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屈原出身貴族,爲什麼會最後卻選擇了投江呢?

屈原出身貴族,爲什麼會最後卻選擇了投江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學術流派百花齊放,而文學作品則相對較少,屈原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詩人,但是他身爲貴族出身,爲何最後落得了一個投江自盡的下場呢?

導致屈原的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在戰國時期出生高貴的屈原爲何會在最後會落下投河自殺的悲慘結局呢?其中造成屈原如此悲劇的主要原因又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對此來詳細介紹下吧造成屈原的主要原因,不清楚的可以進來看看。

臣下的忠誠總敵不過枕邊的曼語輕風

魏王曾送給楚懷王一大美女,鄭袖假意對其示好,取得信任。

這還得到懷王的讚賞:“婦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鄭袖知寡人之說新人也,其愛之甚於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親、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過了一些日子,鄭袖裝作十分關心地對新美人說:“妹妹,你真漂亮,難怪大王喜歡你,只是略感你的鼻子大了一點,所以,你以後見到大王時,最好把你的鼻子稍加掩蓋!”

新美人真的聽了她的,以後見到楚懷王后便捂着鼻子。

楚懷王十分不解,便問鄭袖何故。

鄭袖說:“我知道,她是嫌棄你身上有一股狐臭味,討厭聞!”

結局可以猜得到了,新美人的鼻子被割了……

遇到這樣的女人,屈原只能被屈了。

到了這裏,造成屈原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是呼之欲出了。

不過我們先來看看,《漁父》中屈原與漁父的對答,實在太精彩了。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爲?”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淺論屈原悲劇人生的自身原因

屈原在《離騷》中說“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也就是要告訴我們他在吉利的時辰出生於高貴的家族,可謂根正苗紅。屈原是楚國的同姓貴族,註定他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進入統治者的隊伍。同時,“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具備了優越的出身,同時按他自己來說,不斷的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己具有“內美”,“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他所佩戴的江蘺、辟芷和秋蘭正式他美好品質的象徵。屈原既有高貴的出身,又有美好的品質,他的政治前景將一片光明。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說:“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也。爲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在屈原的高貴出身和“內美”的條件上,屈原得到懷王的信任,“王甚任之”。在這樣的情況下,屈原建立了高度的自信,自己各方面條件優越,懷王又信任,自有天下非我莫屬的優越感。他覺得“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也”,懷王應該聽自己的,在自己的引導下實行“美政”,使楚國強大起來,重新稱霸諸侯。屈原給自己的定位是行端品正、好修愛潔、正氣沛然的君子,同時是振興楚國、輔佐楚王的賢臣。這樣,屈原在自己的政治美好憧憬中建立了高度自信。那些小人屈原不屑與爲伍,對他們極端的憎惡,“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唯我獨醒”,整個出過只有他在上下求索,國中小人矇蔽聖聽;“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申述自己不能與小人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性。這樣,屈原在自己出身、內美、懷王的信任和與小人的對比中建立了高度自信。

屈原出身貴族,爲什麼會最後卻選擇了投江呢?

司馬遷在講到屈原的前期得到的重用,下面又說“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屈原屬草稿(二)未定。上官大夫見而奪之,屈原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爲令,衆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爲‘非我莫能爲也’。王怒而疏屈平。”司馬遷把屈原的被疏原因歸結爲上官大夫的誣陷,但我認爲除了這個原因,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屈原不識君王,他沒有認清楚自己的君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把自己的所有的政治希望寄託於懷王身上,但懷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值得他託付理想嗎?他不知道,可以說對於懷王,屈原的認識是模糊的,他缺乏辨析的能力,是他的這種能力的缺失導致他的失敗,他的悲劇。他把自己的理想寄託於一個根本靠不住的人,失敗也是必然的。我們舉個例子看看懷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秦惠王爲破壞楚與齊的合縱,派張儀到楚國行詐,詭稱如果楚與齊絕交,“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愚而貪的楚懷王竟輕信張儀,一方面與齊絕交,一方面派人到秦接受土地。可是張儀卻對楚使者把“六百里”說成“六裏”。這樣一來,“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漸,斬首八萬,虜楚將屈旬,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工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因爲從這一段歷史可知,楚懷王對齊國因貪心而與之絕交於,爲了空頭許諾的六百里地卻與自己的盟友絕交,明白人都看得出只是秦國的詭計,等到上了當了卻又意氣用事,不顧秦強楚弱的現狀發兵攻秦,最後失敗。可面對秦後來割漢中之地求和時,懷王竟不要國土而要張儀,張儀到楚國,懷王沒有懲罰他,反而被張儀忽悠,放了張儀。到後來“秦昭王與楚婚”,被秦拘禁,落得客死異鄉的下場。

屈原出身貴族,爲什麼會最後卻選擇了投江呢? 第2張

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懷王有多麼的無能。《離騷》中說“何桀紂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奔怒。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閨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悟。屈對懷王發這麼大的怨氣,只能證明他對懷王所抱的期望值太高。舉堯舜以光明正大的作風到了治理國家的正確途徑,與架封的猖狂放肆以至寸步難行相對照,給懷王提供前朝的借,就簡直是迂腐到了對牛彈琴的地步。其實,屈原對這個問題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察覺。試看《離騷》中的“不量鑿而正柄兮,固前以範釀”兩句,說明屈原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這裏的“鑿”,是木工安插樺頭的孔,而“樺”,就是樺頭。這兩句的字面意義是:不量好樺眼就安放樺頭,這本是前代的賢人被剁成肉的原因。“範釀”就是肉醬,是古代殺人碎其骨肉剁成肉醬的酷刑。顯然,這說明屈原已經識到自己爲懷王所做的一切,正像一個愚蠢的木工不看樺眼的大小卻要安放樺頭一樣,其果是一定要失敗的。問題是屈原看到了這一點後,不是從積極的角度,或者可以說,他沒有一個政治家的高度去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而是消極地認可自己也像前賢一樣,應該被剁肉泥。這其中屈原也是有責任的。

其實面對昏庸的君王,屈原還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退而從事理論研究。把自己的治國方略形成一套理論,留給後來的楚國人,他的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正如戰國時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子,得不到各國君王的信任和重視,但他退而著述,擁有自己完整的政治理論。爲後來秦國的一統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法家的思想也一直深刻的影響着中國幾千年的政治。但屈原沒有這麼做,這就要說到我們要討論的下一個原因:屈原的政治低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