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他是無惡不作的大奸臣,寫下一首詩卻流傳千古

他是無惡不作的大奸臣,寫下一首詩卻流傳千古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爲您講述丁謂的故事。

喜歡歷史的都知道一句話:“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因爲北宋皇帝實行“重文抑武”之國策,導致北宋自始至終優秀武將人才比較缺乏,而文臣們揚眉吐氣,出現了很多名垂千古的名臣名相,如趙普、寇準、司馬光、歐陽修、韓琦、呂蒙正等等,代不乏人。

而南宋由於宋金戰爭曠日持久,催生出一大批才幹卓越的名將,如岳飛、吳玠、畢再遇、虞允文、孟珙、李顯忠等等,岳飛和孟珙都是古代軍事史上的一流人物。而南宋的文臣則乏善可陳,反而出了一大堆惡名昭彰的奸臣奸相,如秦檜、史彌遠、賈似道等等。

其實細看兩宋歷史,北宋也並非沒有出過奸臣。北宋初中期的宋真宗時代,就曾出過一個大奸臣,名叫丁謂。丁謂,字謂之,江蘇蘇州人,生於公元966年,卒於1037年,與王欽若、林特、陳彭年、劉承珪幾個奸臣被合稱“五鬼”,“時謂之五鬼,奸邪險僞”。

他是無惡不作的大奸臣,寫下一首詩卻流傳千古

丁謂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飽讀書史,滿腹才學,淳化三年中進士,任大理評事、饒州通判、三司戶部判官、工部員外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丁謂升任右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不久後升任參知政事,兼管戶兵刑三部尚書。1017年,正式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爲北宋宰相。

丁謂爲人聰慧機敏,文采出衆,他寫的文章與詩詞在當時士林中廣受推崇,被譽爲“自唐韓愈柳宗元之後,二百年始有此作”,他的詩作尤其受到好評,被譽爲“詩似杜甫”。

他是無惡不作的大奸臣,寫下一首詩卻流傳千古 第2張

然而丁謂雖然才氣縱橫,但卻人品不端,爲了功名富貴,不擇手段,一生罪惡累累。宋真宗盲目崇信道教,大興土木興建道觀神像,拜迎所謂“天書”,勞民傷財,民怨沸騰。宰相王旦、寇準都極力勸阻。

丁謂卻投其所好,極力支持宋真宗,多方爲宋真宗籌措鉅額經費,還親自擔任修玉清昭應宮使、天書扶侍使、玉皇像迎奉使、朝謁太清宮奉祀經度制置使,還不惜血本採辦“獻白鹿並靈芝九萬五千本”,大操大辦,耗費大量民脂民膏,來滿足宋真宗的“愛好”,極盡獻媚邀寵之能事,由此博得了宋真宗的歡心與重用。

丁謂早年是老宰相寇準的下屬,對寇準傾心巴結討好。有一次在酒宴上,寇準的鬍鬚沾染了羹湯汁水,僕役剛要伸手擦拭,丁謂急忙親自起身給寇準拂拭鬍鬚,諂媚之狀令人側目,“溜鬚拍馬”中的“溜鬚”,就是自丁謂而起。

但丁謂一直縱容支持宋真宗的崇道行爲,寇準對他很不滿,多次上書彈劾他。丁謂懷恨在心,視之爲眼中釘肉中刺,多次在真宗面前捏造罪名百般誣陷,終於使得忠心耿耿的寇準被撤職查辦,發配海南島。大臣李迪正直清廉,看不慣丁謂專權擅政,多次在朝堂上與之爭辯,也遭丁謂陷害打擊,撤職流放,險些死在外地。

宋仁宗登基後,丁謂與宦官雷允恭內外勾結,大權在握,肆行不法,把大宋朝搞得烏煙瘴氣,最終觸犯衆怒,被宋仁宗撤職查辦,發配崖州,丁謂家產也被抄沒,“籍其家,得四方賂遺,不可勝紀”,貪墨的金銀財寶難以計數。

丁謂被流放期間,寫過一首詩“山居”:“峒口清香徹海濱,四時芬馥四時春。山多綠桂憐同氣,谷有幽蘭讓後塵。草解忘憂憂底事,花能含笑笑何人。爭如彼美欽天壙,長薦芳香奉百神”。

其中的“草解忘憂憂底事,花能含笑笑何人”,被譽爲千古絕唱,流傳天下,被明末清初文人李漁略加潤色改爲“草號忘憂憂甚事,花名含笑笑誰人”,編入《笠翁對韻》中,成爲後世學習律詩對仗、對聯的啓蒙教材,膾炙人口傳唱千百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