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身爲大清朝廷的臣子,爲何要自稱“奴才”?

身爲大清朝廷的臣子,爲何要自稱“奴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清朝。

假如你經常觀看清宮劇的話,那應該曾經在劇中見到過這樣的場景:身穿官服的臣子,不僅在皇帝面前低聲下氣,而且還一口一個“奴才如何”。可按理來講,既然是朝廷中的一位大臣,就應該在皇帝面前自稱爲“臣”。只有這樣,才顯得既得體又體面一些。

若在皇帝面前自稱爲“奴才”,那豈不是跟皇宮中那些專門伺候皇室成員的宮女和太監沒什麼區別了嗎?如此一來,那做朝臣還有何顏面可談?其實,清朝廷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怪象”,是有原因存在的。那麼,明明身爲清朝廷的臣子,爲何卻自甘“墮落”,自稱爲“奴才”呢?

一、歷史上君臣與主僕關係轉變的過程。

從我們現代人的理解出發,古代的朝臣跟皇帝之間理應屬於一種君臣關係。這種關係雖有尊卑之分,但卻與主僕關係存在較大的區別。比如說,在君臣關係的前提下,皇帝既有權力讓臣子爲自己效力,又得適度注意給予臣子一定的尊重。但在主僕關係的前提下,臣子就跟奴僕差不多了,可以任由皇帝處置。

如此一來,明顯君臣關係於朝臣們而言更有利一些。既然如此,那清朝的朝臣不是該懂得自重一些,在皇帝面前稱呼自己爲“臣”嗎?其實,從歷史上君臣與主僕關係歷經的幾番轉變過程來看,清朝出現這種情況並不算是什麼值得讓人感到稀奇的事情。

身爲大清朝廷的臣子,爲何要自稱“奴才”?

在我國尚處於奴隸制社會時期之時,君與臣之間的關係,說白了就是單純的主僕關係。有資料顯示,從甲骨文上記錄的字體來看,“臣”這個字本身就形如一個被束縛起來的奴隸一般。由此可見,“臣”與“奴隸”在我國早期歷史階段的釋義是有共通性的。

至於何時它們的釋義出現了較大的區別,那還得從戰國以後說起。要知道,戰國以後,我國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在這種制度的影響下,朝臣的身份明顯要遠高於奴僕的身份,成爲有資格輔助君主治理國家的存在。

而奴僕呢,則只具備伺候君主的資格,而沒有輔助君主治理國家的資格。在這裏,不得不提一下儒家思想對這種轉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比如孔子就曾發表過這樣的言論,“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意思就是說,君主在讓臣子爲自己效力時理應對他們以禮相待,而臣子在爲君主效力時則要表現出足夠的忠誠。

當然了,孔子宣揚的這種君臣關係並未在大部分的朝代中得到足夠充分的體現。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的時候,君臣之間的關係反倒又倒退回我國處於奴隸制社會時期時候的狀態了。

身爲大清朝廷的臣子,爲何要自稱“奴才”? 第2張

二、清朝廷臣子甘於自稱爲“奴才”的原因。

其實,清朝廷之所以會出現臣子甘於自稱爲“奴才”的情況,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跟它入關前所處的社會形態和根本制度有關;其二則跟清朝廷盛行的風氣和皇帝的個人意志有比較大的關係。

從第一個原因來看,清朝在入關以前,社會形態尚處於奴隸制社會時期。主僕關係深入人心,自然入關後不太可能捨得摒棄這種認知。至於根本制度,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清朝著名的八旗制度了。要知道,不管身處八旗中的人歸於哪一旗,其與皇帝之間的身份都只是主僕罷了。

從第二個原因來看,清朝時期,朝廷中有漢臣和滿臣之分。而相較於漢臣而言,滿臣與皇帝存在一種固有的自己人的特殊關係。又因爲主僕關係較爲深入滿臣人心,所以滿臣在皇帝面前自稱爲“奴才”並無不妥。至於漢臣,跟滿臣待的時間久了,自然也會受此風氣的影響。

只不過漢臣能不能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那還得看看其到底具備不具備相應的資格。當然了,無論是滿臣還是漢臣,最終都得看皇帝的臉色行事。清朝皇帝嘴上雖表示願意以君臣之禮對待朝臣,但是實際上,他們心裏想的卻明顯是用主僕關係來奴役朝臣。

若說我國曆史上有沒有異於清朝這樣表現的朝代存在,那還真有。比如宋朝,就有從奴僕關係朝君臣關係轉變的明顯痕跡留下。如若不然,也就不會有范仲淹敢發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感悟了。

結語

由此可見,看起來好像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其實背後可能暗含着諸多的情況。我們只有深挖這些情況,才能其中找到值得我們探究的真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