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諾門坎戰役的導火索:留西柯夫叛逃引發緊張局勢

諾門坎戰役的導火索:留西柯夫叛逃引發緊張局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37年至1938年的兩年裏,隨着斯大林開展的日漸慘烈的“大清洗運動”——“蘇聯五名元帥殺了三名,四名一級指揮員殺了三名,十二名二級集團軍司令員殺了十二名,一個不剩;六十七名軍長殺了六十名,一百九十九名師長殺了一百三十六名……”,由於留希科夫的檔案中有了“污點”,擔心受到清洗,便很快與日本間諜進行了接觸,於1938年偷越國境逃至中國東北領土滿洲里,叛逃到了日本關東軍,哈爾濱特務機關負責審查他們,最終決定如何處置。

留希科夫是前蘇聯克格勃遠東地區部長,掌握着遠東諜報通信密碼等大量機密。被日軍解押到東京

諾門坎戰役的導火索:留西柯夫叛逃引發緊張局勢

留希柯夫的出逃,蘇俄表面上故作鎮靜,若無其事地否認這一事件,但讓蘇俄高層陷入一片恐慌,也給日本人造成一次決不小於一場突發海嘯的震盪!這位職務全稱是“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遠東地區部長”、軍銜爲大將的留西柯夫,帶來的最重要情報是——蘇俄遠東地區結集有幾十萬紅軍和一千幾百架軍用飛機。而至1938年6月底,日軍在朝鮮、滿洲的對蘇兵力只有9個師團。另有2個師團在國內,其餘的23個師團都部署在對華戰場上。倘若此時蘇俄對日作戰,日本將幾近於螳螂當車。

爲防萬一,日本趕緊增加關東軍的兵力,並極力擴充國境線的空軍和裝甲部隊。在雙方劍拔弩張的形勢下,7月,爆發了“張鼓峯事件”,次年夏,又發生“諾門坎事件”。在這兩場武裝衝突中,前者只是小試牛刀,不到兩週即告結束。後者,則整整打了三個月,雙方動用了大炮、坦克和飛機,是一次真正的實力較量。這一仗,以日本慘敗而告終,日軍傷亡達五萬餘人。因留西柯夫作證,待日本在日華戰爭中消耗了力量,蘇聯就打算進攻日本,日本抓緊與德國、意大利簽定“共同防共協定”,以使蘇俄投鼠忌器。由參謀本部情報部謀略課長調任陸軍省軍務課長的影佐禎昭大佐,在留西柯夫叛逃後的第八天,擬就了《支那事變處理綱要》的文件,並提交給此時已擔任陸軍大臣的板垣徵四郎。在這份作爲陸軍政略的文件裏,已有爭取在年內結束“日華事變”的想法,以避免未來可能在兩個戰場上腹背受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