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司馬懿死後,曹魏還有哪些厲害的人物呢?

司馬懿死後,曹魏還有哪些厲害的人物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是讀過《三國演義》的作者,固然會爲蜀國的結局感到惋惜,諸葛亮和姜維兩代人,竭盡全力都沒有能夠取得北伐戰爭的成功,公元251年,在諸葛亮死後的17年,魏國的頂樑柱,大權獨攬者司馬懿也去世,蜀國隨即展開了更加緊密的軍事行動,依然不能贏得勝利,爲什麼會這樣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有人將北伐失敗的原因,歸咎於之後的魏晉又出現了鍾會、鄧艾、羊祜這樣優秀的人才上,這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絕非蜀國失敗的真正原因,就讓我們來好好分析一下。

諸葛亮在228年到234年,一共發動了5次北伐,共耗時七年,而根據《三國志》所記載,姜維在諸葛亮去世後擔任司馬和大將軍職務,在238年到262年竟然也進行了11次北伐戰爭,這個數字是諸葛亮的一倍有餘。

司馬懿死後,曹魏還有哪些厲害的人物呢?

當時的三國國力,其中曹魏佔據了整個華北地區,先後有87軍12州,在公元263年全國有443萬人,吳國以江南爲國境,佔有荊州、揚州、交州,在280年共計256萬人,至於蜀國,只有蜀州一州22郡,在公元263年,蜀國人口108萬人。

從這個數字我們不難看出,即便是吳蜀聯合,國力也比不上魏國,相信諸葛亮對於這一點更是心知肚明,但是他爲什麼依然還要北伐呢?

在諸葛亮的戰略當中,西川之地地險民強,易守難攻,只需要不斷出擊消耗魏國,不至於很快被吞併,因此諸葛亮決定以守待攻,積極北伐,從而以漢中作爲屏障來拱衛成都的安全的策略。因此諸葛亮雖然進攻中原頻率高,但是有章法,其中第一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爲大規模作戰之外,其餘三次均是出動比較小規模部隊進行侵擾,使得魏國疲於奔命。

然而到了姜維手中,卻變味道了,原來諸葛亮死後,劉禪寵幸宦官黃皓,而姜維和黃皓之間素有矛盾,黃皓多次想要奪取姜維兵權加以謀害,而姜維也明白黃皓的姓氏,因此不敢放棄軍權,保住兵權唯一的方法就是領兵出戰。

而姜維對自己十分自信,在北伐前期,還有朝中大臣費禕制衡他,只讓他帶不到一萬人馬出川( 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然而等到費禕去世後,姜維卻徹底掌握了兵權,開始按照自己的計劃大規模出征。

司馬懿死後,曹魏還有哪些厲害的人物呢? 第2張

在11次作戰當中,蜀國和魏國各有勝負,然而在同樣的損失下,蜀國的國力比起底蘊深厚的魏國,卻在你急劇的衰落。而蜀國的老將廖化看透了這一點,在262年,姜維最後一次率兵北伐曹魏,憂心忡忡的廖化在勸誡的時候一語道破了蜀國失敗的真相。

“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

廖化的意思是:“兵書上提到“用兵不知收斂必將自取滅亡。”這說的就是姜維啊!如今我們的智謀不比敵人(鍾會、鄧艾)強,實力更比他們要弱,然而依然沒有止境的討伐,這如何能夠生存下去呢?”然而姜維並沒有理會

廖化的話一語成讖,在同年,疲憊不已的姜維軍隊就大敗而歸,而在第二年263年,司馬昭率領大軍攻擊蜀漢,短短3個月,耗空國力的蜀國便以滅亡,從如今來分析,如果蜀國能夠做到修生養息,愛護百姓,不讓其遭受常年戰亂之苦,或許還能堅持更久的時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