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爲何古代用錘的人不多?錘子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爲何古代用錘的人不多?錘子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錘,古代兵器,中國武術器械之一,是一種帶有球狀打、砸擊力甚大的複雜型棍棒,具體可分爲長柄錘、短柄錘、鏈子錘等。

爲何古代用錘的人不多?錘子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因錘的頭部酷似瓜形或蒺藜球,早期稱爲“瓜”、“骨朵”。依錘頭形態不同,又分爲立瓜與臥瓜兩類。其用法有涮、拽、掛、砸、架、雲、蓋等。依不同的時代背景,實戰功用也大爲不同。

在古代,隨着盔甲的發展,戰士的防禦力越來越強,用一半的刀砍槍戳基本造不成太大的傷害,尤其歐洲的板甲,唐代的明光鎧,宋代的步人甲這種有護心鏡的盔甲,所以近戰的短兵器通常也是錘、鞭、鐗一類的鈍器。

新設計的金瓜錘,雖看似小巧,分量可不算輕巧

此款作品,全長是46釐米,算是短錘的一種,總重量在三斤左右,別以爲看着小巧,拿在手中的分量,可比它外觀上要沉的多,不算太重,但殺傷力,依舊不容小覷。

一方面,錘象徵着力量,無論大小,實心製作的錘的分量都不算輕,錘頭越大,則越沉,能拿起五斤重的錘卻不累的,都算是英雄。

而在古代,酷似金瓜之類的錘往往被拿來作爲儀仗。在京劇中有所謂的“銅錘花臉”,這往往是有地位的正派老生,如《二進宮》中的徐延昭,他的手中就拿着御賜銅錘,象徵皇家的威儀。正是因此如此,錘逐漸也被衍生爲權力的象徵。

爲何古代用錘的人不多?錘子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第2張

相較於刀劍之類,錘子用法很簡單,不太注重身法或手法,往往只是靠着蠻力硬砸或硬架而已。

所以錘頭錘尾,採用黃銅實心製作而成,形狀南瓜,精緻美觀的同時,也能有效地加強打擊威力。

爲了能更好的起到承擔重量的作用,錘杆部分, 採用花紋鋼鍛造而成,通過摺疊鍛打,鍛造出的錘杆,既能承受住錘頭的重量,同時又保持鋼材本身特有的氣質,更有特色。

別看它細小,拿着手中,自會感覺,它是最適合錘頭的一個尺寸。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地方很有特色,那就是錘的護手部位,採用黃銅雕刻龍吞口,仿古做舊的黃銅裝具,加上手工雕刻的龍首,精緻而靈活,震懾力十足。

最後,手柄部位,是採用黑檀木製作,黑檀木的外觀,素雅簡單,但手感舒適順滑,且硬度和耐腐蝕性都比較好。

同時,黑檀也是世上名貴稀有的木材之一,堅硬、滑潤,是它的特色,搭配花紋鋼,寒光凜凜,更有韻味。

最後扣題,別以爲錘子小巧就沒分量,實心製作的錘頭,實練起來,分量可不輕,分分鐘“錘爆你”,不信,你回家拿西瓜試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