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長安十二時辰》一羣穿紅衣服的是什麼教派的?歷史上有這個教嗎?

《長安十二時辰》一羣穿紅衣服的是什麼教派的?歷史上有這個教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安十二時辰》一羣穿紅衣服的是什麼教派的?歷史上有這個教嗎?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在最開始的幾段劇情當中,張小敬追着狼衛來到了一個全都是紅衣人的地方,這些人的裝束看起來像是一種教徒的裝扮,而且還被狼衛威脅要趕走張小敬,卻沒想到狼衛被程參給放倒了,魚腸也藏身其中。這些教徒究竟是做什麼的,他們當時聚在一出又是要怎麼樣,他們是什麼宗教呢?祆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教派?

《長安十二時辰》一羣穿紅衣服的是什麼教派的?歷史上有這個教嗎?

最近國產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吸睛無數,畫面製作精良,在展現盛世繁華下的長安美景時,也引得觀衆探究唐朝的歷史。其中一集出現的紅衣教徒在唐朝勢力強大,人數衆多,連靖安司掌權人都要禮讓三分。這些狂熱的紅衣教徒到底是什麼人?爲何在唐朝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長安十二時辰》裏的紅衣教其實是祆教,它是世界五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源於瑣羅亞斯德教,經由中亞地區傳入中國,最遲在公元6世紀時已由粟特商人傳入中國,到了唐朝祆教有了相當的影響,以致國人特別爲其取了漢名、造出“祆”字(念xian,第一聲)。

歷史上著名的三夷教——摩尼教、景教、祆教,都曾有大量教徒在中國境內活動的記錄,其中學者對摩尼教和景教的研究已證明,這兩大教被不少中國人所接受,然而同源于波斯的祆教,卻並不爲中國人所重視,自古以來,人們多把祆教與摩尼教、景教甚至回教相互混淆。

一、祆教的特點

祆教是瑣羅亞斯德教的變體,在中國又稱爲波斯教、火祆教、拜火教等,該教主張聖火崇拜。瑣羅亞斯德教產生於公元前7世紀末6世紀初,在波斯薩珊王朝時被定爲國教,是伊朗最早的宗教。瑣羅亞斯德教以波斯古經《阿維斯塔》(Avesta)爲經典。

祭禮的主要特點就是在露天的祭臺上燃放聖火,認爲通過崇拜聖火可以與神溝通,故又稱拜火教。傳入中國之後,保留了這一聖火崇拜的形式。根據中亞考古發現,祆神Weshparkar是三頭六臂,披着甲冑,一手執山型叉,口中噴火的形象。

《長安十二時辰》一羣穿紅衣服的是什麼教派的?歷史上有這個教嗎? 第2張

瑣羅亞斯德教是典型的二元論宗教,信奉善、惡二宗。它所崇奉的惡端是黑暗、污濁、破壞、死亡,其最高代表爲阿赫裏曼。善端是火、光明、創造、生活,其最高神爲阿胡拉·瑪茲達(Ahura Mazda),原文寫作dhyaksiya或dryaksiya, 相當於梵語tryaksa。這位主神是一位三眼神,“面孔爲淺藍色,頭髮、眼眉和樣式奇特的脣須皆爲紅磚色,其中脣須以硃紅色描邊,上脣和眼窩也爲硃紅色;眼球爲白色,以紅色描邊;瞳孔爲黑色”。

祆教徒有自己獨特的葬俗,死後實行天葬或甕棺葬,這種喪葬的習俗是由粟特人帶到中原的。在粟特、花剌子模、七河流域等地發現了大批的殮葬死者(拜火教徒)燒餘之骸骨的小棺材。這種小棺材,亦稱“盛骨甕”(或稱納骨器),王室用金甕。

《隋書》卷93《石國傳》雲:“正月六日、七月十五日,以王父母燒餘之骨,金甕盛之,制於牀上,巡繞而行,散以華香雜果,王率臣下設祭焉。”而民間則流行陶製盛骨甕,其形狀不一,主要是長方形和橢圓形甕狀,內裝死者骨殖,外飾各種人、動物、植物或其他圖案。

在今天中國新疆焉耆、吉木薩爾等地也曾發現與七河流域類似的盛骨甕,但多爲素面,而且沒有裝飾。前蘇聯學者根據在薩馬爾罕發現的陶製骨灰盒認爲這種用專門的棺材盛置屍骨的安葬方法與波斯地區不同,波斯的拜火教信徒是將屍骨安葬於一種圓形的無頂蓋的石塔上,以便讓其自然風化。

《長安十二時辰》一羣穿紅衣服的是什麼教派的?歷史上有這個教嗎? 第3張

二、祆教在中國的傳播

中國的古籍《說文解字》中並沒有 “祆”這個字,“祆”字大致是在南北朝時期瑣羅亞斯德教傳入中國後,最遲在隋末唐初纔出現的。《說文新附》對“祆”字作這樣解釋:“祆,胡神也。從示,天聲。”這是全面對“祆”字的說明,有形有音,十分清楚。

