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舉人都挺有錢的 趕考的書生爲什麼會如此的落魄

古代舉人都挺有錢的 趕考的書生爲什麼會如此的落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舉人有錢爲什麼趕考的書生落魄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很多人對於古代書生的印象,大概就是四個字“落魄書生”,古典小說當中經常會出現這一類的人羣,而小說也是來源於現實,說明古代的確是有很多進京趕考的書生身上沒什麼錢財。但是同時也有一些書籍,比如范進中舉的故事,就告訴我們當時中了舉人,對於讀書人來說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但是,爲什麼舉人都挺有錢的,但是趕考的書生們卻會那麼落魄呢?

古代舉人都挺有錢的 趕考的書生爲什麼會如此的落魄

這是由於各朝代不同的科舉制度造成的,因此進京趕考的不一定都是舉人,例如唐宋時期進京參加省試(尚書省)的就被稱爲“鄉貢”。古代舉人有錢,主要講的是明清時期,由於考中舉人之後就有了做官資格,加上具有很多特權,因此明清時期的舉人一般都會很有錢,而唐宋時期進京趕考的窮書生還是有的。

科舉制度自隋朝開創,到唐宋時期逐步完善,再到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是經歷漫長髮展期的,這也造成各朝代的科舉制度並不統一。下面簡單來介紹一下:

古代舉人都挺有錢的 趕考的書生爲什麼會如此的落魄 第2張

1.唐朝科舉制度

唐朝科舉考試一般由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定期舉行的被稱爲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辦的被稱爲制科。而且唐朝時期的科舉考試只有州縣試和禮部試兩級,州縣試又被稱爲解試,禮部試又被稱爲省試(因爲通常由尚書省籌備主持)。考生在參加完州縣試之後,考中的人被稱爲“鄉貢”;“鄉貢”進京參加省試,考中的人被稱爲“進士”。唐朝時期的進士只是有了出身,還不能做官,想要做官還要經過吏部的複試。且唐朝時期的科舉還有一定門閥制度的影子,想要做官不僅要成績好,舉薦人也很重要。

古代舉人都挺有錢的 趕考的書生爲什麼會如此的落魄 第3張

2.宋朝科舉制度

宋朝科舉制度基本延續了唐朝。不過在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發生了變化,這一年進士放榜後,有人控告考官取士不公,於是趙匡胤又親自在殿廷主持了一次複試,這是最早的殿試,而考中的也因此又被稱爲“天子門生”。

自此之後,宋朝形成了解試、禮部試、殿試的三級考試製度。宋太宗時,殿試錄取的進士又被分爲三甲,即賜進士及第、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三個等級。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爲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古代舉人都挺有錢的 趕考的書生爲什麼會如此的落魄 第4張

3.明清科舉制度

科舉在明朝時期才發展到了鼎盛時期,而且制度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明朝開始實行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考試製度。

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相當於入學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考中者被稱爲生員,又分廩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員可以進入府學、州學、縣學進行學習。生員通常有兩個去向,一是從中選拔出來貢生,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爲監生,也稱貢監。國子監除貢監外,還有官員子弟入監的廕監,舉人入監的舉監,捐資入監的例監,二是每年參加各省提學官舉行的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爲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也就是秀才。因此生員可以說是進入科舉的第一步。

古代舉人都挺有錢的 趕考的書生爲什麼會如此的落魄 第5張

鄉試,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辦,每三年一次,被稱爲鄉闈,由於通常在每年秋季八月舉行,因此又稱秋闈。而且鄉試不是你想參加就能參加的,能參加鄉試的只有兩種,一種是監生(國子監的學生),另一種就是科舉生員,也就是秀才。鄉試考中者被稱爲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考中舉人基本就算學有所成了。

會試,會試由禮部主持,又稱禮闈,於鄉試第二年巨星,由於考試通常在春季二月舉行,因此又稱春闈。會試也分爲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通過鄉試的所有舉人都可以參加會試,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考中貢士的絕對屬於學霸級別。

古代舉人都挺有錢的 趕考的書生爲什麼會如此的落魄 第6張

殿試,殿試一般在會試後當年巨星,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爲三月十五。參加考試的全部是通過會試的貢士,而且殿試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對考生進行排名。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古代舉人都挺有錢的 趕考的書生爲什麼會如此的落魄 第7張

4.並不是入京考試者都很富有

通過各朝代的考試製度我們就可知道,並不是所有入京參加考試的都是舉人,而且明朝以前通過地方考試的士子通常特權較少,沒有做官資格,而且取得的出身也不是終身制的,還需要定期參加考試,考試不過的會被取消出身。所以,明朝之前入京考試的不乏落魄學子。

而到了明清時期,舉人不但有做官資格,也是終身制的,而且享有極多的特權,例如不用納稅,因此很多百姓便將田地掛靠在舉人名下,每年交給舉人一定租子,因此只有明清時期的舉人才會富得流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