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朝文官喜歡受虐嗎 他們爲什麼以觸怒皇帝,被廷杖爲榮

明朝文官喜歡受虐嗎 他們爲什麼以觸怒皇帝,被廷杖爲榮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明朝文官捱打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在明朝,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多大臣主要是文臣,有事沒事就給皇帝上一道奏疏,要麼彈劾某位大臣,要麼是批評朝政,有的甚至是直接攻擊皇帝,這些人大部分的結果是被皇帝打一頓,但一旦某位文臣被打後,卻以此爲榮,周圍的同僚還要專門前去表示祝賀,這是爲了什麼呢?

這事還要從明朝一個奇怪的制度說起。這個制度叫做“廷杖”,就是皇帝可以令人在殿廷上杖打大臣的屁股,這種刑罰可以不受法律約束,皇帝想打誰就打誰。其實,廷杖並不是明朝發明的,而是隋唐時期就已經有了,但卻是在明朝發揚光大的。

明朝文官喜歡受虐嗎 他們爲什麼以觸怒皇帝,被廷杖爲榮

朱元璋當皇帝時,曾因爲奏摺中陳述言詞過多,又有忤逆君命之詞,於是首次行杖痛打刑部主事茹太素。以後又多次施行,杖死過大都督朱文正、永嘉侯朱亮祖父子及工部尚書薛祥等多人。從此,廷杖便成爲明代的祖制。從洪武到崇禎歷經了十幾代君主,沿襲了二百多年,與明王朝相伴始終。

關於行杖的具體情況《叔子文集》中有如下記載:

“衆官朱衣陪到午門外西墀下,左中使,右錦衣衛,各三十員,下列旗校百人,皆衣臂衣,執木棍。宣讀畢,一人持麻布兜,自肩背以下束之,左右不得動,一人縛其兩足,四面牽拽,惟露股受杖,頭面觸地,地塵滿口中。”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脫了褲子當衆打屁股。但同樣是廷杖,打起來也有很大區別,主要是掌握在行刑的錦衣衛手中。據說想幹這個活,那得經過考試,過程是這樣的:拿一張紙包住塊磚頭,用木棍擊打,打完之後,裏面的磚頭粉碎,而外面的紙不能破,達到這樣的手法才能上崗。據說在打廷杖時,還要看監杖太監的兩隻靴尖行事。若兩靴尖向外八字開,就表示要輕輕打;若靴尖向內收着,就是要重重的打;如果監杖太監說一句“給我好生打着”,則基本這個人就別想活着回來了。

廷杖發展的巔峯是在嘉靖年間,在著名的“大禮議之爭”中,曾有二百多名大臣爲“爭大禮”,跪在紫禁城的左順門請願,惱羞成怒的嘉靖皇帝於是下令錦衣衛伺候,凡是五品以下官員有一百三十四人被杖,當時就有十六人被打死。後來帶頭的楊慎等八人又被打了一次,又打死了一人。

明朝文官喜歡受虐嗎 他們爲什麼以觸怒皇帝,被廷杖爲榮 第2張

按說這樣一種羞辱人格的酷刑,本該是百官躲避不及的纔對,但明朝的士大夫們思想很是奇葩,他們奉行的是“生死事小,失節事大”,當然這裏的“節”是指的“氣節”,而不是“貞節”。在他們看來,只要我能青史留名,就算被打死也是值得的。

第一撥從“廷杖”中獲得名聲的人是在成化年間,當時的翰林院官員章懋等四人上書勸誡憲宗朱見深取消元宵節例行的花燈煙火晚會,節約開支。不料,朱見深十分惱怒,章懋等四人全部被流放邊疆,其中三人在流放之前被廷杖二十以示羞辱。

但是讓朱見深想不到的是,這四人隨後卻因秉公立言得到了當時輿論的褒揚,獲得“翰林四諫”的美名。從此之後,明朝的官員找到了一條簡捷的成名之路:用一屁股的傷痛換一輩子的美名。

他們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皇帝是明君,我隨便上書怎麼說都沒有事,但如果皇帝是昏君,我上書指出皇帝錯誤,皇帝卻打了我一頓,這能充分證明我是一個忠臣,就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當然,最好還是不被打死,讓自己活着的時候就能享受名聲帶來的好處。

在這種邏輯的推動下,一些人爲了贏得名聲,故意惹怒皇帝,甚至有的人實在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攻擊皇帝親近的人甚至是皇帝本人,總之要騙皇上打自己一頓。他們以觸怒皇帝,被廷杖爲榮。如若僥倖不死,立即成爲士大夫口中剛正不阿的忠臣,備受讚揚。即使爲此被貶官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有了名聲,過幾年自然有辦法重新調回來。

明朝文官喜歡受虐嗎 他們爲什麼以觸怒皇帝,被廷杖爲榮 第3張

因爲這種風氣,在明朝有不少關於廷杖的趣聞。萬曆年間,因“張居正奪情案”,御史趙用賢彈劾張居正被責以廷杖,當時打得他屁股上的肉一塊塊脫落。但是打完之後,他老婆把趙用賢被打下來的肉撿拾起來,回家醃製成了臘肉,從此代代收藏,成了老趙家標榜正氣的傳家寶。到張居正死後第二年,趙用賢果然被重新啓用,當時的朝廷大臣爭相接見他,名望很高,從此之後官運亨通,官至吏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副部長了。除了這些,還有官員的妻子因爲丈夫沒有在勸誡皇帝的聯名上書上簽名,錯過了捱打的機會而後悔不迭,我想她後悔的是自己丈夫失去了一次博取名聲、升官發財的好機會吧。

其實,廷杖和廠獄一樣,都是繞開國家法律體系的私刑,他從根本上破壞了整個國家的法律制度,而所謂“以廷杖爲榮”更是一種畸形的心態。敢於廷爭面折,並不能說明明朝的文臣脊樑骨有多硬,否則清軍入關時就不會有那麼多文人爭相投降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