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夷陵之戰時期魏國到底在做什麼 爲什麼沒有趁機出兵坐收漁翁之利呢

夷陵之戰時期魏國到底在做什麼 爲什麼沒有趁機出兵坐收漁翁之利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夷陵之戰時期魏國到底在做什麼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其實這段三國,爲何沒有看懂?存有疑問大家以事後諸葛的態度看曹丕,無疑曹丕是失敗的。大家重新回想一下這個場景其實和漢中之戰前後一樣,前有孫劉在荊州幾乎大打出手主力部隊隔江對峙然而劉備面對曹操的軍事訛詐快速的約和劃湘水爲界返回蜀中。夷陵同理但在實際情況上曹丕按兵不動坐看蜀吳交兵纔是當時時代場景的最優選擇。爲何如此說?我們從魏國角度看如何是最優選擇?答:蜀吳陷入內耗那曹丕爲何如此選擇就可以解釋了從東吳孫權的角度如何最優選擇?答:保住新得的荊州,避免魏國的軍事訛詐孫權的作爲正是這樣蜀吳矛盾不可避免只好稱臣於魏實際上謀士劉燁對吳國分析的完全沒錯吳國確實面臨重大危機劉備伐吳勢在必行,但是他劉燁出的主意卻是一個餿主意,爲何?

夷陵之戰時期魏國到底在做什麼 爲什麼沒有趁機出兵坐收漁翁之利呢

因爲他沒有分析到蜀國劉備的意圖蜀國的意圖很簡單不是滅吳他也沒有能力自己的五萬左右人馬一舉滅吳。吳蜀兩國在夷陵之戰的人力根本沒有完全充分的動員,兩邊都在關注曹魏的動向,都在防備曹魏的偷襲。蜀吳兩國在夷陵大概都動員了5萬人左右的兵力。這遠遠不是他們能動員的實力。我們看吳國在夷陵之戰獲勝之後陸遜是迅速收兵防備魏國。而東吳早有防備讓曹丕灰頭土臉的回去。繼續看蜀國老將凋零,關羽張飛黃忠先後去世。然而先主帳下仍是有百戰精兵,但是蜀國的兵力並未完全動員因爲這場戰爭與漢中之戰意義訴求不同漢中蜀之咽喉男子當戰女子當運事關存亡之際不得不全力以赴。但是荊州不是這樣事關存亡。

夷陵之戰時期魏國到底在做什麼 爲什麼沒有趁機出兵坐收漁翁之利呢 第2張

單單夷陵兵敗爲了防止吳國乘勝追擊,之後巴中就有馬忠千餘兵力前往白帝城接應救援,更有老將趙雲國之爪牙(反對伐吳未曾動用)可見劉備並非全力以赴實在心有顧忌。可知實際上,兩邊都在顧忌曹魏的軍事力量懼怕曹魏出兵。偷襲夷陵並不是事關存亡全力以赴的戰爭。那蜀國劉備的訴求是什麼?簡單來說顯然是重新奪回荊州,獲得人口,獲得荊州集團的支持。如果這時候曹魏出兵偷襲吳國真如劉燁的餿主意吳蜀會怎樣?吳國恐怕和漢中之戰前劉備劃湘水爲界一樣向劉備妥協重新回到暫時的同盟這樣魏國非但沒有好處。

夷陵之戰時期魏國到底在做什麼 爲什麼沒有趁機出兵坐收漁翁之利呢 第3張

反而讓劉備佔了便宜。實在是不折不扣的餿主意,如果偷襲蜀國同理劉備難道會爲了荊州冒着丟失蜀中放棄漢中的風險繼續伐吳麼?不可能的無論曹魏在兩國對峙的時候攻擊哪一方都不會沾到便宜。最好的方法是什麼?無疑坐山觀虎鬥,讓蜀國或者吳國繼續打下去,直到一方獲得慘勝。這個時候無論怎樣都是賺的。可惜陸遜一把大火,贏得太乾脆利落。獲得了完勝讓劉備大敗退走而吳國並不追擊迅速撤軍回防才讓曹魏無功而返。陸遜的完勝劉備才讓曹丕看起來憨憨的操作實際上是大智如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