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他本來有機會自立江山 卻因沒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場

他本來有機會自立江山 卻因沒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場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有關於韓信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吾悔不用蒯徹之計,乃爲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這段話成了一代兵神韓信的絕唱,公元前196年,韓信被呂后矇騙入長樂宮,斬殺與鍾室,夷其三族,很多人都爲韓信感到可惜,可惜的是他曾有機會自立江山,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後悔沒有聽從蒯徹的建議,落得如此下場?

說到這很多人都疑惑了,究竟蒯徹給韓信提了什麼建議呢?韓信爲何又沒有聽從呢?

他本來有機會自立江山 卻因沒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場

公元前206年,劉邦平定周邊勢力,開始與項羽正面對抗,當時韓信建議“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約定好平定四國之後與劉邦在滎陽會師,對項羽形成包圍之勢,劉邦採納建議之後,分兵給韓信放手一搏。

韓信領兵三萬餘人向東進發,開闢另一戰場,獨自掌兵之後韓信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平定四國之亂,自此一飛沖天,韓信滅掉齊國之後,曾向劉邦建議說齊國狡詐,將來必定復起,希望自己能做個代理齊王,掌管齊地。

當書信到了劉邦面前之後,劉邦破口大罵,認爲韓信不救滎陽之急,在這個節骨眼上威脅自己,就要發怒的時候,身邊謀士勸說如今漢軍處境不利,必須要好好善待韓信,不然他很可能會反叛自守一方。

他本來有機會自立江山 卻因沒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場 第2張

劉邦反應過來之後乾脆讓韓信做了齊王,徵調韓信部隊幫助自己打楚軍,此時韓信麾下有30萬大軍,韓信加入戰場之後,局勢瞬間發展,剿滅項羽手下悍將龍且,威名遠播,項羽慌了急忙派人遊說韓信反漢連楚,在齊地稱王,可以三分天下。

當時項羽謀士勸說“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這短短的幾句話足以肯定了韓信在當時的地位,甚至已經成了楚漢之爭決定最終勝負的人,對此韓信不置可否,使者走後,韓信軍中謀士蒯徹站了出來。

對韓信說道“,夫以足下之賢聖,有甲兵之衆,據彊齊,從燕、趙,出空虛之地而制其後,割大弱彊,以立諸侯,天下服聽而歸德於齊。”

他本來有機會自立江山 卻因沒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場 第3張

說白了這段話也是肯定了韓信的重要地位,當時楚漢之爭僵持不下,誰也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取勝,因此韓信纔是雙方眼中最重要的幫手,無論他站在哪一方,哪一方就有獲勝的把握,不過與項羽使者的建議不同,蒯徹認爲鼎足而立,等待時機纔是最好的選擇。

韓信手握四國之地,一聲號令誰人不聽,何況韓信也能相仿項羽的做法,分封諸侯,這樣一來有威有德,必定會得到衆人的支持,到時候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自己就能做高高在上的君王。

不得不說蒯徹的建議眼光毒辣,與後世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還要高明,畢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雖然最後演變成了劉邦與項羽的二人轉,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兩人都對韓信抱有好感,讓韓信有了發展的機會,何況韓信用兵如神,絲毫不遜色這兩人,麾下數十萬精兵強將,對比常年對峙的楚漢兩軍,在戰鬥力上不逞多讓。

他本來有機會自立江山 卻因沒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場 第4張

先前要求劉邦封王的時候,已經是試探了一次,劉邦對項羽根本無可奈何,不然的話也不會封其爲王,他們都在拉攏着韓信的加入,如果此時韓信造反的話,或許最後奪得天下的就是韓信了。

然而一向果斷的韓信,此時卻想起了劉邦對自己的好,韓信曾在兩軍中都待過,項羽的冷落與劉邦的重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曾發誓至死不背叛漢室,並且認爲自己爲漢室立下汗馬功勞,以劉邦的性格不會爲難自己。

公元前202年,劉邦劃陳以東至海廣大地區爲韓信封地,約韓信出兵三面合圍項羽,同年十二月,漢軍40餘萬人與10萬楚軍打響了最後一場大戰,韓信出奇謀,命將士夜唱楚歌,致使楚軍人心鬆懈,韓信趁機發動攻擊,全殲楚軍。

戰鬥打完之後,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劉邦迅速收了韓信的兵權,改封韓信爲楚王,這個做法耐人尋味,把齊王改封爲楚王,看似沒有任何變化,實際上卻是一把尖刀直插心臟,項羽自楚地起兵,在楚國有極高的威信,而韓信是殺掉項羽的罪魁禍首。

他本來有機會自立江山 卻因沒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場 第5張

劉邦此舉就是爲了將韓信與當地百姓分割開來,沒了百姓支持即便韓信再強也掀不起太大的風浪,然而此時韓信還有一次反擊的機會,當時鍾離昧來投靠,此人曾是項羽手下統兵大將,也是楚國出身,在楚國有一定根基,如果韓信能與他聯手,還是能撐起一片天的,奈何當時的韓信沒有任何造反的心思,甚至殺了鍾離昧將他的人頭送到劉邦面前,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忠誠,鍾離昧臨死前曾說“即使今天我死了,你也會步我的後塵罷了”。

韓信還是沒有聽進去,等到事成之後,韓信一路被貶爲淮陰侯,憤憤不平的韓信或許有了造反的心思,他曾與陳豨有過交談,說到陳豨鎮守的地方是重中之重,如果有人說陳豨造反的話,或許劉邦不會信,不過難免多次誣陷之後,劉邦會不會痛下殺手。

他本來有機會自立江山 卻因沒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場 第6張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陳豨兵變,劉邦親自鎮壓,而韓信還沒等到暗中合謀的時候就被人告發,被呂后騙至長樂宮,殘忍殺死,臨死之前才說出了那句話,悔恨自己沒有聽從計謀,實際上如果韓信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自立爲王的想法,是有很大幾乎成功的,只不過次次優柔寡斷,最終錯失良機,慘爲刀下亡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