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用銀子交易沒有具體面值 古人是怎麼找零錢的

古代用銀子交易沒有具體面值 古人是怎麼找零錢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人找零,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古代民間交易在古代歷史文化中是個比較有趣的話題,其中記錄了不少因交易付款中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而白銀作爲其中的一種貨幣在古代民間大量流通是在明朝以前,中國古代雖然產量不高但還是根據需要產銀,也允許流通使用過。 有很多人疑惑,這種支付形式沒有具體面值,是如何付款的,如何找錢的?

古代用銀子交易沒有具體面值 古人是怎麼找零錢的

銀錠

古代官方鑄造的銀錠是有面值的,比如用二兩的銀錠買價值一兩的物品,直接找回一兩銀錠就行了。如何找不開,是可以通過專用大夾剪刀剪開的,甚至把銀子夾碎。

而民間的碎銀子沒有受到朝廷的認證,銀子的成色和重量還需要在雙方交易的過程中自行或藉助工具判定。《國民經濟學原理》裏有一段介紹過古代緬甸民間購物交易的場景:付銀時,還要準備錘子、剪刀和戥子(稱銀子的秤)。賣家先看看那買家的銀子的成色怎麼用,再決定該收多少,最後把銀子砸碎了去秤,如何分量不夠,再用剪刀剪一點,直到支付銀兩符合物品的價值。而古代中國其實也一樣用這種方法。

古代用銀子交易沒有具體面值 古人是怎麼找零錢的 第2張

碎銀

通常買家隨身帶有錘子、剪刀和鑿子(也會有人帶着戥子),根據所要購買的物品的價格把銀錠切成大小不等的小碎塊。每個碎塊都需要稱重量,甚至是細微的沙碎,雙方都使用桿秤。

古代用銀子交易沒有具體面值 古人是怎麼找零錢的 第3張

鑿子

一個歐洲旅行家在一七三三年來中國時這樣描述:“當地最窮的人都會隨身隨地帶着秤和一把鋼剪。前者用於稱重,後者用於剪割銀子。他們做樣的事情是非常的靈活巧妙,他們如需要二錢銀子或五釐銀子,一般情況下一次就能剪下差不多對等的重量,但是有時爲了精確操作,可能要花上兩個時辰。”,這個歐洲人非常詫異,大部分中國人都會使用這一奇怪的錢幣交易方式,而且操作方式也非常熟練。

古代用銀子交易沒有具體面值 古人是怎麼找零錢的 第4張

戥子

當時有人會說,如果有人造假怎麼辦,比如銀錠裏面夾有其他金屬,其實這個古人早就想到了,比如:清末民俗人士在《清末天津“錢鬼子”揭祕》裏面寫道:

欲知裏面是否有鉛或銅,勢必用剪銀子的大夾剪子斷開,才能得名真相。當年各銀錢號都有這種東西,任憑一個五十兩“整寶”銀錠,放在夾剪裏,用屁股一坐即能把元寶夾成兩半。

古代用銀子交易沒有具體面值 古人是怎麼找零錢的 第5張

銅錢

這種交易方式持續了多個世紀,直到清朝末年纔出現正式的貨幣單位。其實中國古代大部分時候, 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是用不上銀錠的,民間的物品交易和資金之間流動大部分還是用銅錢代替的,同時也流通過其它金屬形式鑄成的貨幣,比如鐵或者鋁,當時這種一般是作爲小額性質的輔助貨幣。不過,有時候小額輔助的面值會比你想買的商品高,有的人就會選擇先不買,等想買的商品湊夠了再一起下手。有的地方也會使用粗瓷或者雞蛋等等小商品作爲他們自行達成的一種交易形式,這樣的話就可以用來在這種情形下“找零”。所以古代貨物買賣真正的支付方式並非像小說、電視劇中的那樣,而是現實中是非常讓人糾結和苦惱的,雖然這種支付方式效率很低,有時也會有所損失,不過時代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問題,僅僅是這樣的一種支付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讓雙方規避一定的風險。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