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姜維北伐多次,爲何很少有成效呢?

姜維北伐多次,爲何很少有成效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文學形象中,姜維是一個得到諸葛亮真傳的接班人,蜀國在諸葛亮後時代能夠支撐到最後全憑姜維操持,很多歷史學者則不這樣認爲,大部分人都認爲實際上是姜維窮兵黷武,屢屢北伐最終導致蜀國滅亡。

姜維北伐多次,爲何很少有成效呢?

蜀國的巔峯時期是在劉備奪取關中,關羽還未失去荊州,如果蜀國能夠把握住當時的機會,日後完成諸葛亮所謂隆中對也不是不可能,然而關羽失去荊州後,劉備在夷陵敗給東吳,經過這兩下重錘,蜀漢可以說是元氣大傷。

如果不試圖改變這種政治格局的話,蜀國一定沒有未來,然而諸葛亮多次北伐,並未取得大的成功,只有第一次北伐給了曹魏政權很大的震懾,卻因爲用人問題,最終導致該次北伐作戰的失敗。

姜維北伐多次,爲何很少有成效呢? 第2張

諸葛亮北伐多年,完全將蜀國的國力掏空,等到諸葛亮死後,姜維率先主持了兩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是公元238年,姜維“ 率偏師西取隴右” ,與魏國大將郭淮激戰,結果是“維與魏將相拒南安”,這一仗算是打平;

第二次北伐是公元244年,姜維部將王平襲擊曹爽,姜維馳援王平,大敗曹爽,取得勝利。

蔣琬和費禕都主張休養生息,只有姜維主戰,此時應該是曹魏政權不穩之時,也是蜀國最好的機會,但是由於蔣琬和費禕的阻擾,北伐的規模有限,只有一次取得了稍微勝一點的成績,其他戰績基本都是與魏國打個平手。

第三次北伐是公元248年,姜維率軍出隴西、安南、金城與魏國郭淮、夏侯霸大戰,未能取得實質性的結果;

第四次北伐是在公元前249年,姜維派遣廖化作爲前鋒,攻打洮城,遇到魏國大將鄧艾後,不克而還。

第五次,公元254年,姜維復出西平,又和郭淮相遇洮西,依然是不克而還。

等到蔣琬和費禕死後,姜維以諸葛亮的親傳弟子身份逐漸執掌蜀漢政權,先後主持六次北伐,打得是昏天暗地,在這一階段,曹魏政權已經平穩,不是那麼好打的了。

第六次北伐,公元254年,這次北伐規模很大,率領數萬蜀軍北伐,結果糧盡後而退。

第七次北伐,公元255年,姜維從隴西狄道出發,進圍襄武, 與魏將徐質交鋒, 斬首破敵” , 乘勝又“ 撥河關、狄道、臨洮三縣民還” 。

第八次北伐,公元256年,姜維依然是出狄道,在洮西再次打敗魏將,最後還是退回。

第九次北伐,公元257年,姜維與鄧艾大戰於段谷,結果因爲援軍未趕到,姜維被鄧艾擊敗,蜀國傷亡很大。

第十次北伐,公元258年,魏將諸葛涎反魏,姜維隨即率兵接應,結果諸葛涎兵敗,姜維只能退兵。

第十一次北伐是公元262年,姜維進去秦川,被鄧艾打敗。

在前前後後姜維主持或者參與的十一次北伐中,姜維勝三場,敗兩場,打平六場,總體來說還算可以。然而這個戰績卻是勝績大多都是在前面,敗績都是在後面,也就是說,前期戰役規模不是很大,能夠取得的戰國也是有限,而第九次和第十一次被鄧艾打敗可以說是讓鄧艾打出了感覺。

更爲重要的是這種戰爭對於蜀國的經濟壓力還是很大的,在兩漢三國時期西南地區經濟並不發達,無論是地盤還是人口,蜀漢都沒有跟魏國耗下去的資歷,最終結果就是蜀國越打越貧。

在對姜維北伐總體上有了一個瞭解後,再來看姜維北伐最遠打到哪裏。在北伐過程當中,最遠的地方也就是狄道、臨洮附近,大概是現在甘肅蘭州附近。如果只是看平面地圖的話,大家可能會有點納悶,蜀國北伐不往東北方向打,反而從西北方向打呢?這就是地理位置決定,蜀國想要北伐必須取得關中,然而從秦嶺打過去的面很小,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就是想要穿過秦嶺,直取關中,由於危險係數太高。

所以,從諸葛亮時期就開闢了迂道西北,然後進取關中的北伐策略,這條路線地勢相對平緩,還很有可能得到當地少數民族的支持,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給予曹魏政權很大程度上的震懾,然而此後曹魏就將這條線作爲防備蜀漢的重要路線。

這條北伐路線因爲道遠需要的糧食就多,無論諸葛亮的北伐還是姜維的北伐,往往是仗沒打怎麼樣,糧食先沒有了。從姜維能夠打到最遠的地方,可以看出,姜維的北伐策略其實並沒有突破諸葛亮北伐的核心問題,最終結果也差不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