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爲什麼說急於衣錦還鄉是項羽兵敗自殺的原因

爲什麼說急於衣錦還鄉是項羽兵敗自殺的原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很多名重一時的英雄豪傑,在面臨同一種抉擇中,往往在態度和處理方式上不一樣。正因爲在態度和處理方式上的不一樣,從而導致了結局的霄壤之別。比如,劉邦、項羽先後進入秦都咸陽後,他們的態度就完全不一樣。

爲什麼說急於衣錦還鄉是項羽兵敗自殺的原因

先入咸陽的劉邦,開始也被秦宮的珠光寶氣和如雲美女迷亂了眼睛,但在樊噲、張良的勸說下,雖有些依依不捨,但劉邦還是離開了秦宮,並立即與秦中百姓“約法三章”,然後還軍灞上,對關內百姓和秦朝府庫、宮室,秋毫無犯。

而楚霸王項羽呢?司馬遷《史記》記載說:“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等於是劉邦將咸陽完好無損地交給項羽,而項羽進入咸陽,卻屠城、殺降、燒宮室、搶珠寶、擄婦女,可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後呢?劉邦奪取了天下,項羽自刎垓下。對待事情的態度不一樣,似乎在冥冥中也註定了結局的不一樣。

爲什麼說急於衣錦還鄉是項羽兵敗自殺的原因 第2張

對於衣錦還鄉,項羽和劉邦的態度也不相同,一個穩妥,一個操切。進入咸陽後,有人以“關中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勸說項羽定都關中,建議他依靠關中的天時地利,成就霸業。定都關中,以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和沃野千里、良田萬頃的資源優勢,足以傲視山東、一統天下,對於項羽來說,確爲上策。

但是,項羽拒絕了這個不失爲良策的建議,他拒絕的理由竟然是:“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掃平咸陽,便以爲富貴到手。孰不知秦朝雖滅,但諸侯仍虎視眈眈,爭鬥不已,四方未定,天下隨時可重新洗牌,這種關鍵時刻卻急於衣錦還鄉,怎麼看都有些小人得志的嘴臉,必然坐失良機。果然,他前腳“衣錦還鄉”,劉邦後腳就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還定三秦,與他爭雄天下了。所以,項羽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衣錦還鄉太早了,缺乏定力,更無遠見。

爲什麼說急於衣錦還鄉是項羽兵敗自殺的原因 第3張

那麼,勝利者劉邦就不屑於衣錦還鄉了嗎?非也,劉邦也盼望着衣錦還鄉的光榮。然而,我們可以通過劉邦的時間表,來看看他是在什麼情況下衣錦還鄉的。前206年,項羽分封天下十九國,自封西楚霸王,然後就沾沾自喜地衣錦還鄉了。也正是這一年,劉邦被封爲漢王,也到達了人生的一個高峯,也已然“富貴”,但他卻沒有沾沾自喜,更沒有衣錦還鄉。

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即皇帝位,實現了至高的人生理想,這時,他沒有還鄉;前201年,劉邦親征,滅燕王臧塗,未還鄉;前197年,親征陳烯,平定叛亂,未還鄉;前196年,北擊匈奴,剿滅韓王信,未還鄉;同年,殺淮陰侯韓信,夷其三族,誅樑王彭越,夷其三族,未還鄉;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反叛,劉邦帶病親征,大敗英布的淮南軍,英布僅帶領百餘人逃走,劉邦安排別將追擊,自己得勝而歸。

爲什麼說急於衣錦還鄉是項羽兵敗自殺的原因 第4張

至此,那些曾經給劉邦造成壓力的異姓王,基本被剪除殆盡,於是,在親征淮南迴來,劉邦就順路回到了沛縣,真正“衣錦還鄉”了。家鄉父老聽說當了皇帝的劉邦榮歸故里,無論男女老幼,紛紛擁擠到大街上,爭睹聖顏,可謂摩肩接踵,盛況空前。地方官開宴置酒,歡迎皇帝。劉邦邀請鄉親故交,縱酒相樂。

酒過三巡,劉邦很激動,親自擊築,隨口吟唱出《大風歌》,歌曰:“大風起兮去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後,劉邦與家鄉父老一起聚飲十餘日,纔開始打算回長安。鄉親們再三挽留,又喝了三天。大家圍繞在劉邦身邊,如衆星捧月,劉邦十分感動。一高興,劉邦又免去了沛縣和豐邑的賦役,父老更是感恩戴德,山呼萬歲。

爲什麼說急於衣錦還鄉是項羽兵敗自殺的原因 第5張

這纔是真正能夠滿足虛榮的衣錦還鄉,而項羽卻無法實現,他之所以無法實現,便是他對衣錦還鄉概念的理解,沒有劉邦深刻和透徹。真正的衣錦還鄉,只能是勁敵已誅、威脅已除、江山已穩、四海無事之時。像項羽那樣目光短淺、行事操切,連自己的地盤和性命都保不住,又怎麼能實現真正的衣錦還鄉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