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孫吳是三國存在最久的勢力,爲何最終還會消亡呢?

孫吳是三國存在最久的勢力,爲何最終還會消亡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吳政權是三國時期存在時間最長的政權,地理位置優越,又有長江作爲天然的戰略屏障。自東漢末年以來,人口向江浙一帶不斷的遷移,使得這一地區人口數量增加,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的繁榮。但是繁華一時,孫吳政權最終還是消亡,成爲了歷史。

孫吳是三國存在最久的勢力,爲何最終還會消亡呢?

很多人認爲滅亡的原因是司馬家族的力量一手遮天,並將原因完全歸於司馬家族,忽視了孫吳政權內部鬥爭對政權自身的損耗。實際上,自孫權死後,東吳局勢愈發不穩定,階級矛盾嚴重,這些矛頭最終指向了孫吳政權的滅亡。

天下三分羣英並起 吳楚繁華制霸一方

三國時期的歷史我們並不陌生,享譽中外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便是描寫這一歷史時期的文學小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開篇語也是對這一時期政治局勢的絕佳解釋。在無數的政治勢力角逐中,孫吳政權在江浙一帶開始逐漸崛起。

1、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三國時期是承接東漢開啓西晉的一段分裂特徵明顯的歷史時期。家喻戶曉的赤壁之戰,後世有諸多的詩句傳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提到三國,我們便不得不從董卓亂政說起。董卓廢除漢少帝、挾持漢獻帝,以太師的身份掌控朝政,天下大亂。

孫吳是三國存在最久的勢力,爲何最終還會消亡呢? 第2張

當時政治勢力雖多,但各有圖謀,真正發兵討伐董卓的只有孫堅和曹操的勢力,並且這場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爲這一段歷史畫上句號的是司徒王允和呂布刺殺董卓成功,三國時代拉開了帷幕。

2、草創江東,吳國建立

據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草創江東署羽陵,異書奇石小崚渡。”孫吳政權以江東地區爲基業,對江東地區的佔領是孫策建立吳國的基礎。

曹操大敗袁紹之後基本統一了北方,劉備光復漢室,在巴蜀之地建立蜀國,三國鼎立局勢形成。孫權藉助父親孫堅、兄長孫策留下的政治基礎在江東建立勢力,最終建立吳國,並遷都至建業。孫吳政權指的正是孫氏領導的吳國政權。

3、繁華處危機四伏

天下由漢初大一統、分裂割據到三國鼎立,兼併戰爭從未停止,各種勢力爲爭奪地盤挑起無數次的戰爭。即使是在三國鼎立時期,這種現象也依然廣泛存在。

但是由於連年征戰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損耗,甚至於“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加之三個國家建立之初需要經濟恢復和社會秩序的穩定,因此這一段時間是相對安定的。

自東漢末年以來,人口大量向江浙地區遷移,廣大土地得到開發。在此之前,南方土地因爲土質的原因難以耕種,種植業發展受到嚴重的限制。但北方人的遷入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這使得農耕在南方也有了高產量的可能。

江浙一帶坐擁山川河流無數,自然資源也十分豐富,建材、礦物和食物數量充足,爲人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因此在三國鼎立、戰爭較少的時期,孫吳政權領導下的地區得以很快的恢復和發展。同時,人口的增長也帶動商業的發展。紡織業、冶瓷業規模不斷擴大,商業的發展爲孫吳政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東吳時期士族風氣十分嚴重,人們對地位、階層十分看重並且對此十分敏感。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國家初建立時的秩序穩定和經濟恢復,但同時也爲階級矛盾激化埋下了隱患。隨着時間的推延,以皇室爲代表的僑郡勢力與吳四姓爲代表的江東世家矛盾愈演愈烈。小勢力之間因階級矛盾導致的腥風血雨數不勝數。

在三國鼎立時期,如何處理士族矛盾是三個國家都要面對的問題。曹操作爲非士族成就一代帝王,但也正因士族而亡國。孫權吸取到世族力量只能消化利用而不能消除的經驗,努力推行政權的本土化和世俗化,力圖在同化政權的同時同化士族,從而使得自己的統治更加的穩固。

但政權的本土化也使得政權的性質發生了變化,這使得孫權對江東士族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晚年的孫權對一切疑神疑鬼,甚至對忠心耿耿的老臣、多年征戰的老將也將信將疑,稍有不順心便興師問罪,甚至於直接貶黜。他淫威獨專,濫用酷刑,最終導致上下言路不通,君臣離心離德,整個朝廷烏煙瘴氣、難見天日,內部矛盾激化。

