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兩度當太子的朱見深,揭祕其坎坷經歷

兩度當太子的朱見深,揭祕其坎坷經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憲宗朱見深的經歷,可謂是曲折離奇,百轉千回,他兩當太子,歷經萬般劫難,終於登上皇位,在他統治下的大明,暴亂四起,奸佞橫行,而他本人卻性格溫和,明辨是非,重情重義。這是一個矛盾的年代,朱見深更是一個矛盾的人。

景泰元年(1450年),受盡屈辱的英宗皇帝大難不死,被也先送回北京,這時的朱祁鈺已經在衆大臣的擁戴下做了將近一年的皇帝,年號也改爲景泰。古語云“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要遵循這個規律,必須只能有一個皇帝存在,而現在大明朝面臨的問題,就是這種局面有可能會被打破。

朱祁鈺當皇帝又不是學習雷鋒做好事來的,于謙也認爲:“大位已定,孰敢有議。”於是英宗皇帝回來後,便將太子朱見深關進了南宮囚禁起來。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有了自己的皇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被廢除。一直到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朱祁鈺病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決定發動宮變,再次迎英宗登基。果不其然,宮變很簡單就成功,英宗皇帝再次登上大位,史稱“奪門之變”。朱見深再次被冊立爲太子。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二十六,朱見深登基是爲明憲宗。

朱見深在其主政期間,大致是分爲兩個階段的。

初臨丹墀,親賢臣,遠小人,平內亂。

剛登基的朱見深是想有一番作爲的。

爲保政局的和平過渡,任用賢臣。他任用李賢、陳文、彭時等具有宰相風度的賢臣,更把英宗朝被罷官的商輅請回朝中任了首輔大臣,“進賢而退不肖”,在他們的輔政下,提拔了一大批正直,剛毅的忠貞之臣,施仁政,平冤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不避諱父親的決定,把于謙的冤獄給予平反,此事做得深得人心。他在隨後更是革斥了四千多名冒“奪門”之功的投機者,朝中風氣隨之大變。

遠小人,絕黨爭於隱患之中。典璽太監王綸是太子潛邸最爲信任的內官,朱見深即位之前,便開始囂張跋扈,公然索賄賣官,圍繞在此人身邊,聚集起大量阿諛奉承之徒,慢慢有了黨爭的局勢,鑑於此,朱見深依照李賢德建議,“論斬繫獄,沒其資鉅萬”,杜絕了朝中黨爭隱患。

平內亂,平定荊襄,犁庭掃穴以安天下。成化元年(1465年),南方大旱,荊襄之地流民不堪原來英宗皇帝沉重的徭役賦稅之苦,起兵造反。朱見深命湖廣總督李震爲總兵官,率軍征討,經過一年的時間,平定叛亂,朱見深只懲首惡,其餘皆被遣散,並下令免去該地區徭役賦稅。成化三年(1467年),建州女真頻頻侵犯大明,朱見深果斷派出總兵官趙輔爲帥征討女真,犁庭掃穴,幾乎將女真人一掃而空。

所以在即位前期,施政得當,平定於謙冤獄,恢復代宗帝號等,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比之其父英宗,要強上不少。

執政中後期,寵信萬妃,重用汪直,設立西廠,迷信僧道,則被後人所詬病。

寵信萬妃。土木堡之變後,年僅五歲的朱見深成了沒人敢搭理的危險人物,孫太后放心不下,便把身邊宮女萬貞兒派到他身邊伺候,就這樣在最黑暗的日子裏,也一直是這個比他大十七歲的女人守在他身邊,不離不棄,始終如一,這就慢慢的在朱見深的心裏萬貞兒成爲母親、姐姐、情人甚至妻子的多重角色。

兩度當太子的朱見深,揭祕其坎坷經歷

朱見深登基後,因爲萬貞兒廢掉吳皇后,貶斥王皇后,引得後宮不寧,宮中太監更是全部投身在其門下,藉機到民間搜刮採辦,苛擾百姓,形成了很大勢力,一些各省的鎮守中官因萬貞兒的原因,甚至位居總督、總兵官之上插手朝政,禍害朝綱。朱見深對此時有耳聞,但毫不在意。

更讓朝臣憤怒的是,由於萬貴妃橫行六宮,朱見深登基多年竟無一子,內閣大臣彭時指出:“萬貴妃已逾生育之齡,不可專寵,望陛下分寵於衆妃”,要不是宮女紀氏悄悄生下皇子朱佑樘,恐怕朱見深就要絕嗣,如此動搖國本之事,自然是重中之重。所以史書中對朱見深專寵萬妃評價甚低,一是因爲不合禮制,二是因爲動搖國本,三是因爲後宮干政。

