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他是明末抗清英雄:揭祕閻應元的傳奇生平

他是明末抗清英雄:揭祕閻應元的傳奇生平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區區一典史,節烈奇男子

一直覺得江南人的性格偏於柔弱,可能源自那說話的語音,吳儂軟語,江南煙雨,軟風吹得遊人醉,那滾滾奔騰,一瀉千里的黃河水一旦注入這西湖,便也淡妝濃抹了地輕輕泛點漣漪,去享受那映日荷花別樣紅去了。

但在那風雨飄搖的明末清初,景象卻大爲不同,好像抗清的民族英雄皆出自這水鄉江南,北方中原似乎無一點地生氣,喊剃髮就伸直了腦袋;說圈地就老實地遷走他鄉,放眼一望,全國只有這江南和西南抗清是最引人注目的。

在一長串的抗清英烈名單中,或大或小地都頂有大明朝庭或南明小朝庭授予的頭銜,唯有一人,抗清功績最大、傷亡最慘烈、就義最悲壯的英雄,可惜,除了本地人民偶爾還能想得起他外,似乎早已被人遺忘,他就是江陰八十一日,被人稱爲“民間抗清第一人”的閻應元。

他是明末抗清英雄:揭祕閻應元的傳奇生平

江陰,舊稱澄江,取自謝靈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據此就可知道這個城市是多麼的秀美,在江南的風月中,荷塘淡淡,清蓮擎傘,處處顯出那水鄉的鐘靈剔透的美。

閻應元,字麗亨,北京通州人,於史無載,只知曾擔任過江陰典史。典史是什麼職?無品,未入流,嚴格地說,算不上官,只能稱爲吏。正是這個“不入流的典史”,在中華反侵略史上留下了光彩奪目的一頁。那些投降的將軍、大學士、總督、巡撫、知縣們,在閻應元這小小的“典史”面前,應當羞愧至死。

在那大局糜爛,血雨腥風,清人鐵騎在江南大地上縱橫馳騁的日子裏,各地是望風而降。有史書載:“當是時,守土吏或降或走,或閉門旅拒,攻之輒拔;速者功在漏刻,遲不過旬日,自京口以南,一月間下名城大縣以百計。”

他是明末抗清英雄:揭祕閻應元的傳奇生平 第2張

然而,在江陰,在清軍八旗二十四萬大軍兵臨城下,民族危亡之際,閻應元率領三千壯士和六萬義民,拒敵於城下,碧血孤軍,奮戰八十一天,使清軍鐵騎損兵七萬五千,折損三王十八將,爲我大漢民族譜寫了一首昂揚的正氣歌。

城破之日,閻應元端坐於東城敵樓之上,要了一支筆,在城門上提到:“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涌沸而僕",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終英勇就義。

清兵入城,典吏陳是遇持刀與清兵血戰,身負重創,握刀僵立,死時,身子倚在牆邊,屹立不倒;江陰縣衙,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舉火自焚,訓導馮厚敦自縊於明倫堂,妻與姊投井死。中書戚勳、諸生許用舉家自焚而死。百姓或力戰到底,或坦然就義,都以先死爲幸,婦女多貞烈,投河而死。七歲孩童毅然就義,無一人順從。這就是歷史上最爲慘烈的“江陰八十一日”。

據《江陰城守紀》:“滿城殺盡,然後封刀。……城中所存無幾,躲在寺觀塔上隱僻處及僧印白等,共計大小五十三人。是役也,守城八十一日,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餘人。”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江南各地望風披靡之時,閻應元以微末下吏,憑藉江陰百姓的支持,面對強敵,臨危不懼,堅持了近三個月,擊殺清寇數萬人,重挫了清寇銳氣,鉗制了清寇主力南下,推動了各地的抗清鬥爭。他把自己和全城十餘萬人都放在一座巨大的悲劇祭壇之上,用熱血和生命作爲犧牲,以供奉那生生不息、愴然傲岸的民族精神。

一名臨難前的江陰女子,她用剪刀扎進脖子內,在臨死前,爲她自己和江陰十數萬慘遭屠戮的生靈寫下了這兩句血詩:“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江陰抗清,在古今中外的戰爭史上,都稱得上是一個奇蹟,當最後的結局降臨之時,倒塌的是江陰城樓,聳立的是悲劇英雄的傲岸塑像,無怪那個連李白杜甫都不放眼裏的趙翼,對閻應元卻是由衷的佩服,“何哉節烈偉男子,乃出區區一典史。”

可是閻典史的身後卻十分寂寞,他在史家筆下消融得了無痕跡,洋洋大觀的《明史》和《清史稿》對此竟不著一字,明史無其蹤,清史稿無其名,清朝歷代當政者都對其耿耿於懷,忌諱莫深,千方百計地將其湮滅,不爲後世所知。歷史對他實在是吝嗇得很,雖然中華英烈燦若繁星,然而這位小小的典史卻一直只能出現在江陰的地方誌上。這種遺之青史的不公平,常使我扼腕嘆息。

數百年過去,煙雲已散盡,和平已久,但談起這段歷史至今依然令人氣血賁張,感慨不已。值此清明之際,特寫此文祭奠那埋藏在歷史深處的民族英烈,我心中永遠的閻應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