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唐太宗李世民14個兒子結局分別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14個兒子結局分別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李世民14個兒子結局分別如何?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唐太宗李世民有14個兒子,大部分結局都很慘。其中有3個夭折;有8個牽扯進謀反案中,或被貶爲庶人或被流放,然後被殺、自殺;還有1個謀太子不成被打壓鬱鬱而終;只有2個算得上是善終(病死):唐高宗李治(56歲去世)和趙王李福(37歲去世)。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和史書的刻意修飾讓後世忽略了其父李淵的謀略和格局,其實李淵很多地方比兒子都強,這裏不說別的,就說生育能力,李淵在53歲之後還有31個孩子出生,而李世民不到40歲就不再有孩子出生了,所以李世民只有14個兒子,女兒倒是不少,有21個,不過,帝王家雖然很看重子嗣,然而子嗣多了卻也不是好事,畢竟皇位只有一個。

唐太宗李世民14個兒子結局分別如何?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弒兄,後又逼父退位自己做了皇帝,若干年後,他的兒子們又會如何呢?

先來說說三個夭折的:楚王李寬、江王李囂、代王李簡。

李寬是李世民的第二子,也是庶長子,生於619年,母親沒有記載,李寬出生的第二年,被過繼給了李淵第五子李智雲,當初李智雲在李淵起兵之時被隋軍所抓,被陰世師殺的時候才14歲,但李寬的命也不長,過了幾年就夭折了。

李囂是李世民的第十一子,爲燕德妃所生,和越王李貞一母同胞。632年夭折;李簡爲李世民的第十二子,母親沒有記載,631年夭折。

這三個都是很小就夭折了,還沒有體會到帝王家的無情,歷來,對這種無情體會最深的一般就是皇帝的嫡子,李世民有三個嫡子:嫡長子李承乾(第一子)、嫡次子李泰(第四子)、嫡三子李治(第九子)。三子爲長孫皇后所生,無一例外的都得到了李世民的喜愛,但再喜愛,太子也只能有一位。

626年,李世民繼位後,年僅8歲的李承乾被立爲太子,李承乾聰慧,仁孝,學習能力很強。李承乾20歲之前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儲君,然後20歲之後,他開始叛逆起來,而且他向來身體素質不好,又有了足疾,行事難免有些不合規矩,爲此,李世民專門挑了十幾個素有聲望的老臣去東宮輔佐太子、糾正太子的錯誤。

只是這些大臣難免矯枉過正,更激起了太子的逆反心理,行事更加荒唐,還包養男寵,爲此李世民很失望,但一直沒有廢太子的想法,只是李承乾先坐不住了,他很忌憚一母同胞的弟弟李泰。李泰聰敏絕倫,在文學、字畫、書法上的造詣頗深,是李世民最喜愛的兒子,沒有之一。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往往會僭越規制,按照慣例,成年後的李泰應該前往封地居住而不能留在京城,但李世民卻只給李泰封地而不讓他去上任,李泰得以一直住在京城,李世民甚至還想讓李泰住進武德殿,後被勸止,李泰在641年完成《括地誌》的編纂,一時間賞賜和規制比肩太子,甚至有些已經超過,

這不僅給了李泰一種錯覺:他可以謀劃得到皇位,而且也招致了太子李承乾的忌憚,他害怕李世民會廢嫡立賢,於是想對李泰採取不利的行動,失敗後又想效仿李世民發動兵變逼宮,當然再次失敗了。

謀反是大罪,按律當斬,然而李世民卻不願意殺了兒子,最後將李承乾貶爲庶人,流放黔州,不久,李承乾鬱鬱而終,消息傳來,李世民深感悲痛。

李承乾謀反失敗後,李泰趁機對李世民撒嬌說:“如果自己做了皇帝,百年後一定殺了兒子把皇位留給弟弟李治。”

