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清朝真的就憑12萬八旗軍統一了中國?

清朝真的就憑12萬八旗軍統一了中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清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1644年三月,闖王李自成率農民軍攻佔北京,明思宗朱由檢自縊殉國,明朝滅亡。消息傳到關外後,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袞決定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經過短時間戰爭動員,多爾袞率傾國之兵向南開進,並在山海關戰役中打敗了李自成的軍隊。隨後清軍乘勝一路南下,席捲中原,最終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清朝真的就憑12萬八旗軍統一了中國?

然而令後世許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清軍入關之初的全部兵力只有12萬八旗軍,而當時中原地區的漢人約有1.5億,清朝如何僅憑這點人馬就統一了中國呢?其實除了當時抗清軍隊戰鬥力太渣之外,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原因就是清朝統治者爭取到了一個極爲重要羣體的支持,這個羣體就是士紳階層。

在許多人的觀念中,中國古代的國家治理是從權力最頂端的皇帝開始逐級延伸到地方上的知府、知縣,在全國編織起一張巨型的行政架構網絡。可事實上,真正在地方上起到領導作用的並非是朝廷委派至地方的官員,而是地方上那些士紳。因此,中國歷代的封建王朝看似是皇帝治理天下,實際上真正發揮作用的是地方上的精英。

士紳包括士族、鄉紳,從廣義上來說就是地方上那些有頭有臉,德高望重的人物。他們中有的是告老還鄉的朝廷官員,有的是受過文化教育的地主,有的是地方上的飽學鴻儒之士。這些人在地方上發揮着領導地方事務的作用,朝廷委派的官員要是想在地方上有所作爲,首要的工作就是必須取得與地方士紳的合作。

士紳家族往往經過許多代人的積累,因此能發展出盤根錯節的複雜社會關係。在朝代更迭之際,許多士紳家族在敵對雙方的陣營中都會有自己家族的成員。因此無論哪方取勝,士紳家族仍能保持住穩定的地位。

清朝真的就憑12萬八旗軍統一了中國? 第2張

當天下大亂之時,士紳會組織地方民團來抵禦外來入侵,但很少有人會參與對中央權力的爭奪。因爲無論哪方勢力最終取得勝利,地方民衆該納稅的還得納稅,該交皇糧的還得交皇糧。所以明哲保身就是大部分士紳們的處世之道。他們的責任是儘量維持地方上的安全和穩定,希望亂世能儘早結束,因爲統一意味着安全和豐衣足食,再差的秩序也好過沒有秩序。至於北京紫禁城金鑾殿裏的那個皇帝寶座由誰來坐,這對大部分地方士紳而言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當清軍南下時,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征服了華北。在山東的一個縣,地方士紳們對奄奄一息的明朝政權感到絕望,因此在李自成大順王朝的官員抵達時立即將該地雙手奉上。可是他們很快感受到大順不僅比明朝更無能,而且對士紳階層抱着深深的敵意,於是便趕走了李自成任命的官員,再將該地送給了清軍。

清朝統治者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們入關之後儘可能籠絡這些在地方上起着實際領導作用的士紳階層,並在他們的協助下迅速穩定了地方上的反清情緒。“自古以來,得天下者必先得士子之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李自成的做法卻截然相反,他在推翻明朝統治後,卻依然對士紳階層採取高壓政策,結果使自己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並最終在九宮山一帶被當地士紳組織的地方民團武裝殺死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