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三國梟雄們的臨終遺言分別是什麼?

揭祕:三國梟雄們的臨終遺言分別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夢迴三國,狼煙四起。梟雄們帶着面具在烽火連天的亂世中爾虞我詐,明爭暗鬥,乘僞行詐。平生真僞,死見其性,今天就讓我們重拾梟雄彌留之際的肺腑之言,窺探他們情感世界中不爲人知的一面。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一、劉備—最哲理的遺言

“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

劉備從布衣起身創業,自少年就任俠好士,仗義疏財,在多年闖蕩江湖過程中他深諳人心,洞察人情,總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御人之術,使天下賢才爲其所用,終成帝業。伐吳失利後,他簡居白帝城,回味自己一生從布衣到帝王的起伏坎坷,面對死亡反而多了一份釋然,多了一份沉澱。

揭祕:三國梟雄們的臨終遺言分別是什麼?

“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這番直到現在仍備受推崇的人生哲言實際蘊含了劉備如何能夠成爲亂世人傑的最大智慧,涵蓋了其白手起家,化弱爲強最大的人格魅力。也正是靠着“以德服人”的巨大感召力,劉備才能屢戰屢敗而隊伍愈大,屢敗屢戰而鬥志愈昂。

其後,劉備要求劉禪要對諸葛亮視之如父,把蜀國未來的託付諸葛亮,表現了對他的絕對信任。這一番遺囑,將劉備的個人魅力和品德重新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飽含了一個父親對子女的慈愛與眷戀,君主對臣子的信賴和囑託,真情感人,催人淚目。

二、司馬懿—最狡詐的遺言

“吾事魏歷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常懷恐懼。吾死之後,汝二人善理國政,輔帝平九州,慎之!慎之!”

司馬懿可以說是三國裏最老謀深算人物之一。他一生戎馬,征戰四方,爲曹魏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爲人深沉有謀,心狠手辣,在計殺曹爽之後,爲了鞏固在朝廷中的地位,又肆意殺害曹氏舊臣,排除異己。司馬懿傾盡畢生心血,終使得司馬式在朝中執掌大權,後被司馬炎追封爲宣武帝。

作爲晉國社稷當仁不讓的奠基人,司馬懿卻在臨死之時告訴自己的孩子:雖然別人一直懷疑自己,但自己並沒有圖謀不軌,要求後代謹慎輔佐皇帝平定九州,遺囑中透露出的是滿而懼溢的憂懼和死而後已的忠心。那麼深沉老烈的司馬懿爲何要對自己的兒子講這番遺言呢?這個問題要從當時司馬懿在當時魏國百姓眼中的形象說起。

回顧司馬懿一生,他軍功卓著,歷事三世,英名遠揚。晚年的他,挫敗諸葛亮的北伐之舉,擒斬妄自尊大的公孫淵,誅殺奢靡無度的曹爽,進一步提高了其威望,魏國子民已然視司馬懿爲曹魏江山的守護神。就連後來毌丘儉討伐司馬師仍稱“故相國懿,匡扶魏室,歷事忠貞”。

司馬懿這番遺言恰恰體現了這位大梟雄內心的矛盾重重的心理:既想取而代之,創出一番大業以留子孫,又怕揹負不忠不義的罵名而顧慮不已。況且當時的議論已普遍傾向將司馬懿與諸葛亮做對比,司馬懿害怕因爲自己野心家的“瑕疵”在後世的評價上輸給自己的宿敵諸葛亮,更害怕自己的兒子“篡權玷污了自己的聲譽,真可謂是心計算盡,做了一輩子的“戲精”。

三、曹操—最動情的遺言

“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臺,善待之。於臺堂上,安六尺牀,下施繐帳,朝脯設脯糒之屬。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中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爲,可學作履組賣也。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餘衣裘,可別爲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曹操作爲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一世梟雄臨終之際,他的遺令卻“婆婆媽媽”起來。和其他英雄人物死前慷慨激昂的壯語相比,曹操的遺言更加普通而接地氣。

他一邊吩咐將自己遺下的薰香分給各位夫人,另一邊又告訴婢女下人要做鞋營生,這番“分香賣履”的囑託讓後人感嘆不已。這也讓我們見識看到了一個鐵血柔情的曹操,在彌留之際,他也“俗氣”一把,念起自己的親人和歌姬,不禁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曹操還要求自己死後,每月兩次歌姬們要對着自己銅雀臺的靈帳歌舞,兒子要多去銅雀臺看看自己的陵墓。此時此刻的曹操已走下神壇,如普通人一樣細細料理起自己身後的家務事,正如唐朝羅隱詩中所說“英雄亦到分香處,能共常人較幾多”。曹操的這番真性情,體現了他性格中的體貼、細膩、可親,可謂人之將死,其言可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