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爲什麼第“8”團的兵這麼慘?第“8”團藏着唐朝滅亡的祕密!

爲什麼第“8”團的兵這麼慘?第“8”團藏着唐朝滅亡的祕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第“8”團的兵這麼慘?第“8”團藏着唐朝滅亡的祕密!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張小敬,《長安十二時辰》裏唐朝的一名軍人,隸屬第“8”團。第8團是唐朝駐守在西域邊疆的一支軍隊,共220人;這220人在烽燧堡之戰中堅守城池,由於上級不發兵救援,只活下來9人。9人轉業回家後,活得都不好,其中聞無忌被殺;張小敬爲聞無忌報仇而被打成死囚;“老三”家裏父母、妻子、孩子在他回家前就死了;蕭規因爲姐姐一家被縣尉害死而告狀,可是誰也不替他伸冤,於是蕭規決意報復,他要毀掉整個長安城。

故事就是從蕭規的報復開始的。

爲什麼第“8”團的兵這麼慘?第“8”團藏着唐朝滅亡的祕密!

蕭規

爲什麼第“8”團的兵這麼慘?

這涉及到唐玄宗時期剛剛開始推行的一種兵役制度——募兵制,募兵制是指在全國範圍內招募流民、饑民及願意當兵者入伍,由國家財政供養。這本沒什麼不妥,但大唐政權很不喜歡募兵制的一個特點:不可控。

何爲“不可控”?募兵制的兵是職業兵,士兵們多年生活在一起,兵與兵之間會產生深厚感情,一旦轉業易形成小股勢力,危害地方治安;而兵與官、兵與帥之間,更易形成穩定可靠、忠誠度極高的上下級關係,最終成爲割據勢力,危及中央。

唐玄宗中後期尾大不掉的節度使制度,正是募兵制的直接結果;而募兵制最終培育出了像安祿山這樣的怪胎,引發安史之亂,要了唐朝半條命;後來又出現藩鎮割據,節度使朱溫叛唐,終於要了唐朝整條命。

爲什麼第“8”團的兵這麼慘?第“8”團藏着唐朝滅亡的祕密! 第2張

朱溫

所以,募兵制並不是唐政府願意推行的制度,對於募兵制下的兵,當權者也不喜歡。張小敬的第8團,就是募兵制募來的第一批軍人,在當權者眼裏,他們就是不安定的因子。所以,他們轉業後,遭遇不公平的待遇也沒有人管。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募兵制有如此大的弊端,唐政府爲什麼還是要推行下去呢?這不等於自殺嗎?答案是:只此一途,別無他法。因爲,封建社會裏“最好”、“最可控"的兵役制度已經走到了盡頭。

爲什麼第“8”團的兵這麼慘?第“8”團藏着唐朝滅亡的祕密! 第3張

所謂“最好”、“最可控”的兵役制度,就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府兵制。

中國最混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卻發明了一種很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所謂均田制,就是北魏時期,經歷了長期戰亂的中國北方,國家擁有大量無主荒地,於是政府將這些荒地按每戶最低一百畝的標準分給農民,謂之“均田”。得到了田地的農民必須交稅,謂之租調製度;若是發生戰爭,士兵也從分到田的農民中徵用,謂之府兵制。當然,當了兵的農民成了軍戶,就可以不交稅了。

爲什麼第“8”團的兵這麼慘?第“8”團藏着唐朝滅亡的祕密! 第4張

張小敬

對於府兵制下的軍戶們來說,這是不是很划算?而對國家來說,更划算;因爲這些軍戶亦兵亦農,不需要國家花錢養,連打仗時的武器和乾糧都歸軍戶自己出。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好控制:戰時,就近徵兵;戰後,“兵散於府,將歸於朝”,各回各家,仍舊務農。這樣的軍隊,士兵與士兵之間無深厚感情,士兵與將領之間關係鬆散,很難形成割據勢力。多好!

所以,均田制與府兵制相結合,軍隊可控,政局穩定,唐朝初期唐太宗之所以能大殺四方,威震天下,與此有關。

可惜,封建社會土地兼變頻繁,不可能永遠都有田分的,到唐玄宗中期,田沒了;沒有田分,就不可能有“亦兵亦農”的府兵制了。怎麼辦?此時國家無兵可用,邊境告急,必須馬上募兵守住邊境,募兵制由此開始,它由不得你選擇。

爲什麼第“8”團的兵這麼慘?第“8”團藏着唐朝滅亡的祕密! 第5張

唐玄宗

這便是唐玄宗的"歷史性尷尬"了,不早不晚,偏偏在他統治的時候,田沒了,府兵制瓦解了,只能實行募兵制。

有沒有辦法重新分田,重回府兵制?沒有,因爲經濟越發展,土地兼併越嚴重,國家越是沒田。

有沒有辦法杜絕募兵制的"不可控"弊端?也沒有,因爲職業兵與軍官日久生情乃是人之本性,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是利益共同體。

爲什麼第“8”團的兵這麼慘?第“8”團藏着唐朝滅亡的祕密! 第6張

老三

沒有智慧克服募兵制的弊端,那就只能眼睜睜看着唐政權一步步走向滅亡,唐玄宗是這樣的,他的繼任者們也是這樣的……

其實自唐以降,中國進入大規模募兵制時期,後世王朝如何應對募兵制的“不可控”弊端?那可真是各顯其能,令人腦洞大開,卻不是本文要講的內容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