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馬可波羅東遊另有所圖:聯合蒙古大汗對抗穆斯林?

馬可波羅東遊另有所圖:聯合蒙古大汗對抗穆斯林?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德奧巴向馬可·波羅一家轉達了教皇的要求,他希望馬可·波羅一家到東方後,能給蒙古大汗忽必烈捎封信,請他與教皇聯手對付穆斯林。這使得馬可·波羅的旅程多少帶了些政治色彩。

解說:領土、皇帝、國王,那些希望能夠了解,世界各地區的差異和東方國度的人們,請讀一讀這本書,你將在這裏發現一個聞所未聞的世界。1271年馬可·波羅跟隨他的父親和叔叔,從繁華富庶的威尼斯出發,正式開始了向東方的旅程,但世界並不太平,那時的中東地區正處於一片混戰之中。十字軍所謂的聖戰已經打了二百多年,仍沒有停止的跡象。

陳曉楠(主持人):在我們追隨馬可·波羅的足跡進行他偉大而神奇的旅行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1219年,成吉思汗三次西征,他的騎兵政府了東自中國,西抵多瑙河畔的大片土地。東西交通也因此暢行無阻,這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可以說從十三世紀初期到十四世紀中葉的一百年間,歐洲的商人、傳教士前往東方,可謂是道路相望,不絕於途。馬可·波羅呢,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趙啓光(美國卡爾頓學院教授):十三世紀的時候,宗教在自歐洲處於主導地位。當時歐洲人市一中以基督教爲中心的思想,認爲除了歐洲的基督教以外,其他地方的人都是異教徒,都是蠻夷之地,他們的對歐洲之外的地方也不關心,也不懂。可是突然就在十三世紀,他們突然被遠方來的勇猛的騎士敲醒了,突然蒙古騎兵兵臨城下了。從1219年到1260年的四十多年裏,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進行了三次西征,這西征大軍火燒莫斯科,兵抵多瑙河,整個歐洲處於恐慌狀態。

馬可波羅東遊另有所圖:聯合蒙古大汗對抗穆斯林?

解說:這支令歐洲感到畏懼的東方蒙古鐵騎,一路西征,他們正試圖創建一個橫穿歐亞大陸的軍事帝國。撒馬爾罕、巴爾幹,一座座城市淪陷,1238年,莫斯科淪陷,1240年基輔淪陷。蒙古騎兵直抵維也納城下,只有穆斯林抵擋住了他們對耶路撒冷的進攻。

趙啓光:他們不知道,這些從遠方來的勇猛的騎士是何人,他們的攻勢好像不可阻止,這時候歐洲各國就紛紛派遣信使到蒙古教廷,希望跟這些人聯絡,這其中就包括教皇本人。教皇也派遣信使,他的目的主要是想說服蒙古人停止西征,另外還希望蒙古人信基督教。

解說:當時,穆斯林教徒和基督教徒在耶路撒冷和中東地區征戰不休,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征之後,阿卡已是基督教聖戰的最後一方領地。馬可·波羅一行從威尼斯乘船向東,到達曾經聖戰中心,今日以色列境內地區的聖城阿卡。阿卡從中世紀開始,就陷入領土爭端,在馬可·波羅那個年代,基督教徒們對戰爭十分恐懼。城內阿卡還是繁盛的商貿樞紐,但是城外,穆斯林軍隊始終在等待進攻的時機。這一場混戰從清晨打到下午,蒙古軍隊傷亡漸增,開始顯出敗象。蒙古帝國歷經四十年,掠地萬里,滅國無數,到這時才終於退潮。

大衛·雅各布(歷史學家):我們現在在阿卡城的西南角,當時生活在阿卡的基督徒對於能否保存這座城市的基督教信仰,感到十分焦慮。這種焦慮也包括對於失去這座城市之後於隨之而來的財富的流失的焦慮。

解說:馬可·波羅乘船來到了這個戰爭氣息瀰漫的城市,東方和西方,十字軍和穆斯林教徒,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他們的糾紛和彼此的誤解交織纏繞着這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人。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和帝國野心,這裏屯積了引發戰爭的所有要素。那時的阿卡就像電路板上的火花線一樣,隨時隨地燃燒爆炸。歷史上這些衝突造就了阿卡這座城市,今天的阿卡古城內仍然十分完好的保存了一千年前十字軍時代的古城垣、城堡、客棧等古老遺蹟

薩米·哈瓦利(阿卡市民):阿卡曾是世界的一箇中心。佔領阿卡的民族和軍隊來了又走,奧斯曼人統治這裏四百年之久,但最後仍是離去。二百年後,十字軍同樣來去匆匆。所有的征服者,都像馬可·波羅一樣,他來了又走了,只有我們還留在這裏,我們總是在兩種爭端中徘徊。

解說:今天阿卡是以色列北部的邊界城市,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緊張局勢,一直持續着並不時爆發武裝衝突,2006年,阿卡遭到從黎巴嫩南部發射的短程導彈,很多平民受到襲擊死傷嚴重。