但最終李世民還是沒有立李泰爲太子,在李世民看來,倘若李泰爲太子,李承乾和李治都不能保全,爲了保全長孫皇后給他留下的三個兒子,他不得不選擇立純孝心善的李治爲太子。

爲此,李世民狠心將李泰從魏王降爲東萊郡王,只是四年後依舊捨不得李泰,讓他做了濮王。李世民去世後,李治繼位,對李泰確實很優待,只是李泰最終還是鬱郁不得志,於652年去世,時年33歲。

李治繼位後政治還算清明,但到了660年,才33歲的李治就被家族遺傳病折磨,常常影響政務,於是他最信任的武則天開始代他處理政務,後來出現二聖臨朝的局面,武則天有了稱帝的野心,李治拖拖拉拉病了二十多年,於683年去世,算是得了善終。

另一個得了善終的是李世民的第十三子趙王李福,李福生於634年,母親是楊貴妃,李福受封趙王后就被過繼給了李建成,一生沒有什麼大起大落,670年去世,時年37歲。

剩下7個都和謀反案有牽連:吳王李恪、楚王李佑、蜀王李愔、郯王李惲、越王李貞、紀王李慎、曹王李明。

最先謀反的是李世民第五子楚王李佑,李佑是陰妃所生,而陰妃是陰世師之女,上文說過,李淵之子李智雲被隋朝陰世師所殺,後來李淵又把陰世師殺了,所以李世民和陰妃之間的關係很複雜,李佑被封王后大部分時間只留在京城,和外祖家有聯繫,在舅舅的勸說下蓄養死士,去封地後又不思進取,多次被李世民斥責,父子失和,終於在643年,李佑舉兵謀反,不過月餘就被壓下,李佑被貶爲庶人,賜死。不久之後就是李承乾謀反被發現。

吳王李恪則是被長孫無忌陷害,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母親爲隋煬帝楊廣之女楊妃,李恪少年時期可能比較聰慧,但成年後卻很一般,在地方上執政多有疏漏,李承乾被廢后,李世民立李治爲太子,但李治確實比較柔弱,有時候所作所爲難免不被李世民認可,於是李世民對着長孫無忌說:

“公勸我立雉權,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

長孫無忌自然不會願意,而李世民也沒有說別的,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很多人以此認爲李世民中意李恪爲太子,其實不過是個玩笑話。從史書上根本看不出李恪有什麼才能,但到了653年,房遺愛謀反案發生,長孫無忌卻誣陷李恪參與其中,李恪被殺,其子遭流放。李恪的同母弟弟、李世民第六子李愔遭連坐,被廢爲庶人,流放巴州。659年,長孫無忌獲罪,李恪和李愔算是得到平反,但李愔卻並沒有被放回,而是繼續待在巴州,667年去世。

同樣被冤枉的還有李世民第七子郯王李惲,674年,50歲左右的李惲被張君徹誣告謀反,李治派人去調查,李惲聽說後很害怕,謀反這樣的事說不清道不明,一旦沾上很難活命,於是李惲選擇自殺。

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貞則是真的反了,683年,李治去世,李顯繼位兩個月不到就被武則天廢爲廬陵王,從此武則天攝政,大肆誅殺李唐王室,李貞等害怕遭到殺害,於是聯合反武,到了688年,諸王相約起兵反武,但真正起兵的只有越王李貞,很快就被鎮壓下來,李貞畏罪自殺。而和李貞齊名的李慎則受到牽連。李慎是李世民第十子,韋貴妃所生,素有才名,爲官也有賢名,李貞起兵之時,曾約李慎一起,李慎並未答應,但李貞兵敗後,李慎也被下獄。本該處死,後被免除死罪,689年在流放途中去世。

曹王李明是李世民最後一個兒子,爲齊王李元吉之妃楊氏所生,擅長書法,後被過繼給李元吉,李明的前半生很平淡,並沒有什麼大事發生,但他在680年和廢太子李賢交好,有謀反嫌疑,被貶爲郡王,流放到黔州,兩年後被逼自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