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安妮·弗蘭克的《安妮日記》是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

安妮·弗蘭克的《安妮日記》是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妮日記》是德籍猶太人安妮·弗蘭克寫的日記,是其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

作爲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於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也使這本《安妮日記》成爲德軍佔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安妮日記的最後一則,所標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戰爭結束,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決定完成女兒的夙願,將日記出版問世。

安妮·弗蘭克的《安妮日記》是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

安妮本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德籍猶太人家裏,爲了躲避納粹黨的殘害而移居荷蘭,不久,納粹黨佔領了荷蘭,便開始四處搜捕居住在荷蘭的猶太人,安妮的姐姐瑪格收到了被拘捕的傳票,因此安妮一家便提前開始了祕密小屋的生活。隨即,溫達安先生一家和牙醫迪賽兒也先後搬進了祕密小屋。在祕密小屋裏,他們有嚴格的作息時間,白天不能隨意活動,以免被工廠的工作的人發現,只有在晚上所有人都離開後,他們才能放心的自由活動,也只有在這時安妮才能隔着窗簾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祕密小屋的生活中,每個人都變得十分敏感而且容易受到驚嚇,一陣陌生的腳步聲,一串奇怪的敲門聲都使他們如驚弓之鳥,食物殆盡、互相的不容忍、爭吵使原本就緊張的生活變得更加難熬。他們失去了自由,只能躲在狹小的房間裏,這一切,都反映了躲避起來的猶太人緊張不安的心理與他們悽苦的逃亡生活。他們也從朋友的敘述、收音機、窗外的情景中瞭解到了許多外面世界的消息,有喜有悲,悲的是德國納粹不斷地搜捕猶太人,將他們趕往集中營,婦女、小孩、老人、病人無一能倖免,在集中營裏強姦、毒殺時有發生,那裏的猶太人的最終命運便是死亡。喜的是盟軍一步步登錄的消息,這給了祕密小屋裏的人無限的希望,他們渴望着自由,希望能再次擁有自由。然而由於他人告密,祕密小屋中的所有人均被關入集中營,日記被迫中斷。

另一方面,在閣樓中度過的25個月也是安妮開始進入青春期的時期,她的生理上、心理上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被真實地記錄下來了,因此《安妮日記》也是一位少女成長過程的真實記載。在開始記日記時,安妮稱自己爲"安妮",逐漸地,她改稱自己爲"安妮·弗蘭克",認爲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了。在當年的閣樓,今天的安妮·弗蘭克紀念館的牆上,有一道道鉛筆做的記號,這是安妮記錄的自己的身高變化。她第一次有了月經,非常激動,因爲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事"。安妮甚至非常坦率地談到了自己對性的朦朧的好奇,她稱自己看到女性的裸體總是非常"激動"。在閣樓裏,她還和彼德一起偷偷研究他們養的貓的生殖器官,並對彼德能如此冷靜地談論"性"感到非常欽佩。

《安妮日記》還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對周圍人的各種觀點,例如她對父母的婚姻關係非常擔憂,因爲她覺得他們已經不再相愛了,並對父親與丹恩太太的調情非常反感(這幾頁的內容直到安妮的父親去世後才被公開)。另一方面,安妮也嘗試着在心理方面走向成熟。在避難的日子裏,安妮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日記中竟然有這麼多埋怨媽媽的句子,她終於意識到自己必須學會與她們相處。她試着和媽媽、姐姐交談,與姐姐交換各自的日記,學習溝通與瞭解。

安妮·弗蘭克是一位猶太少女,原居住在德國法蘭克福,1942年6月12日,13歲的安妮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爲生日禮物,從此便開始寫日記。13歲的安妮和家人爲逃離納粹恐怖統治,躲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間倉庫裏,從此展開兩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裏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充滿危險與浪漫情事,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日記更豐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記裏寫道:"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

安妮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這日記是純爲自己而寫。後來,荷蘭流亡政府的成員傑瑞特·波克斯坦從倫敦廣播電臺宣佈說,他希望在戰爭結束之後,能收集有關荷蘭人民在德軍佔領之下苦難生活的目擊報導,公諸大衆。他特別以信件與日記做爲例子。安妮收聽到這段話,爲之動心,於是決定在戰爭結束之後,要依據她的日記出版一本書。她開始將她的日記加以改寫、編輯、潤飾,刪去她認爲不夠有趣的部分,並且靠回憶增加一些內容。同時,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記。

安妮·弗蘭克的《安妮日記》是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 第2張

安妮在1945年3月死於德國一個集中營,死因是斑疹傷寒。她的親人中,只有父親奧托·弗蘭克活着走了出去。1945年6月他回到阿姆斯特丹,後移居瑞士。他在以後的日子裏,一直在傳揚女兒的日記,讓全世界共享。他於1980年8月19日過世。