諸葛恪:天才的通病——聰明反被聰明誤

1、少年出名,急智“神童”

諸葛恪此人有小才但又恃才自傲,他常常以儒將之名自詡,但敢於自稱儒者的他卻沒有夙興夜寐、一心爲民的儒家做派。幼年被稱爲神童的他因聰明的反應、機智的應答迅速走紅。

據魏晉時期陳壽所著《諸葛恪傳》:“恪父瑾面長似驢。孫權大會羣臣,使人牽一驢入,長檢其面,題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竺益兩字。’因聽與筆。恪績其下曰:‘之驢。’舉座歡笑,乃以驢賜恪。”

這段文字大意是諸葛恪的父親因面長遭到了孫權的取笑,在大會上公然牽出一頭驢,並在驢臉上貼寫有“諸葛子瑜”的字條,而諸葛子瑜正是諸葛恪父親的名字。

諸葛恪請求在字條上添兩字,在“諸葛子瑜”以後加上了“之驢”。孫權大爲驚歎,將驢送給了諸葛恪。由此可見諸葛恪有急智,這使他順風順水的執掌了東吳大權,也爲悲劇的發生埋下了禍患。這種聰明翻譯成現在的語言可以稱之爲“機靈”,但是否是真正的有才華只能留待日後的考量,耍小聰明並不能代表是真正的聰明。

2、恃才氣傲,心比天高

諸葛恪擅進不擅退,且擁有極強的虛榮心。從《答費禕》中“曏者,人言‘恪素懷剛愎,矜己陵人,非能化平邦內,敬守神器’,其真小兒之見也!恪聞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丞相既親近貴臣,當爲百僚表儀。斗筲之人,何足聞也?”

在這一段文字當中,諸葛恪將他的巧言善辯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以至於當事人費禕竟氣得怒火攻心。也正是在他爲人處世風格如此極端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出他偏激的人格。

3、新城兵敗

諸葛恪的父親曾經評價他:“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在討伐山賊的戰鬥中,諸葛恪兩戰告捷,由此也讓諸葛恪對自己有了不清醒的認識——盲目的認爲自己極具武略。

公元253年3月,諸葛恪率領二十萬大軍兵敗新城。在東吳社會矛盾嚴重的情況下,二十萬的兵力已是上限,這場戰爭的失敗使得東吳的局勢雪上加霜。諸葛恪也爲自己的恃才自傲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在這場戰爭後期,諸葛恪率領的部隊士氣不振,衣食問題得不到解決,但虛榮心使得諸葛恪對此不管不顧,甚至想要孤注一擲。在得知諸葛恪此時進退維谷時,富春候以皇帝的名義宣旨讓他回國。

回國後,諸葛恪竟以此爲理由向皇上發難,皇上懼於他的威勢敢怒而不敢言,這使得諸葛恪變本加厲,更加的目中無人。後來富春候孫峻設下計策,宴請諸葛恪,並在宴會上刺殺了他。一代天才,最終毀在了自己的恃才自傲之中。

孫吳的內部鬥爭——孫吳政權滅亡的重要原因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其後葉陵遲,遂至覆國,未必不由此也。”在吳國最初建立的時候,孫權是一個十分有魄力的領導人,後世有諸多詩歌讚頌他的事蹟,辛棄疾膾炙人口的“生子當如孫仲謀”便是對孫權極高的認可。

在東吳鞏固並逐步發展的時期,孫權愛才惜才,大力引進優秀人才,政治活力充沛,國家的各項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晚年時期的孫權性格逐漸變得乖張,開始疑神疑鬼,讓人膽戰心驚的呂壹事件便是對這一史實最好的見證。

晚年時期的孫權對待老臣老將也絲毫不手下留情。據《三國志·陸遜傳》記:“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忿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 孫權駕崩後,新皇帝沒有足夠的威懾力一統朝政,遂有諸葛恪之類肆無忌憚的濫用權力。朝廷內部矛盾愈演愈烈,整個國家不攻自破。

總結

孫吳的內部鬥爭是導致孫吳政權滅亡的重要原因。這對我們現在瞭解政治有重要的借鑑意義。作爲三國時期存在時間最長的政權,東吳本有希望一統天下,建立大一統帝國,以至於三國時期著名謀士魯肅也向孫權提過“可圖天下”的建議。

但長期未能解決的士族風氣隱患和政權內部矛盾的愈演愈烈壓垮了這表面繁榮的龐大帝國。“人心齊,泰山移。”當人心不齊甚至互相敵對時,一個政權離消亡也就不遠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