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蒙古大軍是怎樣解決給養問題的?揭祕蒙古大軍的行軍祕密

蒙古大軍是怎樣解決給養問題的?揭祕蒙古大軍的行軍祕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蒙古大軍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那麼蒙古大軍是怎樣解決給養問題的?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據悉以“十戶”爲標準,規定所需攜帶的食物和炊具。比如,在入侵花剌子模帝國期間(1219 1222年),蒙古大軍每“十戶”配備的給養物品是:三條或三條半乾羊肉,以及一口大鐵鍋。

蒙古大軍是怎樣解決給養問題的?揭祕蒙古大軍的行軍祕密

僅憑這些給養是無法滿足士兵需要的。要理解蒙古大軍的後勤問題,還必須考慮其遠征作戰的特點,即遠征的不僅僅是蒙古大軍,還包括軍中將士的家眷,以及他們牧養的馬、羊等牲畜。比如,旭烈兀率軍西征時(1253年),總共帶了15萬兵馬。而據美國曆史學家史密斯估計,每名將士大概有5至6名家眷,於是,隨軍出征的家眷達75萬至90萬之衆。每家又估計牧有100只羊(或100只羊當量的其他牲畜)和10匹馬。羊是主要的食物來源,而馬則或是戰馬或是運輸工具。如果以每匹馬相當於5只羊計算,隨軍出征的羊的數量爲2250萬隻。,如此龐大的行軍隊伍,必然會影響行進速度。比如,小羊羔每天只能走5到6公里路程。因此,在遇到緊急軍情的時候,大軍必然會加速先行,家眷及牲畜則只能慢慢尾隨。正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爲了保證有足夠的乾糧,維持生命和戰鬥力,蒙古兵必然會頻頻搶劫。

按照波斯歷史學家志費尼的說法,蒙古統治者之所以不讓士兵配備足夠給養,是因爲“獅子只要不餓,根本不去獵取、襲擊野獸”,“吃得太飽的狗不獵野獸”,“餓着你的狗,它纔跟你走。”正因爲他們欣賞這種哲學,如趙珙《蒙韃備錄》所言:“(蒙古人)凡攻大城,先擊小郡,掠其人民以供驅使 每一騎兵,必欲掠十人。”當然,劫掠平民以保證自己的給養,並非只是蒙古軍隊奉行的哲學。比如,依照遼國的兵制,遼兵都不配發乾糧,但每名遼兵都配有一名“打草谷家丁”,他的職責就是“四出抄掠以供之(指遼兵)”。

據美國曆史學家唐納德恩格斯考證,在亞歷山大大帝時期,馬其頓遠征軍通常會以“結盟”的方式保證給養,否則也會行劫掠之事,“那些沒有在馬其頓軍隊到來前就投降的地區被認爲是敵人,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採取特別的行動來確保軍隊的糧食供應。”

而蒙古軍隊需要的不僅是糧食,還包括牧場。如果有哪個地區拒絕臣服,蒙古軍會將它夷爲平地,使其變成一片牧場。即便選擇了臣服,這個地區的良田也經常會被“改造”成爲牧場。蒙古人的膳食結構很簡單。據方濟各會修士卡皮尼所述,“他們吃所有能吃的東西,他們吃狗、狼、狐狸和馬,迫不得已時,他們還會吃人肉以及馬的胎衣 我甚至看見過他們吃蝨子,他們說, 既然它叮咬我的兒子,吸我兒子的血,我爲什麼不能吃它們? 我還看見他們吃老鼠。”

乳製品是蒙古人的主食。一匹母馬每天能產2.25至2.5夸脫馬奶,而每個蒙古騎兵配備了5到6匹馬。南宋趙珙所撰蒙韃備錄》如此寫道,“凡一牝馬之乳,可飽三人,出入止飲馬乳,或宰羊爲糧。”現代營養學已經充分證明,馬奶中富含的蛋白質和卡路里,能夠保證蒙古兵獲得足夠的營養。

蒙古大軍是怎樣解決給養問題的?揭祕蒙古大軍的行軍祕密 第2張

正因爲“吃所有能吃的東西”,惡劣的戰爭環境不再“惡劣”。根據曾在公元1253年訪問蒙古帝國的方濟各會修士盧布魯克的說法,戰馬死於沙場之後,蒙古士兵能迅速分割其屍體,把馬肉進行醃製,或者做成乾肉,或者做成香腸,或者當時食用,或者熏製後留待日後食用。

如果沒有馬奶和水可以飲用,蒙古士兵會飲馬血。現代科學表明,即便是流失體內三分之一的血,也不會危及馬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每匹馬能提供14品脫的血,大約含有2184千卡熱量。當然,這隻能是權宜之計。實際上,無水渴極之時,漢人騎兵也會刺馬飲血。

除了自身攜帶以及搶劫而來的糧食,蒙古士兵還會通過獵捕獲得食物。“如出征於中國,食羊盡,則射兔、鹿、野豕爲食。故屯數十萬之師,不舉煙火。”對喜好圍獵的蒙古人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由於史料有限,我們很難具體瞭解蒙古軍的醫療組織情況。依常理推斷,薩滿巫師會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爲薩滿都有比較高深的醫療知識。另外,既然天下巧匠都會被蒙古統治者徵用,沒有理由醫生不會被徵用,因爲醫生和巧匠一樣,都能提升或者保持蒙古大軍的戰鬥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