重用汪直,建立西廠。成化十二年(1476年),有個叫李子龍的人被太監私放入宮,欲圖謀不軌。此事事發後,朱見深爲安全期間,設立西廠特務組織,並任用萬貴妃身邊太監汪直爲廠督。

在朱見深的支持下,汪直的地位日益穩固,其領導下的西廠駕臨錦衣衛與東廠之上不說,更重要的是,汪直掌控了內廷的司禮監和御馬監。此後結黨營私,大興冤獄,誣告忠良,政治氣氛極爲緊張,就連商輅也受不了,掛職而去。

幸好的是朱見深雖然有些糊塗,但不至於糊塗到家,成化十八年(1484年),他終於意識到西廠的危害和汪直的無法無天,再加上萬貴妃與萬通的打壓,於是對西廠進行了撤銷。而汪直爲被貶往南京,自此退出了歷史舞臺。從古至今寵信宦官者,無不是亡國之君,因而後世對朱見深寵信汪直,多有貶低,這也成了被文人攻擊的一個重要原因。

迷信僧道,無心理政。在萬貴妃的影響下,朱見深對煉丹又開始感了興趣,一來爲了求長生長壽,二爲了房中術的享樂。他在西市耗費數十萬兩白銀興建大永昌寺,用來供奉一個叫繼曉的僧人,另外在宮中多處設立齋壇,用以煉丹,花費不知凡幾。

更有花樣的是,他任用了若干人爲官,其中大多數是江湖術士、和尚道士、優伶、工匠等,全部是皇帝直選幹部,美其名曰“傳奉官”,這樣的官員人數竟然達到三千人之衆。

明憲宗朱見深的經歷,可謂是曲折離奇,百轉千回,他兩當太子,歷經萬般劫難,終於登上皇位,在他統治下的大明,暴亂四起,奸佞橫行,而他本人卻性格溫和,明辨是非,重情重義。這是一個矛盾的年代,朱見深更是一個矛盾的人。

景泰元年(1450年),受盡屈辱的英宗皇帝大難不死,被也先送回北京,這時的朱祁鈺已經在衆大臣的擁戴下做了將近一年的皇帝,年號也改爲景泰。古語云“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要遵循這個規律,必須只能有一個皇帝存在,而現在大明朝面臨的問題,就是這種局面有可能會被打破。

朱祁鈺當皇帝又不是學習雷鋒做好事來的,于謙也認爲:“大位已定,孰敢有議。”於是英宗皇帝回來後,便將太子朱見深關進了南宮囚禁起來。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有了自己的皇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被廢除。一直到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朱祁鈺病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決定發動宮變,再次迎英宗登基。果不其然,宮變很簡單就成功,英宗皇帝再次登上大位,史稱“奪門之變”。朱見深再次被冊立爲太子。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二十六,朱見深登基是爲明憲宗。

朱見深在其主政期間,大致是分爲兩個階段的。

初臨丹墀,親賢臣,遠小人,平內亂。

剛登基的朱見深是想有一番作爲的。

爲保政局的和平過渡,任用賢臣。他任用李賢、陳文、彭時等具有宰相風度的賢臣,更把英宗朝被罷官的商輅請回朝中任了首輔大臣,“進賢而退不肖”,在他們的輔政下,提拔了一大批正直,剛毅的忠貞之臣,施仁政,平冤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不避諱父親的決定,把于謙的冤獄給予平反,此事做得深得人心。他在隨後更是革斥了四千多名冒“奪門”之功的投機者,朝中風氣隨之大變。

遠小人,絕黨爭於隱患之中。典璽太監王綸是太子潛邸最爲信任的內官,朱見深即位之前,便開始囂張跋扈,公然索賄賣官,圍繞在此人身邊,聚集起大量阿諛奉承之徒,慢慢有了黨爭的局勢,鑑於此,朱見深依照李賢德建議,“論斬繫獄,沒其資鉅萬”,杜絕了朝中黨爭隱患。

平內亂,平定荊襄,犁庭掃穴以安天下。成化元年(1465年),南方大旱,荊襄之地流民不堪原來英宗皇帝沉重的徭役賦稅之苦,起兵造反。朱見深命湖廣總督李震爲總兵官,率軍征討,經過一年的時間,平定叛亂,朱見深只懲首惡,其餘皆被遣散,並下令免去該地區徭役賦稅。成化三年(1467年),建州女真頻頻侵犯大明,朱見深果斷派出總兵官趙輔爲帥征討女真,犁庭掃穴,幾乎將女真人一掃而空。

所以在即位前期,施政得當,平定於謙冤獄,恢復代宗帝號等,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比之其父英宗,要強上不少。

