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秦國除了商鞅還有哪些名相?他們最後都怎樣了?

秦國除了商鞅還有哪些名相?他們最後都怎樣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走上強大的快車道,爲秦國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沒變法之前的秦國被戰國初期的魏國吊打,當時魏國大將吳起率領魏武卒差點就滅了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最終打敗魏國,奪回河西之地,最終成爲戰國時期的強國。

秦國除了商鞅還有哪些名相?他們最後都怎樣了?

商鞅對秦國的貢獻是巨大的,然而秦孝公去世後,秦惠文王登基,商鞅害怕被報復逃離到封地,率兵與秦軍交戰最終兵敗而亡,最後竟然遭受車裂之刑,秦惠文王同時下令誅殺商鞅全家。

秦惠文王殺了商鞅之後,卻並未廢除商鞅的法律,使得秦國持續變強,秦惠文王開始進行東出,實際上秦國當時並未達到一統七國的強度,只不過有較大的影響力而已,這個時候秦惠文王招攬張儀爲相國,出使遊說各國,是爲連橫之策。

張儀爲秦國擔任相國期間,利用各種手段欺騙魏國,戲弄楚國,尤其是拆散齊楚聯盟的過程中,更是以六百里封地騙了楚王,使得秦國在外交上始終佔據有利地位,藉此不斷向東擴張。

秦惠文王去世後,秦武王登基,秦國放棄了張儀的連橫之策,對外擴張政策由原來的外交爲主改變爲軍事爲主,嫉妒張儀的人因此向秦武王說:''張儀不講信用,反覆無定,出賣國家,以謀圖國君的恩寵。秦國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恥笑。''

張儀最終逃到魏國,並且最終死在了魏國。

秦武王死後,秦昭襄王繼位,魏冉大權獨攬主持秦國國政,縱橫一直認爲,魏冉對秦國的最終統一建立了最夯實的基礎,沒有魏冉執政的四十年,也不會有後來一統天下。

關於魏冉的記載史稱:''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爲政,威震秦國''。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魏冉的評價:“魏冉,秦昭王親舅也。而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天下皆西鄉稽首者,魏冉之功也!”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也說:“魏冉援立秦昭王,除其災害,薦白起爲將,南取鄢、郢,東屬地於齊,使天下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強大者,魏冉之功也!“史學二司馬如此評價,實際上是肯定了魏冉的貢獻,然而秦昭襄王親政的時候還是驅逐了魏冉,不久死在了封地。

至於魏冉爲何會被廢除,這就要說到范雎了,當初范雎勸說秦昭襄王廢除了宣太后和魏冉,然後親政,秦昭襄王在驅逐魏冉後就任命范雎爲相。

實際上范雎的政策縱橫雖然看不上,但是總結起來也爲秦國的統一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李斯評價: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然而范雎的下場也並不太好,秦昭襄王后來就不信任他了,最終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秦昭襄王死後,秦國再次經歷了一點小小的混亂,呂不韋以政治投資的方式使得子楚繼位,子楚死後嬴政繼位,呂不韋早子楚執政時期就貴爲相國,到嬴政時期更是被尊稱爲仲父,權傾天下。

秦國除了商鞅還有哪些名相?他們最後都怎樣了? 第2張

呂不韋執政期間對秦國兼併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最後因爲嫪毐叛亂事件的牽連,被秦始皇驅逐到封地去,擔心秦始皇殺害他,飲鴆而死。

呂不韋被罷相後,他的舍人李斯得到秦始皇的信任,李斯建議嬴政離間各國,最終完成逐漸吞併各國的目的,可以說李斯對秦國作出的貢獻也是巨大的,尤其是秦朝建立之初,李斯還主持了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貨幣等事情。

秦始皇死後,李斯最終被趙高陷害而死。

秦國能夠最終完成統一,離不開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這幾位相對賢明的國君,更離不開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這六位宰相,然而這六位對秦國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最終卻都未能善終。

縱橫認爲,還是那句話,他們都知道“功成”,而不知道“身退”,也都知道兔死狗烹的歷史規律,卻都不認爲自己是那條狗。

南北朝時期吳軍在《與朱元思書》中寫道:“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以展示自己對官場的厭惡之情,實際上鳶飛戾天者,從來不會“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也從來不會“窺谷忘反”。

李斯在腰斬之前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