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項羽烏江自刎原因:不想讓戰爭害死更多民衆?

項羽烏江自刎原因:不想讓戰爭害死更多民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中國,由於王朝更替,江山易幟,導致連年戰亂,餓殍遍野,曹操筆下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並非文學虛構。改朝換代如此,同室操戈亦如此。朱明叔侄的削藩靖難,也曾演出過一幕“青磷白骨,怵驚心目”的歷史悲劇。

項羽烏江自刎原因:不想讓戰爭害死更多民衆?

網絡配圖

前不久,筆者翻閱一本詠史詩集,在“楚漢風雲”一節,對項羽不乏彈讚歎惋者,甚至虞姬和烏騅馬也成了詠歎對象,涉及民衆的文字卻寥若晨星,只有韓愈與張可久的一詩一曲。“天下苦秦久矣”,項羽、劉邦步陳勝、吳廣後塵揭竿而起,在推翻了暴政後,本應與民休養生息。然因各路豪強爭權奪利,致使“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賣花聲?懷古》)。楚漢相持,勝負未決,青壯年厭倦了軍旅,老弱者疲睏於“支前”。項羽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爲也。”天下連年戰亂,只因我們二人而起。倒不如一決雌雄,以免連累蒼生。項羽的建議遭到了劉邦的拒絕:“吾寧鬥智,不能鬥力。”(《史記項羽本紀》)這就是著名的“廣武澗對話”。且不論項羽是亂世梟雄還是起義首領,能以“毋徒苦天下之民”爲念,實乃難能可貴。他的這種意識並非曇花一現,在烏江之戰中,項羽本可以乘船過江,擺脫困境,甚至“捲土重來未可知”。然而,他卻毅然選擇了自刎。項羽是否“以一人獨生爲恥,以天下蒼生爲念”尚待討論,但他畢竟沒有采納烏江亭長在江東建立根據地的建議,從而沒有釀成“真成一擲賭乾坤”(韓愈《過鴻溝》)的慘局,這正是他的悲壯之處。

項羽不是最後的勝利者,他將人民生計置於王權爭奪之上的思想,沒有機會實踐。其實,在古聖先賢那裏,這一思想的淵源要久遠得多。在《莊子?讓王》中有一段記載,更能說明問題。居住邠地的太王亶父,遭到狄人進攻。納捐進貢狄人均不接受,其目的就是佔有邠地。亶父說:“與人之兄居而殺其弟,與人之父居而殺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爲吾臣與爲狄人臣奚以異!且吾聞之,不以所用養害所養。”於是拿起馬鞭離開邠地。民衆成羣結隊跟隨他,在岐山之下建立了新的國家。

項羽烏江自刎原因:不想讓戰爭害死更多民衆? 第2張

網絡配圖

這段故事中,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爲吾臣與爲狄人臣奚以異”(做我的臣民和做狄人的臣民有什麼不同呢)。這點比較好理解,古代中國沒有民族國家的概念,封建帝王如同歷史舞臺上的走馬燈,誠如元人張養浩所說“唐家才起隋家敗,世態有如雲變改”(《山坡羊?咸陽懷古》),“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山坡羊?驪山懷古》)京城皇帝的姓氏可能是劉李趙朱;皇城旗幡的標誌也可能是蠻夷羌狄,百姓的命運卻沒有什麼區別。

如此說來,亶父老先生所謂的“爲吾臣與爲狄人臣奚以異”,並沒有錯。因此,他纔會勸百姓“子皆勉居矣”(你們都和狄人湊合着居住吧)。在封建皇權時代,“爲吾臣”還是“爲狄人臣”,“臣民”是無權選擇的。爲擺脫這種無論“興亡”只能“百姓苦”的歷史宿命,人民只有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自己選擇社會的管理者。這也是今世政治文明的一條康莊大道。

二是“不以所用養害所養”(不要因爲養活人的土地而危害所養活的人民)。這一點的思想價值則更爲先進。土地是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尚且不能因土地而危害民衆,皇位與政權只是“王權”的組成部分,只是由民脂民膏(賦稅)供養的上層建築,更不應爲了“王權”的延續而傷害民衆利益。當時還沒有“人權”這樣的現代概念,莊子只是稱亶父爲“能尊生者”(能夠尊重生命的人)。

項羽烏江自刎原因:不想讓戰爭害死更多民衆? 第3張

網絡配圖

亶父的“能尊生”與項羽的“毋徒苦天下之民”,其着眼點同樣顧及了民衆的生命與生計。在封建帝王的觀念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百姓是被統治者養活的,這個邏輯顯然是顛倒了。即使如此,在亶父看來,當“王權”危及“人權”時,“王權”應當讓位於“人權”,而不是爲了“王權”而犧牲“人權”。這說明,在亶父的潛意識裏,“人權”是高於“王權”的。

今天,多數國家的“王權”早已被取代,“人權”高於“王權”自然十分正常。然而,這樣的道理,說來容易,貫徹實難。2011年發生在北非、中東的事件一再說明,一些統治者爲了延續已經執掌了幾十年的朝政,不惜將全國民衆置於血泊之中;東亞一些封建寡頭爲了延續家族的血胤,竟將民衆挾爲人質。在他們的眼裏,“人權”仍然是“王權”俎上的魚肉。今夕何夕,可悲也夫!

在國共重慶談判時,追求民主政治與和平建國,成爲當時民衆的強烈呼聲。黃齊生先生作詞曰:“民主如船,民權似水,水漲奚愁船不高?”所反映的就是這一背景。詞的尾句正是:“安排定,看居邠亶父,走馬來朝。”可見,如同亶父居邠,只有實行民主政治,纔會受到民衆的擁護與支持。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