執政中後期,寵信萬妃,重用汪直,設立西廠,迷信僧道,則被後人所詬病。

寵信萬妃。土木堡之變後,年僅五歲的朱見深成了沒人敢搭理的危險人物,孫太后放心不下,便把身邊宮女萬貞兒派到他身邊伺候,就這樣在最黑暗的日子裏,也一直是這個比他大十七歲的女人守在他身邊,不離不棄,始終如一,這就慢慢的在朱見深的心裏萬貞兒成爲母親、姐姐、情人甚至妻子的多重角色。

朱見深登基後,因爲萬貞兒廢掉吳皇后,貶斥王皇后,引得後宮不寧,宮中太監更是全部投身在其門下,藉機到民間搜刮採辦,苛擾百姓,形成了很大勢力,一些各省的鎮守中官因萬貞兒的原因,甚至位居總督、總兵官之上插手朝政,禍害朝綱。朱見深對此時有耳聞,但毫不在意。

更讓朝臣憤怒的是,由於萬貴妃橫行六宮,朱見深登基多年竟無一子,內閣大臣彭時指出:“萬貴妃已逾生育之齡,不可專寵,望陛下分寵於衆妃”,要不是宮女紀氏悄悄生下皇子朱佑樘,恐怕朱見深就要絕嗣,如此動搖國本之事,自然是重中之重。所以史書中對朱見深專寵萬妃評價甚低,一是因爲不合禮制,二是因爲動搖國本,三是因爲後宮干政。

重用汪直,建立西廠。成化十二年(1476年),有個叫李子龍的人被太監私放入宮,欲圖謀不軌。此事事發後,朱見深爲安全期間,設立西廠特務組織,並任用萬貴妃身邊太監汪直爲廠督。

在朱見深的支持下,汪直的地位日益穩固,其領導下的西廠駕臨錦衣衛與東廠之上不說,更重要的是,汪直掌控了內廷的司禮監和御馬監。此後結黨營私,大興冤獄,誣告忠良,政治氣氛極爲緊張,就連商輅也受不了,掛職而去。

幸好的是朱見深雖然有些糊塗,但不至於糊塗到家,成化十八年(1484年),他終於意識到西廠的危害和汪直的無法無天,再加上萬貴妃與萬通的打壓,於是對西廠進行了撤銷。而汪直爲被貶往南京,自此退出了歷史舞臺。從古至今寵信宦官者,無不是亡國之君,因而後世對朱見深寵信汪直,多有貶低,這也成了被文人攻擊的一個重要原因。

迷信僧道,無心理政。在萬貴妃的影響下,朱見深對煉丹又開始感了興趣,一來爲了求長生長壽,二爲了房中術的享樂。他在西市耗費數十萬兩白銀興建大永昌寺,用來供奉一個叫繼曉的僧人,另外在宮中多處設立齋壇,用以煉丹,花費不知凡幾。

更有花樣的是,他任用了若干人爲官,其中大多數是江湖術士、和尚道士、優伶、工匠等,全部是皇帝直選幹部,美其名曰“傳奉官”,這樣的官員人數竟然達到三千人之衆。

由於長期迷信煉丹長生,無暇顧及朝政,給羣臣來了不好的風氣,大臣們也就得過且過,將就的混日子,據記載成化十六年(1480年)五月二十日大朝會,缺席者竟達到六百多人,對於這樣的情況朱見深也一向是“姑宥之”,所以在這個時期纔會出現“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囧境。

鑑於此,史書對朱見深的評價十分差,甚至列入了昏君之列。但本人卻認爲,朱見深在當政期間,政局還算穩定,有亂子但沒大亂子,寵小人但對大臣也算寬厚,這一切都與朱見深的性格大有關係。這個皇帝從裏到外透着隨和與寬厚,在任何史書中,也只對其錯誤作出誇大之說,從無一人說過朱見深人品的不是。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他的一生最愛萬貴妃暴病身亡,他隨後憂思成疾,同年八月因病不治而亡。觀其一生,既不處罰貪污錢財的奸臣,也不責罵頂撞他的大臣,這對一個皇帝來說無疑是種悲劇,可見朱見深一生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的的確確是一個好人。

由於長期迷信煉丹長生,無暇顧及朝政,給羣臣來了不好的風氣,大臣們也就得過且過,將就的混日子,據記載成化十六年(1480年)五月二十日大朝會,缺席者竟達到六百多人,對於這樣的情況朱見深也一向是“姑宥之”,所以在這個時期纔會出現“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囧境。

鑑於此,史書對朱見深的評價十分差,甚至列入了昏君之列。但本人卻認爲,朱見深在當政期間,政局還算穩定,有亂子但沒大亂子,寵小人但對大臣也算寬厚,這一切都與朱見深的性格大有關係。這個皇帝從裏到外透着隨和與寬厚,在任何史書中,也只對其錯誤作出誇大之說,從無一人說過朱見深人品的不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