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北宋恥辱滅亡,此人爲何成了最大的背鍋俠?

北宋恥辱滅亡,此人爲何成了最大的背鍋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靖康二年(1127),偌大的北宋王朝在經歷了充滿恥辱的“靖康之變”後走向滅亡。多少年來,人們爲北宋的滅亡找出種種原因。有人說,這是外族入侵的意外;也有人說,這是中央絕對獨裁種下的苦果;但在南宋時期,更多的文人,卻將北宋滅亡的原因歸咎於一位“妖人”。他就是熙豐變法的推動者--王安石。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兩宋文人筆下的王安石

王安石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偏正面,大家對他的評價也比較客觀;但在兩宋時期,他的聲譽卻並不怎麼好,甚至還很反動。《宋史·王安石傳》“(王安石)性不好華腴,自奉至儉,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蘇洵在《辨姦論》說他“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甚至間接做出論斷“誤天下蒼生者,必此人也!”

北宋恥辱滅亡,此人爲何成了最大的背鍋俠?

《宋史》作者李壁在《荊公詩注》直接記載了一則軼事(多半是虛構的)。王安石的兒子王雱很有才華,文章寫的很好,剛成年便已經著書數萬言。國子監官員範鏜爲討好王安石,便獻媚道“文章雙孔子,術業兩週公。”將父子才學、能力與孔子、周公相提並論。王安石頗爲得意,毫不謙虛地說“此人知我父子!”

以上說明,在宋文人的心目中,王安石爲人實在不堪;而對於爲政,王安石也是飽受詬病、朱熹說他“羣奸肆虐,流毒四海。”文人羅大經則批判得更爲嚴重:“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復合者,秦檜之罪也。”

正史及文人的筆下尚且如此,野史則更不要說了。諸如“虎頭牛耳”、“臉孔黧黑,膚理如蛇皮”,詆譭之詞,不一而足,甚至說他是,修煉成妖的獾子精下凡爲禍人間,這就比較離譜了。

王安石和其主導的變法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既稱爲家,必然有過人之處,爲何會得來衆口一詞的負面評價呢?其實,這和他主導的變法有關。

王安石是通過科舉入朝拜相的傳統文人。王安石在拜相之前,自願到地方體驗了一圈,先後任籤判、知縣、通判、知府等職,對大宋國情有着深刻的瞭解。當時的宋朝,承平日久,“百年無事”,但積貧積弱,國庫空虛,而且危機四伏,江山隨時都有動盪的可能。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入朝爲參知政事,便着手進行變法,改變風俗,確立法度,得到神宗的認可。次年,王安石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圍繞財政和軍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變法。第三年,他又改革科舉,三傳明經取士,實行太學三舍法制度。由於這次變法發生在熙寧、熙豐年間,又稱熙豐變法。

從時間來看,王安石變法分三個年度發動,但核心要義機正是第二年推動的財政和軍事改革。主要體現在免役法、保甲法、青苗法等三大法上。新法的推行,顛覆北宋“祖制”,就像捅了馬蜂窩,招致了很多人的反對。

王安石變法動了誰的“奶酪”

自古變法必然要打破現有格局,並重新調配資源,也必然會觸動部分人的“奶酪”。王安石主導的熙豐變法動了誰的“奶酪”呢?

我們先來看看變法的核心--三大法。免役法,全國範圍內上至官戶,下到鄉村下等戶和客戶,統統捲入了徵收的範圍;保甲法,擴大“自願服役”的名額,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十家爲一保,農閒時集中訓練;青苗法,在每年青黃不接時,民戶自願向官府請貸錢糧,然後以二分或三分的半年利息,分夏秋兩稅歸還。

北宋恥辱滅亡,此人爲何成了最大的背鍋俠? 第2張

三大法及其配套政策實行16餘年,雖然飽受爭議,但他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同時,新法也不可避免地損毀了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的利益。一方面,新法抑制了官僚的特權,招致了統治階級、食利階層的反對;另一方面,新法嚴格商品交易,掐斷了民間借貸,損毀了以此謀利的中產階級的利益。隨着變法的深入,反對聲音越來越大。司馬光破口大罵變法,御史中丞呂誨控訴變法十大過失,老宰相韓琦上疏規勸新法實行,就連太皇太后、太后也跑到宋神宗面前嚎哭“王安石用新法搞得天下大亂呀!”王安石深陷輿論旋渦,一度被下野,旋即又被啓用。但是到了後來,由於反對聲過大,加之變法派內部分裂,新法陸續被廢止。

後世評說王安石

王安石變法觸動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當朝文人對其言語相輕也就理所當然了。進入南宋,宋高宗有感於這一點,在命人修編《神宗實錄》時,特意將“熙豐變法”改成了“王安石變法”,意在和王安石撇清關係,其態度可見一斑。後人文人也多傳承了南宋王室對王安石的這種態度。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會遭到大家的反對而落敗,主要原因有:一是脫離現實土壤,忽視市場內在需求;二是刻意剝奪民富而強調國富;三是急功近利,遇到困難,法令三番五次修改,招致很多人的反感;四是用人不當,變法派中出現了很多反覆無常、有道德瑕疵的小人,等等。這些都在有意無意中抹黑了王安石的個人形象。

此外,王安石生活中不拘小節,性格耿直不知變通更被對手大做文章。王安石犯了衆怒,想要清白一身自然是難上加難,很多人甚至要王安石爲北宋滅亡“背鍋”。這就說不過去了。

值得一說的是,王安石形象在南宋急劇交惡,一直持續到明清,到近代纔有所改觀,王安石其人及其變法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