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英國與印度的的得寸進尺 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英國與印度的的得寸進尺 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62年,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對入侵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發起了反擊。印度軍隊長期沒有經歷過什麼像樣的戰爭,也就欺負一下巴基斯坦。在解放軍的打擊之下,印度軍隊大敗虧輸,一個排的解放軍追着印軍一個營暴打的場景出現了。每一場戰爭的起因都是複雜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也不例外,由於英國殖民者和印度政府的一再得寸進尺,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一、英國提出了麥克馬洪線,但中國代表並沒有簽字

從17世紀開始,印度就開始逐步淪爲英國的殖民地。在此之後,英國一直想以印度爲跳板,侵略中國的西藏地區。英軍曾兩次進入西藏,但是均被藏族同胞擊退。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滿清王朝的統治開始動搖。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但是革命的勝利並沒有使國家富強,與之相反,軍閥割據的局面出現了。起初還有軍事強人袁世凱勉強維持,而西藏地區則開始進入半獨立狀態。1914年,英國、北京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進行談判,英國要求重新劃分中印邊界。中華民國代表表示:“我國極弱甚深,外交事務紛繁複雜,財政拮据;然西藏茲事體大,我等當全力以赴。”最終英國代表與西藏地方代表單方面簽字,中國中央代表並沒有簽字。雖然國家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在維護國家統一的態度上是一致的。

英國與印度的的得寸進尺 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1947年,印度脫離了英國的統治,正式宣佈獨立。這本來和中國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印度主動找事了。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在舉行國務會議時,他背後的牆壁上掛有一幅亞洲地圖,在地圖上印度公然把西藏地區畫在了中國傳統疆域之外。對此,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立刻表示了最強烈的抗議。但是由於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內戰的高潮,所以印度並沒有把這次抗議放在眼裏。當年年底,印度駐中國大使館建立,蔣介石在接見印度駐中國大使時,再次表示:“中國絕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但是隨後蔣介石撤往臺灣,這一事件也就不了了之,印度認爲自己終於可以在西藏放開手腳的幹了。

英國與印度的的得寸進尺 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第2張


二、印度並沒有放棄染指西藏地區,接待了達賴喇嘛

在解放軍進軍西藏的過程中,印度媒體宣稱這是一個主權國家對另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略。在昌都戰役中,解放軍殲滅了藏軍主力,印度眼見解放軍進入西藏已成定局,所以又轉而提出了和談。印度建議中國代表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進行談判。對於印度的建議,中國方面隨即表示拒絕,中國的迴應是:“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談判不需要在國外任何地方進行。”印度干涉西藏問題的計劃失敗,解放軍成功的進入了西藏,但留下來一些隱患。西藏貴族們並不歡迎解放軍,他們已經過慣了土皇帝的生活。印度就是把握了這一點,印度開始支援西藏貴族們武器,慫恿他們發動叛亂。

三、周恩來的建議遭到了印度的拒絕,中印戰爭無法避免

1959年年底,中印兩國爆發了第一次衝突。一支43人的印軍小分隊深入中國境內,但最終被解放軍全殲。對此,毛澤東的命令是:“你端着槍,我也端着槍,臉對臉的站着,可以練膽量。”不過底線是不能首先開火。周恩來飛赴新德里談判,在談判過程中,周恩來說出了中國的底線:“如果印度政府承認中國在西線的領土控制,中國政府就承認印度在東線的現實。”其實這已經是中國方面的巨大讓步,但是尼赫魯立刻表示反對。中印談判全面破裂,事已至此也只能通過戰爭解決了。毛澤東說:“既然尼赫魯伸出頭來,非要讓我們打他,我們再不打就不夠朋友了,禮尚往來。”就這樣中印前線的印軍被解放軍暴打,但是限於各方面的問題,中國卻無力長期固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