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陳餘和張耳本來身爲好友 爲何最後會落到反目的下場呢

陳餘和張耳本來身爲好友 爲何最後會落到反目的下場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餘和張耳身爲好友爲何會反目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楚漢時期發生不少的恩怨故事,張耳跟陳餘的之間的恩怨,還是從他們兩個自從鉅鹿之戰後開始反目成仇,讓原本親密的兄弟一下子變成了仇恨的死對頭。當初陳餘以試探的口氣假意想要辭去自己的兵權時,沒曾想到的是張耳還沒等趙王統一,就趕緊答應了,將陳餘的兵權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上,還得意的說自己要是不接受的話,日後定會被其所害。但他沒想到的是他接受了以後,就已經跟陳宇徹底的反目決裂了。

陳餘和張耳本來身爲好友 爲何最後會落到反目的下場呢

之後項王在攻克秦國以後大封諸王,唯獨功勞極大的陳餘沒有得到相應的分封。,陳餘在攻克秦國的時候曾寫信勸降大將章邯出了不少的力,後來辛虧有人提醒項羽,這纔給了陳餘南皮三縣敷衍於他。但是張耳卻是被項羽封爲了常山王,這就讓陳餘的心理很是不平衡,所以就在第一個開始想要造反的田榮的秋波暗示下,兩人結爲了聯軍。有了田榮的幫助,陳餘便開始發泄自己的情緒,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仇恨的張耳。但是張耳也精得很,看見不對頭的地方立馬掉頭就跑,算得上是戰略性的轉移,並且在兩大靠山相比較下,聽從了部下的建議選擇了劉邦。張耳惱怒陳餘奪了他的地盤,兩人的個人恩怨進一步升級。

陳餘和張耳本來身爲好友 爲何最後會落到反目的下場呢 第2張

後來劉邦西進抵達洛陽,向各英雄發出《發使告諸侯書》,聲討項羽逆殺義帝,陳餘自然也得到了檄文號召。當時陳餘說叫他出兵相助是可以的,但必須有一個條件:殺了張耳。人家信任自己才投靠到這裏來,劉邦又怎麼願意殺了張耳呢?但爲了陳餘能發兵相助,劉邦琢磨來琢磨去,最後終於琢磨出一個好主意:爲張耳找個替身。送了一顆血肉模糊的假人頭給陳餘後,陳餘信以爲真,以爲漢王殺了張耳,於是派了一隊兵馬隨漢王去攻打彭城。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當陳餘知道張耳是假死的事情,就很是憤怒的與漢王決裂了。順便還要說一句,趙王趙歇是個無能的人,只要自己能當大王就可以,對於誰來做自己的大臣一點就不在乎。

陳餘和張耳本來身爲好友 爲何最後會落到反目的下場呢 第3張

張耳在時,趙國的一切權力都交給張耳,當張耳被陳餘趕出趙地後,他便拜陳餘爲成安君,把一切生殺大權給了陳餘。陳餘與劉邦決裂後,劉邦就不幹了。他就讓韓信率曹參、灌嬰兩員猛將又出發了。一到趙地,首先便用誘敵深入將大將夏說引入自己設好的包圍圈內,全殲了他的部隊。首戰失利後,這下趙王着急了,就讓陳餘完全負責前方的戰事,可以自作主張。當時的趙國也有兵馬二十萬啊,比漢軍可是要多的。但問題就是趙國就只有陳餘一個人頂着,什麼事情都靠他,這樣是不能跟漢軍比的。所以他就很是焦灼。正在這時,一個叫李左車的人出現了。

陳餘和張耳本來身爲好友 爲何最後會落到反目的下場呢 第4張

他首先分析了兩軍的形勢:我軍現在駐紮的地方險要無比,漢軍要想來攻,就必須通過進井陘口前這條很狹窄的山路,這條山路車隊不能通行,人馬不能並行,行起軍來肯定會連綿數裏,這樣一來他們的糧草肯定會落在大部隊後面,這就是他們的破綻,而且還是致命的。後來李左車就告訴他破敵就是四個字:斷糧,堅守。這個計劃可是很完美的,但是陳餘卻是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我陳餘光明磊落剛正不阿,怎麼能像劉邦那樣使用這樣的陰謀詭計呢?自古兵不厭詐,想不到陳餘竟這樣愚蠢,這真是令人費解。李左車只得含笑退了。就這樣,陳餘錯過了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

陳餘和張耳本來身爲好友 爲何最後會落到反目的下場呢 第5張

你錯過了機會的同時,人家韓信可沒有閒着,他先派一萬餘人的先頭部隊渡過了河,陳餘見敵兵甚少,對自己說道:先等等;等韓信的第二批萬餘人的部隊過河來時,他說道:再等等;等韓信的第三批萬餘人的部隊過河來時,他仍然說道:還等等。其實我們也不能太責備陳餘了,他此時已產生了非常意淫的想法:要全殲韓信的大軍。等韓信的軍隊全部過河來時,陳餘終於下手了,他等的就是這個時機,他率軍傾巢出動,與韓信、張耳在井陘關外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陳餘和張耳本來身爲好友 爲何最後會落到反目的下場呢 第6張

韓信帶着漢軍邊戰邊退,退至河邊時,他說了一句話,一句分量千斤重的話,前有河後有兵,怎麼辦?漢軍眼看前面已無路可退,不用說也自然知道該怎麼辦了。漢軍血紅着雙眼,以一敵十,拼命往回殺,陳餘看漢軍這架勢如餓虎下山、蛟龍出洞,大有威不可擋之勢,見形勢不妙趕緊下令收兵回城。可當他回到城下一看,頓時驚呆了,城上居然插滿了漢軍的旗幟,直到現在他才意識到自己中計了,這裏也就是陳餘的終點。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