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不被皇帝重視的王世充,如何逆襲成羣雄之一?

不被皇帝重視的王世充,如何逆襲成羣雄之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被皇帝重視的王世充,如何逆襲成羣雄之一?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平定江南,朝廷本來有很大的優勢,可魚俱羅和吐萬緒爲了自己的利益,不願意賣力剿匪,以至於江南的局勢一直動盪不堪。

隋煬帝認真總結之後,決定找一個性格陰狠,手段毒辣的人前去平亂。於是,大名鼎鼎的王世充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不被皇帝重視的王世充,如何逆襲成羣雄之一?

王世充,原本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後來,王世充的家族遷徙到新豐(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在此地定居下來。

據說,王世充的祖父很早就去世了,祖母帶着王世充的父親支收一起生活,後來改嫁給一個叫王粲的人,父子二人因此改姓王氏。父親支收是個很有出息的人,最後做到了汴州長史之職,爲家族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家庭環境好,王世充便不用爲生計發愁,他將所有精力都耗費在了書籍上,最終學有所成。王世充不僅對經史、兵法、律令有涉獵,還精通卜卦算命、天文曆法,外加口才伶俐,善於辯論,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學霸。這樣高情商,高學識的人,註定就是成功者,只要別人給他個機會,他就可以一飛沖天。

隋文帝統治期間,王世充因爲軍功混到了儀同三司(隋朝分爲上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兵部員外郎。

爲官期間,王世充經常向朝廷進言,因爲他通曉朝廷律法和制度,又具備詭辯的才能,經常利用制度的漏洞來徇私舞弊,文武百官又說不過他,只好在暗地裏畫圈圈詛咒,因此王世充在朝野的風評並不是特別好。

隋煬帝的性格頗爲剛直,眼睛裏容不得沙子,王世充善於詭辯的特長剛好成爲他晉升的限制因素。

從史料也看得出來,隋煬帝登基之後,根本找不到王世充的升官記錄,哪怕是亮相的記錄也很少。隋大業六年(610),王世充遷任江都郡丞。大家可別理解錯了,以爲江都是隋煬帝的龍興之地,把王世充安置在這裏就是對他的一種重用。

事實上,江都郡的一把手是郡守,官居正三品,至於郡丞,另外一種叫法是贊治,專門掌管官府的文書起草工作,可以理解爲省委辦公廳祕書處的處長,首長的行政祕書。簡而言之,是很沒有地位的存在。

就在這一年,隋煬帝下令營建江都宮,派遣心腹大臣張衡到江都監工。隋煬帝還是晉王的時候,張衡便跟隨在他身旁,謀奪太子之位一事,宇文述是執行人,而張衡纔是幕後策劃人。隋煬帝做皇帝之後,開始大興土木,修建汾陽宮時,張衡就勸過他,說這幾年上馬的工程太多,有一些工程有必要,可還有一些確實勞民傷財,應該引起隋煬帝的重視。

楊廣雖然很不開心,卻並未向張衡問罪,在隨後的日子裏,楊廣有意減少張衡在百官面前露臉的機會,讓他逐漸淡出了權力的核心圈層。

事實上,隋煬帝這樣做是有意警告張衡,讓他回心轉意和自己站在一起,令他沒想到的是,被邊緣化的張衡並沒有向隋煬帝低頭認罪的打算。兩人心裏都很不開心,就是不主動說話,誰先說話誰就是輸家。張衡和隋煬帝的關係,就像現在的小情侶一樣吵架。嘿!朕好歹也是個皇帝,你先認錯,給朕個臺階纔會死啊?不給,就是不給。

僵持一段時間之後,隋煬帝打算進一步治理張衡。當時,外地的工程項目非常之多,隋煬帝便派張衡去外地出差,讓他監督工程的建造。有一次,隋煬帝去汾陽宮巡視,剛好張衡在附近建造樓煩城(今山西省原平市境內),既然如此,你就來給朕當面彙報一下工作吧?