艾略特·歐肯(反戰組織志願者):必須記住這八個數字,因爲我們以色列有八百萬人口,卻被很多人包圍着,我們的邊境始終處在動盪中。

解說:艾略特是阿卡當地一個堅定的反戰者,他目前正在義務的積極籌建更多用於戰爭的臨時應急避難所。在阿卡郊區的一座公園裏,剛剛建成一個祕密避難所,這是一個爲平民提供的應急避難場所。導彈來襲之前的預警時間很短,附近大量的居民需要能迅速的被疏散到安全的地方。類似的防空洞零散分佈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住宅樓的地下室,公園空地等等。

艾略特·歐肯: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如果有一方準備攻打阿卡或耶路撒冷,通常是會提前通告的。而今天我們應對的卻是未知的威脅。因爲轟炸隨時可能發生。

解說:阿卡成修建避難所的傳統,可以一直追溯到七百多年前,馬可·波羅來到這裏的時候,當時阿卡的基督徒們在穆斯林圍城時,就會進入避難所躲避戰爭。當時對阿卡的圍攻有時持續數年,這座地下城市就是爲了應對長時間的圍城而修建的。馬可·波羅是在十字軍最後一次東征的初期跟着父親和叔叔來到阿卡的。連年的戰爭使得這裏破敗蕭條,但是動盪和衝突中卻往往蘊藏巨大的商機。精明的威尼斯人是不會放過任何商機的。當時有許多威尼斯商人聚集在阿卡的港口往來貿易,這裏混居着威尼斯人前往聖城的朝聖者和路過的旅人。馬可·波羅就是在阿卡開始學習經營商貿的。

大衛·雅各布:威尼斯人的足跡,從九世紀開始,就已經遠至動地中海沿岸的地區,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積累了豐富的與外國人打交道的經驗。

解說:在馬可·波羅的時代,威尼斯商人常年在外貿易,流動性很大,因此是最理想的說客。據說這幢樓曾經是馬可·波羅當年在阿卡下榻的旅店,同時住在這裏的還有一個叫德奧巴·威斯康帝的人,他是馬可·波羅家族的朋友,德奧巴當時爲教皇工作,這使得馬可·波羅一家有機會得到教皇的接見。

馬可波羅東遊另有所圖:聯合蒙古大汗對抗穆斯林? 第2張

摘自《馬可波羅遊記》:一到阿卡,我們就前去拜謁教皇,並向他致敬,他盛情接待我們並給予祝福。

解說:德奧巴向馬可·波羅一家轉達了教皇的要求,他希望馬可·波羅一家到東方後,能給蒙古大汗忽必烈捎封信,請他與教皇聯手對付穆斯林。這使得馬可·波羅的旅程多少帶了些政治色彩。

趙啓光:他們派遣信使有正式的非正式的,正式的信使往往到不了蒙古就返回了,或者在路上就過不去了,而他們浮現商人反而是更好的信使,因爲他們有經驗,走的路也比較熟悉。所以馬可·波羅一家除了商人身份以外,他們還是羅馬教廷非正式的信使。

阿布多·瑪塔(阿卡市民):對於馬可·波羅來說,阿卡是一個重要的地方,它是從地中海通往亞洲大陸的必經之路。

薩米·哈瓦利:馬可·波羅帶着着歐洲的早期殖民主義,他們知道,他們來這裏要看的是異邦人,也許是異教徒。

阿布多·瑪塔:馬可·波羅代表西方,他來到東方得,並從一定的高度審視這裏,他認爲東方在其之下,而自己高人一等。

解說:早在馬可·波羅之前,歐洲羅馬教廷曾多次派遣使者到蒙古傳教,這些使者寫的遊記成爲歐洲瞭解蒙古這個遙遠東方民族的最初來源。

趙啓光:在馬可·波羅之前,也有歐洲人到過東方,就包括一個人要魯不魯乞,他在1253年奉教皇之命到了東方,他比馬可·波羅到中國還早二十多年,但是他的影響很小,他雖然也寫了一本遊記,但是他的遊記太抽象也不夠生動,影響力遠遠不如《馬可波羅遊記》。羅馬教廷對蒙古的態度首先是不懂不瞭解,然後又是害怕,再其次又想說服他們信仰基督教,所以在這種複雜矛盾的心情下,他們就不斷地派遣信使到蒙古教廷都傳達他們的信息,馬可·波羅一家就是他們的非正式的信使之一。

解說:本來馬可·波羅一家只不過是普通的商人,在阿卡他們卻機緣巧合的成爲了教皇的信使,他的使命,是向忽必烈轉達教皇的信件,他成爲了兩個當時全世界最有權勢人的特使。耶路撒冷基督教認爲這裏是耶穌受難地,也是耶穌長眠的地方,這裏成爲了基督徒的聖城。十字軍第一次東征的目的,就是維護基督教對耶路撒冷的實際控制,並保護耶穌聖墓教堂。據說,馬可·波羅的父親在第一次的東方旅程時,已經向蒙古大汗做出過承諾,會從耶穌的聖墓帶回聖油,這也是馬可·波羅一家再次去東方的理由。1071年底,馬可·波羅離開阿卡,抵達耶路撒冷,他要帶走送給大汗的禮物。

