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唐高宗李治有哪些經歷?他真的是個無能的君主嗎?

唐高宗李治有哪些經歷?他真的是個無能的君主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高宗李治(628~683)唐朝第三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爲善。貞觀五年(631)封晉王。七年,遙授幷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間發生了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十七年,承乾謀殺泰未遂。事發,太宗廢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晉王李治爲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爲唐高宗,時年二十二歲。次年(650)改元永徽。起初四五年間由顧命大臣長孫無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太宗女高陽公主嫁房玄齡子遺愛。高宗即位,貶遺愛爲房州刺史。

永徽四年(653),房遺愛、荊王李元景及吳王李恪等謀反。事發,遺愛被殺,元景、恪及高陽公主等均賜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鞏固。當時朝鮮半島分成三國:高麗、百濟和新羅。六年,高麗與百濟聯軍攻新羅,新羅遣使乞援於唐,高宗遂先後派兵出擊高麗和百濟。至龍朔三年(663),唐大將劉仁軌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於白江口,破百濟,其國王奔高麗。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賀魯破乙毗射匱可□,自號沙鉢羅可□。永徽六年,唐遣程知節西擊沙鉢羅可□,從此連年用兵西域。至顯慶二年(657),唐大將蘇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鉢羅奔石國(今蘇聯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被擒。西突厥亡。高宗以其地分置□陵、□池二都護府。次年,徙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今新疆庫車)。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爲最大。高宗即位後納武則天入宮爲昭儀,不久欲廢王皇后,改立武氏爲後。對此,長孫無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對。李義府、許敬宗等卻迎合帝意,表示贊成;宿將李□則奏稱:“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高宗在李義府等人的支持下,終於在永徽六年廢王皇后,立武氏爲皇后。長孫無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貶斥,不久,無忌被迫自縊。

顯慶(656~661)末年,高宗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於操持政務,皇后武則天得以逐漸掌握朝政,朝廷內外稱他們爲“二聖”。從此武則天成爲掌握實權的統治者,高宗處於大權旁落的地位。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葬於乾陵。參考書目:《唐高宗王武二後廢立之爭》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小名雉奴,字爲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母文德皇后。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爲最大,領土面積逾1200萬平方公里,東起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北,西臨鹹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在位三十四年,於弘道元年(683年)崩於洛陽紫微宮貞觀殿,終年五十六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經歷

李治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爲長孫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貞觀五年(631年),李治獲封爲“晉王”,幼時即以仁孝聞名。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承乾被廢,李泰也因罪被黜,貞觀十八年十二月(645年1月)李治被立爲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時年22歲。

唐高宗李治有哪些經歷?他真的是個無能的君主嗎?

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逝世,武后令上金、素節二王,義陽、宣城二公主聽赴哀。葬於乾陵,諡號天皇大帝。

軼事

根據史書記載,高宗長期有頭痛與眼睛毛病,到晚年甚至眼睛全盲,因而時常無法下判斷。高宗爲此曾請御醫秦鳴鶴醫治。秦鳴鶴主張對腦鍼灸,武則天坐在幕簾後面大怒,說:“此人可斬首,竟敢以針刺聖上之頭!”然而高宗認爲鍼灸對病情有益,故批准御醫所請。經御醫鍼灸百會後,高宗即謂眼睛能視物。

評價

唐高宗李治有哪些經歷?他真的是個無能的君主嗎? 第2張

傳統中國史學家認爲唐高宗生性軟弱及受武則天牽制,使其評價不及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但事實上,唐高宗亦是有爲之主,不少決策都對國家有利,唐朝在高宗統治下,國力達至鼎盛。

在國內施政上,高宗致力糾正太宗的苛政。例如他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他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二年的九月,下令將所佔百姓田宅還給百姓。高宗在位前期,有效鞏固太宗的成果,後世視之爲貞觀之治的延續,史稱“永徽之治”。後世亦常質疑高宗無法阻止武后專權。其實,高宗在朝廷中掌握實權,如在位最後一年仍親自任免宰相。而武后逐漸掌權則或可解釋爲,高宗在個人健康狀況以及唐朝女性地位崇高的雙重考慮下的決定,不應單純歸咎於高宗個性懦弱。

軍事方面,唐高宗在位年間,不但保住太宗打下的江山,也發動多場重要的對外戰爭,成功開疆擴土。他先後滅西突厥(顯慶二年,657年)、滅百濟(顯慶五年,660年)、滅高句麗(總章元年,668年),使唐朝的疆域達到最大。

高宗時代也是良將輩出,除了先朝名將李積,還有東征西討的蘇定方、聲震西域的裴行儉、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老當益壯的劉仁軌,以及王方翼、程務挺、王孝傑、少數民族將領黑齒常之等等,都爲高宗的對外戰爭貢獻良多。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唐太宗的昭陵隻立了14尊番臣像,而高宗的乾陵卻多達61尊番臣像,這些番臣像至今仍在。高宗任用多位邊族的國王、貴族子弟、人民擔任各級官職,充分體現了高宗時期唐朝的國勢及影響力,亦顯示出邊族對唐朝的仰慕、歸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