領導嘛,就是想看一下你的工作狀態,精神面貌如何。有趣的是,隋煬帝見到張衡的第一眼就驚呆了,他以爲長期在外地工作會很辛苦,至少會變得消瘦吧,沒想到張衡的身材居然有些發福了。瞧着張衡的滑稽樣,隋煬帝氣樂了。算了,你還是去幫朕監督修建江都宮吧。

當時,楚國公楊玄感也在江都視察工作,二人便站在一起侃大山,說着說着就聊到了已經去世的薛道衡(隋朝的大文豪,爲人卻有點不知輕重,很像三國時期魏國的楊修,死因和楊修極爲相似)。

張衡評價,薛道衡滿腹才華,年紀輕輕便去世,實在是有點可惜啊。薛道衡是皇帝下詔處死的,你這樣說,豈不是指責皇帝的不是?據史料記載,楊玄感轉身就將此事捅到了隋煬帝跟前,還誣陷張衡對皇帝處死薛道衡一事頗有微詞,實在是居心不良,誹謗君上。

直到此時,隋煬帝對張衡算是徹底失去了耐心。誰曾想,張衡一事引起了王世充的注意,他聽說隋煬帝想對張衡動手,於是遞了一道奏摺,聲稱張衡故意削減江都宮的御用物品。就這樣,原本是朋友間的賭氣,可一來二去居然變成張衡欺君罔上。事情變了性質,處理辦法自然會不一樣。隨後,隋煬帝下詔將張衡打入大牢,等候處置。

楊廣原本打算殺張衡,可冷靜之後才發現,張衡這些年還是幫他幹了不少事的,至少可以功過相抵,因此將他貶爲平民,讓他回家養老去了。張衡雖然躲過此劫,可回到家後居然被小妾舉報,說他回了家還不安生,經常妄議朝政,誹謗皇帝。

張衡身爲隋煬帝的近臣,自然知道不少祕事,如果放任他滿口胡柴,說不定就會捅出什麼爭奪太子時的祕聞(比如收買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親信,欺騙父母的感情之類的),隋煬帝這才下令賜他自盡,了結了此事。

據史料記載,王世充在此事中的表現深合隋煬帝的胃口,隋煬帝因此命他接替張衡,繼續監造江都宮。可即便如此,王世充不過是個江都郡丞,頭上還有位江都太守,想要在皇帝面前出彩,必須得拿出點兒真本事啊。

因此,修建江都宮時,王世充極盡奢侈之能事,又搜刮了不少奇珍異寶進獻給隋煬帝。領導都喜歡會辦事,不爭功的人,而王世充恰恰就是這種人。我們能說王世充卑鄙無恥嗎?能說他投機取巧嗎?社會就是這樣現實,有才華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受領導的賞識,面對這種情況,有些人選擇繼續默默無聞,維持正人君子的純潔形象,有些人則選擇乾點爲人所不齒的齷齪事,以求進身之階,這本就無可厚非。

吐萬緒和魚俱羅死了之後,隋煬帝就想到了頗有心機的王世充。聖旨很快下達,由王世充自行徵調淮南府兵,儘速剿滅劉元進等叛黨。值得一提的是,這支淮南官軍正是王世充後來爭奪天下的子弟兵。

吐萬緒和魚俱羅被殺後,劉元進又打回到長江邊上,王世充剛剛渡過長江,劉元進就對他發動了猛烈的攻擊,砍了一千多個官軍腦袋。

不被皇帝重視的王世充,如何逆襲成羣雄之一? 第2張

很奇怪吧,王世充爲什麼會輸呢?其實很簡單,王世充的兵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戰爭經驗,只不過武器配備稍微好一點罷了,碰到劉元進的起義軍,雙方拼的完全是人海戰術。遺憾的是,起義軍人多勢衆,實力碾壓,王世充就是打不過啊。面對人山人海的敵軍,王世充只好獨坐在中軍大帳愁眉不展。

怎麼辦,皇帝重用你,確實是飛黃騰達的好機會,但是要把命搭在江南,是不是有點兒不太划算了?王世充很糾結,非常糾結。不行,先撤一步再說,大軍退守到延陵柵。劉元進看到王世充服軟,底氣變得十足,他命手下用茅草紮了無數個火把,打算順着南風,來個火燒連營,爲王世充舉辦一個火把節大狂歡。

王世充徹底顫抖了,南風颳得呼呼作響,如果讓劉元進得逞,自己豈不是要變成烤乳豬?別撐了,收拾東西,趕緊渡河北上,逃命去吧。有趣的是,就在王世充逃跑的當口,風向突然由南風變成北風。請注意,這裏並沒有諸葛亮之類的神仙操作天氣,因爲戰場位於長江邊上,氣流變化非常頻繁,風向轉變是常有的事。

