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牛二和劉邦同樣都是無賴,爲何結局截然不同?

牛二和劉邦同樣都是無賴,爲何結局截然不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劉邦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說到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好多人把理由歸結爲劉邦具有無賴的性格,臉皮厚,做事情不計後果,狠心腸等等。

與項羽相比,說劉邦無賴一點也不爲過。項羽俘獲了劉邦的父親,便用殺劉邦的父親來要挾劉邦。要是平常人,對手使這麼一招早就慌了神,不由要低聲下氣求對手手下留情。可劉邦是無賴,自然出招非平常人所能想到,他不慌不忙對項羽說:“想當年咱們在懷王駕下結爲兄弟。

既然咱們是兄弟,那麼我父親就是你父親,既然你要殺你父親,我也沒意見。你要是把他老人家烹煮了,可別小氣,千萬要記得分我一杯羹喝。”這損招一出,反把項羽逼得沒了主意。

牛二和劉邦同樣都是無賴,爲何結局截然不同?

劉邦與別人打交道擺出無賴的樣子也就罷了,在與老父親說話中,有時他也是一副無賴的模樣。這天已經身爲皇帝的劉邦在未央宮大宴羣臣,推杯換盞之間,喝得有點高的劉邦不由想起了往事,就對老父親說:

“當初父親大人您經常說我是個無賴之徒,不能像我的哥哥那樣整治產業。哈哈,您老人家看看,我現在的產業和我哥哥的產業誰的多呢?”劉邦這句充滿小人得志洋洋得意之氣的話,不僅問得老父親無言以對,而且還引來殿上羣臣的鬨堂大笑。

大凡無賴都是被人們所厭棄的,彼如讓韓信受胯下之辱的那個屠戶少年,現在讀來仍人人恨之;再者,無賴大都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水滸》中楊志賣刀被無賴牛二欺負,楊志可沒韓信那樣的好修行,手起刀落,牛二糊里糊塗見了閻王。

同樣是無賴,爲什麼劉邦能坐天下呢?其中必有緣由,咱們舉三個事例來慢慢梳理一下。

第一個事例是劉邦斬蛇起義。

劉邦送役徒去酈山,半路跑了許多人。劉邦想等到酈山都跑光了,還不如我把他們都給放了吧。把所有人都放了之後,劉邦決定逃亡,這時前面探路的回來說,前邊有個大蛇當道,過不去了,我們還是另走他路吧。劉邦乘着酒興說:“大丈夫走路,有何畏懼!”說着拔劍向前斬殺了大蛇。

牛二和劉邦同樣都是無賴,爲何結局截然不同? 第2張

第二個事例是劉邦與項羽面對面交鋒。

楚漢相持,項羽急着決出勝負,就對劉邦說:“現在天下都因爲我們兩個人在這兒廝殺,與其這樣子讓天下人受苦,還不如我們兩個面對面幹上一仗,決出勝負。”面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劉邦說了一句“吾寧鬥智,不能鬥力”,“四兩撥千斤”化解了項羽咄咄逼人的攻勢。

項羽沒辦法,埋伏弓箭手射中了劉邦的胸部。可身負重傷的劉邦卻知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的真諦,爲了不影響士氣,他機智地伏身摸着腳叫道:“敵人射中我的腳趾了!”騙過了項羽,第二天劉邦又強忍着傷痛起來慰問士兵,以安定軍心。

牛二和劉邦同樣都是無賴,爲何結局截然不同? 第3張

第三個事例是劉邦帶傷衣錦還鄉。

在親自帶兵征討淮南王黥布的間歇,劉邦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遊子悲故鄉”,劉邦一回到故鄉便召親朋故舊開懷暢飲,並唱出了千古名句“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然而,親朋故舊又有誰知道,在衆人面前意氣風發的劉邦此時還身帶着箭傷,並且病情已不斷加重,已至於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這三個事例只是劉邦充滿傳奇一生中的三個節點,這三個節點,無論是斬蛇,還是“吾寧鬥智,不能鬥力”,言談舉止中雖透露着劉邦的無賴之氣,但我們卻能從這些事件中找出劉邦出乎常人的特點,那就是他事事親歷親爲、忍常人所不能忍。

史書記載,僅楚漢相距的六年間,劉邦就“身被大傷十二,矢石通中過者有四”。這一數據說明劉邦不僅是個指揮員,而且還經常是個戰鬥員。劉邦的這種做派又是哪個以享樂爲目的的無賴所能做到的呢?

因此,我們在說劉邦因爲具有無賴之氣而成功的時候,別忘了在“無賴”前面加上“實幹”二字,只有實幹纔是成功的祕訣所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