晌無話。民間傳說,漢元帝劉奭對畫師毛延壽等人的欺瞞伎倆大爲光火,一直想尋隙殺掉他們。《西京雜記》記載,毛延壽等畫師被腰斬於市,遭籍沒的家資達到鉅萬之數。

《後漢書·南匈奴傳》記載,王昭君一行來到匈奴聚居的漠北草原,與呼韓邪恩愛非常,被封爲“寧胡閼氏”,也就是單于正妻之意。二人恩愛非常,生兒育女,她生的一個兒子伊屠智牙師後來被封匈奴右日逐王。美麗的漢家女王昭君儼然成了匈奴單于的賢內助、受人敬重的閼氏、一雙孩子的慈母,她極力適應着遊牧民族穹廬爲室、“以肉爲食酪爲漿”、逐水草而遷徙的古老習俗,並努力克服舉目無親、語言不通,水土飲食不服的種種不適,很好的融入了這個以勇猛剽悍著稱的族羣。幸福的日子總是稍縱即逝,昭君嫁到匈奴三年後,呼韓邪單于一命歸西。呼韓邪的匈奴族長妻閼氏所生的兒子繼位,史稱復株累單于,原名雕陶莫皋。按匈奴習俗,王昭君必須嫁給新王(繼子)爲妻。昭君深以爲辱,堅決不從,屢次上書漢廷要求返回祖地。此時元帝劉奭已死,繼位的漢成帝劉驁對王昭君的泣血求告十分冷漠,敕令王昭君入鄉隨俗,尊重匈奴人的習慣。萬般無奈之下王昭君成了年輕的新單于雕陶莫皋的妻子。

關於昭君忍辱委屈地嫁給自己的繼子新單于雕陶莫皋後的日子,史書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一說昭君感覺萬分屈辱,終日鬱鬱寡歡,最後服藥自盡,歿年33歲。另一說新單于雕陶莫皋對王昭君萬分憐愛,夫妻之間生活甜蜜,比翼齊飛,又生下了兩個女兒,一曰須卜居次雲,一曰須卜當,長成後分別嫁與匈奴貴族爲妻。復株累單于雕陶莫皋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後去世,此時王昭君已年滿33歲,正當盛年,久經歷練的她思想已較爲成熟,她積極參與匈奴的各項重大事務,對於維繫漢匈之間和諧友好的關係,起到了推動、溝通、調和的作用,對於西漢邊疆的安寧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有人甚至將她和張騫、霍去病等人比較,認爲她出塞和親後,極力勸誡匈奴單于與漢朝和好,使邊塞的烽煙熄滅了五十餘年,對於漢匈之間的和睦親善與經濟文化交流做出的巨大貢獻不亞於張霍二人,因而得以青史留名。身爲一位玉軟花柔的纖纖弱女子,王昭君甘願遠赴極北朔漠、六月飛雪的塞外苦寒之地,不論外人如何誇讚她力促民族和解的義舉,箇中辛酸苦楚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漢武帝時另一位出塞和親遠嫁烏孫的細君公主曾寫道:“居常思土兮心內傷,願爲黃鵠兮歸故鄉,”不知這位前輩的肺腑之言能否引起王昭君的共鳴,從而引發昭君的綿綿思鄉之情,或許會爲這位身世顯赫但命運和自己十分相像的公主掬一把同情淚呢。

有趣的是,一些元明雜劇和宮稗野史傳聞說,王昭君之所以彈着琵琶一步三回頭的出塞遠嫁匈奴,是畫師毛延壽設下的救國奇計。毛延壽等人見王昭君生得神姿仙態,美貌異常,擔心漢元帝劉爽象商紂王一樣貪戀褒姒美色,荒廢國事,步紂王后塵,於是爲昭君畫像時有意醜化其形。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都極力讚揚毛延壽此舉,認爲他這樣做使漢元帝免於沉溺女色不打理朝政之禍,而昭君出塞對於邊疆的安寧確實起到了積極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王昭君出塞的原因 王昭君爲什麼會自願出塞和親? 第2張

將紅顏比作禍水實屬無稽之談,將一個國家的興亡推到一位千嬌百媚的柔弱女子身上,也是男人們掩蓋自身卑鄙無能的卸責之舉,難免會讓人貽笑大方。毛延壽的居心到底如何,有人說他是後人杜撰出來的子虛烏有的人物,歷史上到底有無此人,孰是孰非已難於考證,然而,昭君出塞的積極意義已毋庸多述,說明政治聯姻對於漢匈之間的敦睦外交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正史中記載,王昭君甘願出塞和親,使大漢北部邊疆罷兵息戰、兵戈之聲不聞長達五十餘年,其功不可謂不偉。昭君出塞的故事膾炙人口,且真實發生過,史載自她出塞後“邊成宴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在漢匈兩族人民的眼裏,她成了和平的化身,親善的女神。關於她自請出塞的原因,她和傳說中那位神祕畫師毛延壽精心設下的計謀究竟有無關聯,至今仍然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或許只有如今依然默默佇立在內蒙呼和浩特南郊的青冢(昭君墓)才能回答這一切了。

《詠懷古蹟五首之三》唐·杜甫

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