火勢剛剛逆轉,起義軍就玩起了老把戲:鳥獸散。前面說過,起義軍爲啥戰敗之後還要參軍,因爲在戰場上被敵軍捅死的概率很小,可是在熊熊大火面前,只要你跑慢半步,就可能成爲一堆黑炭,沒人會給你頂鍋。王世充本來不想打,可看到起義軍鬥志全無,四散逃命,因此命大軍追擊掩殺,起義軍半數以上的人要麼死於大火,要麼被王世充斬首。

有時候,人真的得信命。瞧瞧劉元進,你說吐萬緒來打你,你打不過,咱們情有可原。王世充來打你,你打得過,可老天爺不幫你,這說明了啥?說明這個時代真的不屬於你呀,你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劉元進對朱燮說道:“兄弟啊,這仗確實沒法打下去了,要不咱們就和官軍展開決戰,一戰定輸贏吧。”就這樣,官軍和起義軍就地展開決戰,劉元進和朱燮雙雙被殺身亡,江南第一批造反的起義軍首領自此全軍覆沒。老大被殺,還有大量的流寇散佈各地,這對地方安定來說是個巨大的隱患。

就在此時,王世充做了一件人神共棄的事情:他召開新聞發佈會,宣稱自己會舉行一個受降儀式,但凡參加過劉元進起義的將士,不管你的身份背景,不管你做過什麼惡事,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前往通玄寺(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境內)投降,一律既往不咎。

爲了堅定散兵遊勇們投降的決心,王世充親自在通玄寺的佛像前焚香爲誓:只要起義軍將士前來投降,朝廷絕不會痛下殺手。

王世充是隋煬帝任命的前線主帥,說出的話自然有朝廷威信做擔保,更何況王世充親自在佛像面前起誓,如果違背了諾言,難道不怕遭報應嗎?

好,兄弟們就信你一次。

這樣一來,原本準備逃亡的人紛紛趕了回來,大概有三萬多人。悲劇的是,三萬多人整整齊齊地站在通玄寺廟門內,王世充居然當場翻臉了,他命官軍將這幫人帶往一個叫黃亭澗的地方,悉數活埋。

自古以來,坑殺降卒的事情也出現過幾次,比如秦將白起在長平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項羽在新安坑殺鉅鹿戰役中的秦國降卒二十餘萬,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坑殺袁紹七萬降卒,薛仁貴活埋十三萬回紇降卒,郭子儀在安史之亂中坑殺薛忠義的七千騎兵。不過,幹這種事情肯定會有原因的。

比如,重創敵人的有生力量。長平之戰,秦國白起的軍隊傷亡慘重,雖然趙軍表示投降,可四十萬士兵擺在那兒,誰能放心?必須得殺。

比如,糧食供給不足。你突然收編這麼多兵馬,總得養活他們吧?養不起?那對不起,要麼放他們回去,要麼將他們誅殺。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把袁紹的烏巢基地燒燬,自己家又沒有糧食可吃,這纔將袁紹的7萬降卒全部坑殺。

比如,威懾敵軍。不管是哪一種坑殺,或多或少,都有威懾敵軍的意圖。比如,統軍主帥心理變態,喜歡用殺戮來滿足自己的變態需求。王世充又屬於哪一類?缺糧嗎?不過,況且這些人造反,並不是爲了填飽肚子。重創敵人的有生力量?完全沒必要,這場戰役並非決定天下走勢的戰役,更何況隋朝人口本就很多,叛軍盤踞在各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難道王世充本性嗜殺?

遺憾的是,史書只說王世充陰險狡詐,善於僞裝,喜歡接納豪傑壯士,並沒有說他有嗜殺的本性。既然如此,王世充爲何會做下這種人神共憤的事兒?

這可是將先前的僞裝全部撕了下來啊,你出爾反爾,以後誰還願意跟着你?不怕這件事以後被政敵當作攻擊你的把柄嗎?不怕自己因爲此事遺臭萬年嗎?

想要誘使一個人去幹豬狗不如的事情,除非有天大的利益在等着他。如果所料不錯,王世充可能是看準了隋煬帝急於消滅叛軍的心思,因此故意鬧出這麼大的動靜,爭取隋煬帝提拔和重用他。

事實證明,王世充的這步棋確實走對了。至少在這個時間節點,隋煬帝對他的表現極爲滿意,這也讓王世充的仕途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