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清朝養廉銀到底是什麼樣的 養廉銀真的能夠養廉嗎

清朝養廉銀到底是什麼樣的 養廉銀真的能夠養廉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清朝養廉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養廉銀,爲清朝特有的官員之薪給制度。創建自1723年的該薪給制度,本意是想藉由高薪,來培養鼓勵官員廉潔習性,並避免貪污情事發生,因此取名爲"養廉"。養廉銀的來源來自地方火耗或稅負,因此視各地富庶與否,養廉銀數額均有不同。一般來說,養廉銀通常爲薪水的10倍到100倍。例如,臺灣巡撫劉銘傳的年薪爲155兩,養廉銀則達一萬兩。而臺灣總兵年俸67兩,軍事加給144兩,而養廉銀則爲1500兩。

養廉銀爲中國清朝特有的官員之俸祿制度。創建自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的該薪給制度,本意是想借由高薪,來培養鼓勵官員廉潔習性,並避免貪污情事發生,因此取名爲"養廉"。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後,清政府將所有稅收(包括酒醋稅等地方稅)改歸朝廷所有,致使地方財政困難,看似高薪養廉,實際上將地方行政費用歸於地方首長所有,導致清朝地方貪腐情況爲史上之最。

清朝養廉銀到底是什麼樣的 養廉銀真的能夠養廉嗎

清初文官的俸祿標準是依據萬曆《大明全典》制定的低薪制,知縣"每月支俸3兩,一家一日粗食安飽兼餵馬匹,須銀五六錢,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費"(實際上《大明會典》載正七品:歲該俸九十石。內本色俸、五十四石。折色俸、三十六石。本色俸內、除支米一十二石外。折銀俸三十五石。折絹俸七石。共該銀二十六兩九錢五分。折色俸內、折布俸一十八石。該銀五錢四分。折鈔俸一十八石。該本色鈔三百六十貫;合計一年約領大米1,105公斤、27兩五錢白銀及寶鈔360貫,足夠12口人一年的開銷,再加上明代所有的外命婦、誥命夫人有自己的年俸,並不包含在官員支俸中,地方官府的行政、人事、伙食開銷也不需要地方官員負責,再加上七品優免田賦80畝,免丁徭8人,又再加上稍爲大一點官多半有兼俸(比如夏原吉領戶部尚書、太子少傅、少保三俸,王守仁領兵部尚書、左都御史、新建伯三俸,海瑞亦有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二俸,加上外命婦的俸給,各邊鎮守各官尚有1~20頃的養廉田,這些都不需要"孝敬"京官,也不需要被被內務府或皇帝巧立名目訛詐),明代官員真實的薪俸比目前所認知的要來的高;所以清初延續的並不是明代的薪俸制度,而是關外那套類分贓制的封建制度,且很多官員在雍正前根本無薪水可領,又白銀購買力越來越低,所以必須從百姓身上剝削)。 因此在康熙末年幾乎是無官不貪,甚至康熙本人也不完全反對官員貪污。雍正元年(1723年)特設養廉銀,"因官吏貪贓,時有所聞,特設此名,欲其顧名思義,勉爲廉吏也", "知大臣祿薄不足用,固定中外養廉銀兩,歲時賞上方珍物無算"。 養廉銀的來源來自地方火耗或稅負, 因此視各地富庶與否,養廉銀數額均有不同。

一般來說,養廉銀通常爲本薪的10倍到100倍。光緒《清全典事例》記載:總督爲13,000至20,000兩,巡撫爲10,000至15,000兩,布政使爲5,000至9,000兩,按察使爲3,000至8,444兩。例如,臺灣巡撫劉銘傳的年薪爲155兩銀,養廉銀則達10,000兩銀。而臺灣總兵年俸67兩銀,軍事加給144兩銀,而養廉銀則爲1,500兩銀,"都司全年俸薪、馬乾、養廉銀四百四十九兩,千總俸薪、馬乾、養廉銀一百九十二兩,外委養廉銀三十六兩,增設各兵加餉銀九百五十二兩耳,凡共需銀四千六百餘兩。"。

養廉銀並沒有完全解決官員的生計問題,一般的京官並未有足夠的銀錢收入,所依賴的是地方官的冰敬與炭敬,李慈銘在日記中稱:"京官貧不能自存,逢一外吏入都,皆考論年世鄉誼,曲計攀援。" 曾國藩擔任翰林院檢討後,家書提到:"男目下光景漸窘,恰有俸銀接續,冬下又望外官例寄炭資,今年尚可勉強支持。至明年則更難籌畫。"。

另一方面養廉銀又助養官員的豪奢,張集馨從道員升任按察使後進京覲見的花費是:"別敬軍機大臣,每處四百金,賽鶴汀不收;上下兩班章京,每位十六金,如有交情,或通信辦折者,一百、八十金不等;六部尚書、總憲百金,侍郎、大九卿五十金,以次遞減;同鄉、同年以及年家世好,概行應酬,共用別敬一萬五千餘兩" 《清朝文獻通考》批評:"入愈豐而累愈重,知有私不知有公。縱倍給薪津,歲增經費,何補若人之揮霍,空益小民之負擔",這是因爲"廩入既厚,縱侈隨之,酬應則踵事增華,服用則豪奢逾度。"再加上晚清財政困難,俸銀、養廉銀常常停支,官員"藉口於養廉不足,肆行侵漁"。

清朝養廉銀到底是什麼樣的 養廉銀真的能夠養廉嗎 第2張

雖然養廉銀改善了官員的生活,使得清初的吏治有所改善。但是,貪婪是由心而生的,專治官僚制度也不會因養廉銀而從根本上改變官員的腐敗。

有時候,皇帝還利用養廉銀製度,懲罰犯錯的官員。

養廉銀的發放並不能必然帶來官員的廉潔,只有厚祿而沒有相應的執行監管制度,“廉潔奉公”只能是一句空話。清朝的養廉銀製度,只有依附帝王的統治意志才能發揮功效,在雍正帝的嚴格執行和監管下是名副其實的。但從乾隆後期開始,由於制度的鬆弛以及經費的緊張,養廉銀名不符實,最終只能伴隨着清朝的衰弱而功能弱化。

清朝養廉銀到底是什麼樣的 養廉銀真的能夠養廉嗎 第3張

這就給人一個印象,個別養廉銀拿得最多的大官,往往更是貪得無厭。乾、嘉以後,賣官鬻爵、貪污受賄現象變本加厲,日益嚴重,終至不可收拾之勢。

雍正當年希望通過養廉銀製度的推行,培養官員們廉潔作風的初衷成爲泡影,徹底失敗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