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孝莊太后不願和皇太極同穴而葬,這是什麼原因?

孝莊太后不願和皇太極同穴而葬,這是什麼原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孝莊太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孝莊太后,是清朝歷史上一個極爲重要的人物,對清朝歷史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清太宗皇太極死後,新生的清朝陷入一場激烈的皇位繼承人爭端。圍繞清朝第三任皇帝的人選,朝中文武大臣分爲尖銳對立的兩派,一派擁戴皇太極長子豪格,一派擁立皇太極之弟多爾袞。

兩派展開明爭暗鬥,局面波譎雲詭異常險惡,甚至幾度瀕臨失控,雙方險些兵戎相見,引發內戰。最後雙方達成妥協,各讓一步,由皇太子年方6歲的幼子順治登基,但是多爾袞擔任攝政王。多爾袞從此大權獨攬長達7年之久,年幼的順治帝,時刻在多爾袞的陰影下瑟瑟發抖,清廷皇權歸屬依然充滿變數。多爾袞時刻在對金鑾殿上龍椅虎視眈眈。

孝莊太后不願和皇太極同穴而葬,這是什麼原因?

就在此時,皇太極的遺孀、順治之生母孝莊太后挺身而出,她沉着機智與多爾袞百般周旋,時刻把順治庇護在自己羽翼下,成功地遏制了多爾袞的野心,使得順治帝得以平安度過危機。孫子康熙帝在位初期,先後面臨鰲拜擅權、三藩之亂等統治危機,孝莊太后利用她崇高的威望,屢次成爲康熙的堅強後盾和心理支柱,堪稱清朝的定海神針。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七十五歲的孝莊太后走到了人生的盡頭。臨死前她留下遺言,“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別起塋域,未免勞民動衆,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無憾矣”。按理說,“生同衾,死同穴”乃是夫婦大禮所在,夫婦同穴而葬是古代的基本常識,皇太極的陵墓在東北盛京的昭陵,孝莊太后的遺體必須要遷回盛京東陵與皇太極合葬。

但孝莊太后有言在先拒絕與皇太極合葬,康熙不敢違背,孝莊太后最終果真單獨葬在順治的孝陵旁邊。孝莊太后的安葬,成爲一個歷史謎團,由此引發很多流言蜚語。最爲常見的一種說法是:孝莊太后爲了保住順治的皇位,曾經與多爾袞有過不倫之戀,即所謂“太后下嫁”,因此她無顏見丈夫皇太極於地下,故此不願與之合葬。

實際上,這種說法完全立不住腳。“太后下嫁”之說,早已被史學家證明屬於毫無根據的野史逸聞,不足爲信。研究一下孝莊太后的生平,這個問題就會豁然而解。孝莊拒絕跟皇太極合葬,是因爲皇太極有一個特點:喜新厭舊。正是這四個字,讓孝莊與皇太極二人夫妻之情名存實亡,也讓孝莊堅決不肯與皇太極合葬。

1614年,蒙古王公之女哲哲,嫁給皇太極,成爲他的正妻。1625年,十三歲的孝莊成爲皇太極的第二個妻子。哲哲出身高貴,年齡也比孝莊大許多,且過門較早,理所當然成爲大福晉,孝莊成爲側福晉,排行第二。年輕貌美的孝莊,此時還能得到皇太極的寵愛,過了幾年舒心日子。

孝莊太后不願和皇太極同穴而葬,這是什麼原因? 第2張

然而,皇太極喜新厭舊的毛病卻逐漸顯露出來。此後幾年之間,皇太極像走馬燈一樣,新媳婦娶了一個又一個,一口氣把海蘭珠、娜木鐘、巴特瑪璪三大美人娶入後宮。皇帝三宮六院實屬尋常,皇太極這麼做也無可厚非。

但讓孝莊無法忍受的是,皇太極不按常理出牌,喜新厭舊心態太明顯,每次來一個新人,孝莊的地位下降一檔,次次如此。崇德元年,皇太極冊封妃嬪,哲哲爲中宮皇后,海蘭珠爲關雎宮宸妃,娜木鐘爲麟趾宮貴妃,巴特瑪璪爲衍慶宮淑妃,孝莊成爲永福宮莊妃,原先排名第二,此時卻排名第五,成爲五大福晉最後一人,徹底遭到皇太極冷落失寵。如果不是她的親生兒子順治陰差陽錯當了皇帝,她的晚景極爲淒涼。

皇太極對她如此涼薄,兩人之間的夫妻情分也實在微不足道,孝莊心中對喜新厭舊的皇太極早已心寒透頂,甚至到了不滿和厭惡的地步。因此她想起這些往事,不願和皇太極合葬也就毫不奇怪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