阿布多·瑪塔:教皇召見了馬可·波羅,把他看作是從西方到東方的和平使者,我不知道商業使者也許吧,他是間諜,尋找東方的弱點,再挑起一場戰役,我不知道,也許他是間諜。

解說:從耶路撒冷離開,馬可·波羅東行前往蒙古帝國的旅程仍然在繼續,他先向北走,通過愛琴海港口,然後向東前行,穿過土耳其南部和阿美尼亞,進入到阿拉伯地區。當時,這一代都已是蒙古人佔領的領土,雖然這不是一條最近的道路,都是對於從西邊而來的旅行者來說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陳曉楠:巴格達歷史悠久,公園762年,巴格達被阿拔斯王朝的第二代哈里發曼蘇爾選定爲生讀,並命名爲“和平之城”。公元八世紀到十三世紀,隨着巴格達的不斷地擴建和發展,它的市區逐漸形成了橫跨底格里斯合東西兩岸的格局。在此期間,不僅僅具有阿拉伯民族風格的建築拔地而起,而且世界各國的金銀器皿文物古董應有盡有,被人們譽爲是博物之城。馬可·波羅沿着美麗的底格里斯河谷到達了古城巴格達。

摘自《馬可波羅遊記》:巴格達是一個偉大高貴的城市,這裏的人們精通各類科學知識,比如物理、天文、哲學、幾何、地理。特別精心鑽研穆罕默德的戒條。

解說:十三世紀的阿拉伯世界,正處於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晚期,由於阿壩波地處大陸中部,與中國、印度、波斯、希臘等當時世界的主要文明都有直接聯繫,非常便於汲取全人類的文明成果。許多西方文明的文獻經過了阿拉伯學者的蒐集、翻譯註釋得以在文藝復興時代重見天日,成爲人類社會持續前進的重要動力。

馬可波羅東遊另有所圖:聯合蒙古大汗對抗穆斯林? 第3張

趙啓光:因爲阿拉伯處於歐亞之間,波斯的中國的文明,很便於通過阿拉伯地區傳到歐洲,所以歐洲人當時有一種說法,什麼叫科學呢,科學就是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嘴,法蘭人的手,這三件事結合起來,就稱爲科學,所以說科學是阿拉伯人的口,就說明阿拉伯人特別善於收集、整理、傳播東西方之間的文明,包括數學等等。

解說:到了十三世紀,巴格達已經不僅僅是學術的中心,也是在從波羅的海到中國廣闊領域上的一個國際貿易的中心。但是巴格達的黃金時代在1258年戛然而止了。

摘自《馬可波羅遊記》:1258年,蒙古帝國的偉大可汗率領最精健勇猛的騎兵和步兵,直逼巴格達。

解說:哈里發是當時巴格達的統治者,面對裝備了先進武器聲勢浩大的蒙古軍隊,拒絕鞠躬行禮。巴格達在蒙古大軍圍城之下,只支撐了十天。

摘自《馬可波羅遊記》:終於,他們強攻下了巴格達。

解說:十三世紀哈里發帝國的覆滅和阿拉伯伊斯蘭教徒在西方的失勢,對曾經燦爛輝煌的伊斯蘭文明產產生了巨大影響。由於宗教和宗族的爭端不斷,直到今天,伊拉克地區仍然是世界上最爲敏感和動盪的地區。2003年美伊開戰,持續七年的伊拉克戰爭拉開序幕。

伊桑·法坦(伊拉克建築史學家):國家一下子被摧毀了,這個擁有七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國家,伊拉克戰爭僅用了兩週時間就摧毀了它。赤裸裸的武力侵略。巴格達第二次淪陷,我是伊拉克人,這真是慘無人道,它摧毀了人們,把自己變成了野蠻人,剝奪了他們的人性。

解說:伊桑·法坦是巴格達的建築史學家,他用攝影記錄了老城內的建築,在2003年,美國帶領的聯軍入侵之後,他見證了他的祖國的混亂和宗派戰爭。他至今仍與成千上萬人一起在約旦避難。

伊桑·法坦:如果我沒逃走,我可能已被殺害或被綁架,或有其他不幸。幾年的時間,巴格達老城幾乎消失了。我無法把過去的回憶跟現在的生活聯繫起來,它不是我所認識的巴格達。人們生活在恐慌之中,巴格達已經變成了一個可怕的城市。既便是人生中最糟糕的時候,我也沒有今天這樣絕望,巴格達已經不復存在了。

解說:馬可·波羅已經將舊世界拋在了身後,他從地中海走到了巴格達,他已經走過了聖戰的中心,看到了宗教戰爭的殘酷,也親眼目睹了蒙古騎兵可怕的戰鬥力。他向東方的行程還在繼續,離開巴格達,他進入到了古波斯文明的核心區,這是一個被當時的基督教認爲是人間天堂的地方,伊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