《安妮日記》之所以成爲傳世之作,是因爲安妮在戰爭中,人性經歷最嚴峻考驗的時刻仍能堅守信仰,她以14歲少女初長成的智慧,向世人證明:"工作,愛,勇氣和希望"能夠救助困境中的心靈,人們可以不用選擇頹廢、墮落來應對逆境。

《安妮的日記》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爲背景。真實地再現了安妮等8人在祕密小屋2年多的生活。安妮的日記不僅真實再現了祕密小屋裏的人的日常生活,也揭露了德國納粹黨的罪惡,是指控他們殘害猶太人罪行的見證。

從自己的親身感受中,安妮表達了自己對戰爭、對種族滅絕政策的懷疑與憤怒。開始時安妮只把避難看做一種冒險,但是,逐漸地她發現自己必須思考這場戰爭以及自己與社會的關係。

安妮的日記證明了戰爭展示出人性最好和最壞的兩種特點。特別是慷慨和貪婪,這兩種性格成爲密室中人們的典型性格。這些人們的生活來源依賴於那些對食物、金錢和任何其他資源都很慷慨的荷蘭人不斷冒險供給。

作品寫作形式獨特,以日記的方式來敘述事件,作者給她的日記取名爲吉蒂,並把它當成朋友,以寫信給吉蒂的方式來記述日記。語言親切自然,樸實無華,真切地表達了作者的感受。

《安妮日記》充分顯示出了作者的寫作才華,深受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它不僅是當代青少年閱讀的經典之作,也是學者研究歷史的重要文獻,它對納粹黨罪惡的揭露,對二戰時期歷史的描寫,使它獨具歷史價值。

經由其父親編輯,日記以《一個年輕女孩的日記》爲名出版(1947年)併成爲國際暢銷書,被翻譯成英語(1952年)和其它66種語言。日記也曾被改編成戲劇(1955年)和電影(1959年)。日記的一個重要的版本出版於1986年。1995年,在安妮去世五十週年時,出版了一個完整的版本,包含近三分之一更多的內容。

她的事蹟後來被拍成電影--《安妮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

《安妮日記》成爲流傳最廣的有關猶太大屠殺的文字之一,也被認爲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書籍之一。

安妮·弗蘭克的《安妮日記》是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 第3張

《安妮日記》發行量超過三千萬冊,此書僅在中國就有多個譯本。此外荷蘭成立了安妮弗蘭克基金會,把那間密室改造成"安妮弗蘭克之家博物館",此地遂成爲一重要旅遊景點。

美國劇作家梅耶·萊文(Meyer Levin)曾以"有着媲美長篇小說的張力"來形容安妮的寫作風格,並受到日記的啓發和感動,在日記出版後不久便與奧托·弗蘭克合作把日記內容改編爲舞臺劇。

美國詩人約翰·貝里曼(John Berryman):日記內容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描述了青春期的心態,而且"細緻而充滿自信,簡約而不失真實地描述了一個孩子轉變爲成人的心態。"

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在歷史上衆多在重大痛苦和損失之時爲人性尊嚴發言的人當中,沒有誰的聲音比安妮·弗蘭克的更鏗鏘有力。"(Of all the multitudes who throughout history have spoken for human dignity in times of great suffering and loss,no voice is more compelling than that of Anne Frank)

蘇聯作家伊利亞·愛倫堡(Ilya Ehrenburg):"這是一本代表了六百萬(猶太)人心聲的書,縱使這不是什麼雄壯偉大的史詩,只是一本普通小女孩的日記。"

納爾遜·曼德拉:"從中獲得許多鼓勵"。他把自己對種族隔離的反抗和安妮對納粹的反抗相提並論,並以"因爲這些信條都是完全錯誤的,也因爲古往今來,它們不斷被和安妮·弗蘭克相似的人挑戰,所以它們必定會失敗。

安妮·弗蘭克的《安妮日記》是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 第4張

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安妮·弗蘭克留給後人的精神至今仍在,並且對我們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接受安妮·弗蘭克的故事,比起接受那成千上萬與她一樣的受害者來的容易。也許這樣比較好吧,人們總不能活在成千上萬悲慘故事的陰影下。"

奧地利作家梅莉莎·穆勒(Melissa Müller):"安妮的生命與死亡都是她的命運,而那六百萬受害者也有着自己的命運。所以她不能代表那六百萬被納粹奪 去的性命,他們也有着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命運……但她的命運,依然使我們明白大屠殺對猶太人的影響是如此廣泛,如此的深遠。

"納粹獵人"西蒙·維森塔爾(Simon Wiesenthal):安妮的日記大大提高了公衆對那些在紐倫堡審判中已被確認的屠殺罪行的注意和認識,因爲"人們都認識這個女孩。人們都知道大屠殺對她的影響,這也是在我的家庭、你的家庭也發生著的事,所以人們都能明白這個罪行的影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