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諸葛亮明知蜀國國力薄弱,爲何還要頻頻討魏呢?

諸葛亮明知蜀國國力薄弱,爲何還要頻頻討魏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便就在襄陽隆中隱居。後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成爲了劉備身邊的軍師。

諸葛亮幫助劉備建立了蜀國的政權,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了,以至於劉備在去世前向諸葛亮託孤時,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由此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後來諸葛亮年年征戰,開始了多達五次的北伐曹魏。

然而當時的情形早已是“魏強蜀弱”,諸葛亮北伐不僅沒有成功,反而還加重了蜀國的經濟負擔,間接地加快了蜀國的滅亡。

諸葛亮明知蜀國國力薄弱,爲何還要頻頻討魏呢?

不過對於“魏強蜀弱”這一點諸葛亮其實心裏知道得很清楚,《出師表》中他也有提到過:“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那麼諸葛亮明知蜀國國力薄弱卻還要堅持北伐呢?

其實有兩個原因。

諸葛亮明知蜀國國力薄弱,爲何還要頻頻討魏呢? 第2張

第一個原因,北伐是先帝劉備留下來的遺志,諸葛亮這麼做是爲了完成這個遺志。

而第二個原因,是必須的,也是無奈的。

當年劉備還在世時,諸葛亮只是作爲參謀跟隨在劉備身邊,可以說是沒怎麼親自帶過兵。而現在劉備已死,諸葛亮則成了被託孤的大臣,手中自然也掌握了兵權。

出於對兵權的把握,諸葛亮只能選擇北伐,而且就當時的情形來看,諸葛亮顯然知道國力薄弱的蜀國即使不北伐也會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既然如此那麼自己領兵北伐或許還有勝算。並且兵權只能交由自己來掌握,否則以當時劉禪的性格,難免會“臣強主弱”,一旦諸葛亮放下兵權,必然會成爲政治鬥爭中待宰的羔羊。

所以諸葛亮無奈的只能選擇北伐。這不僅是爲了在當時那種政局下的自保,更是爲了實現自己對劉備的承諾,完成劉備統一天下的夢想。於公於私,諸葛亮都必須北伐。只有北伐才能一展自己平生所學,只有北伐才能實現自己平定天下的抱負,只有北伐才能對得起劉備的三顧茅廬。

也只有北伐,才能匡扶岌岌可危的漢室。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