《長安十二時辰》裏紅衣教徒到底是何人?爲何祆教在唐朝影響力大

徐鉉的弟弟徐鍇,在其《說文系傳》中,又作了補充:“祆,胡神也。從示從天。”希麟在《續一切經義》中已指明瞭這一點:“方言云,本胡地多事於天,謂天爲祆,因以作字”,說明了“祆”字這個在漢語史上新造的漢字,是當時中國人對古波斯及祆教的理解,並用民族化了的漢字加以表達。

最遲在北魏時期,也就是公元6世紀初祆教傳入中國。在北朝和隋朝時期,以“胡天”、“胡天神”稱呼,到了唐朝則以祆教、火祆教著稱。《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制·祠部》記載:“兩京及磧西諸州火祆,歲再祀,而禁民祈祭。”意思就是朝廷禁止本地百姓參加祭祀火祆神的活動,這正好說明了唐朝人有崇拜祆神的習慣。

唐代時期,祆教已經有了相當的影響,不但在中國地區信徒衆多,而且得到統治階級的支持。例如在唐之前的北魏的吳太后就帶頭奉祀,《魏書》中如此記載,“靈太后幸嵩高山,從者數百人,升於頂中,廢諸淫祠,而胡天神不在其列”。靈太后還曾與肅宗遊華林園時,在都亭曲水大擺筵席請羣臣賦詩。她自己說了一句,“化光造物含氣貞”。“光”,光明也,“貞”,純潔也。

《長安十二時辰》一羣穿紅衣服的是什麼教派的?歷史上有這個教嗎? 第4張

三、祆教的管理機構——薩寶府

由於信仰祆教的人數不斷增多,管理信徒的問題就提上了日程。隋唐兩代,都設專門的官員來管理,並且將其隸屬於祠部,又在東西兩京建立祆祠,祠內有薩寶府官,主持祭祀祆神。“薩寶”這個名詞,有說是回鶻語商隊首領的意思;也有說是敘利亞語“Saba”的譯音,即“長老”的意思,筆者認爲“長老”的說法較爲可信。

《隋書》卷二十七《百官志》中記載:“後齊制官,多循後魏。鴻臚寺掌藩客朝會,吉凶弔祭,統典客、典寺、司儀等署令、丞。典客署,又有京邑薩甫二人,諸州薩甫一人。”在談及隋代的官階時,說道:“又有流內視品十四等……雍州薩保,爲視從七品……諸州胡二百戶已上薩保,爲視正九品。”

《舊唐書》記載唐代的職官時,也提到了薩寶:“流內九品三十階之內,又有視流內起居,五品至從九品。初以薩寶府、親王國官及三師、三公、開府、嗣郡王、上柱國已下護軍已上勳官帶職事者府官等品。開元初,一切罷之。今唯有薩寶、襖正二官而已。又有流外自勳品以至九品,以爲諸司令史、贊者、典渴、亭長、掌固等品。視流外亦自勳品至九品,開元初唯留薩寶襖祝及府史,徐亦罷之。”

《長安十二時辰》一羣穿紅衣服的是什麼教派的?歷史上有這個教嗎? 第5張

《通典》也提到了唐代的這一稱銜:“視流內:視正五品,薩寶;視從七品,薩寶符襖正……視流外:勳品,薩寶府袚祝;四品,薩寶率府;五品,薩寶府史。”

從這些史料可以看出,薩寶府官分爲多個等級,有薩寶府祓祝、薩寶率府、薩寶府史等官,由四品到七品。並且祀官——薩寶,似多由來自西域,尤其是昭武九姓的胡人擔任。以外國祭師擔任這一官職,是爲了便於領導以波斯人爲主體的信徒從事祭祀。這是唐朝尊重外國僑民的宗教信仰的表示,也是唐朝力圖與西域國家建立友好關係的一種積極措施。

“薩寶”該頭銜的確切含義一直都有爭議,原因在於留下的唯一材料只能證明薩寶在唐朝政府中的宗教作用。杜佑在《通典》一書中,詳細描述了薩寶府,薩寶是薩寶府的負責人,也是總祆正。很明顯,薩寶府的職務範圍在不斷擴大。如果不把組織機構從未提及的初級人員計算在內的話,它還有其他三個官職:主祭(祓祝,顯系祆祝之誤)——可能是襖正的助手,各項儀式的具體負責人——事務官(率)和書吏(史)。儘管這些頭銜有很強的宗教性,但它可能會誤導我們得出錯誤結論,即薩寶主要掌管外邦祭祀,實際上從一開始,這些官吏被賦予了更大的職責。

唐朝時期,祆教的發展正方興未艾,據陳垣、向達二先生的考證,當時長安有五處有“祆祠”,分別在佈政坊、崇化坊、醴泉坊、普寧坊、靖恭坊。然而對唐代長安城祆祠的具體數目,學術界不同的學者的認識也有所不同,林悟殊先生則認爲有六座,除上述五座之外,還應加上醴泉坊十字街南之東的波斯胡寺。

四、總結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筆者認爲唐朝時期的祆教與波斯本土的瑣羅亞斯德教是不同的,唐朝人信奉祆教更多是在民俗層面接受了這一西域來的風俗。而中古時期祆教的發展,和它在華勢力的擴大曆程,可以反映出中西交通的繁榮發展和中西方文明的交融,並從側面反映出唐朝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盛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