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蒙恬北伐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打擊匈奴這麼簡單嗎

蒙恬北伐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打擊匈奴這麼簡單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蒙恬北伐的目的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蒙恬北伐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打擊匈奴這麼簡單嗎

我們都知道在歷史上秦始皇曾令蒙恬率領三十萬大秦銳士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這是一段不容置疑的光輝歷史。但是今天我要對這段歷史做個補充:蒙恬大軍與匈奴交過手確實不假,但是秦始皇讓蒙恬北伐絕對不是爲了打擊匈奴,而是要完成一個更大的戰略目的。下面我對內容將分爲兩部分進行闡述:第一部分我將講解爲什麼蒙恬北伐的目的不是打擊匈奴;第二部分我將分析秦始皇的真正戰略目的是什麼。

蒙恬北伐的目的不是爲了打擊匈奴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司馬遷從來沒有說過蒙恬北伐的對象就是匈奴。《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衆北逐戎狄,收河南。”司馬遷對北伐對象所用的詞彙是“胡”和“戎狄”。“胡”和“戎狄”是一個很寬泛的名詞,並非特指匈奴,而且當時確實也還存在林胡、東胡等民族。那麼我們爲什麼認爲蒙恬北伐的對象就是匈奴?那是因爲賈誼寫的《過秦論》太過於著名,流傳甚廣。《過秦論》寫到:“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而我們要知道賈誼是漢朝初期的人,並非秦朝時期的人。所以,蒙恬北伐的對象有匈奴,但絕不單是爲了匈奴而北伐。

第二,秦朝時期的匈奴不值得蒙恬率三十萬秦軍北伐。動用三十萬大秦銳士出征是個什麼概念?在我的印象裏面,大秦帝國動用三十萬及以上的軍隊出征也就是長平之戰和滅楚戰爭。那麼問題出來了,秦朝時期的匈奴值得大秦帝國動用三十萬大秦銳士出征嗎?答案肯定是不值得。首先是因爲匈奴在蒙恬北伐之前就曾被趙國的李牧大破過,史載“李牧多爲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蒙恬北伐的時間和李牧大破匈奴的時間相差不會超過三十年,難道三十年後的匈奴已經恢復得敢於主動挑戰比當年趙國還要強大的大秦帝國?其次,秦朝時期的匈奴根本算不上強大。《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當是之時,東胡強而月氏盛。”秦朝時期的匈奴尚在頭曼單于時期而不是冒頓單于時代,匈奴和東胡、月氏相比,實力還只能坐第三把交椅。而且匈奴和東胡、月氏爭鬥不息,那有足夠的實力和大秦帝國對抗。再次,秦始皇也不是因爲匈奴的進攻或騷擾才令蒙恬出兵,而是因爲方士盧生給了秦始皇一本圖讖書籍,書籍寫到“亡秦者胡也”。所以秦始皇爲了讓其江山世代相傳,才命令蒙恬北伐胡人。而這些胡人包括了東胡、林胡、匈奴等各個少數民族,並非特指匈奴,更不是因爲匈奴主動進攻大秦帝國而進行北伐。所以,秦朝時期的匈奴並不強大也並未主動攻擊大秦帝國,因而並不值得秦始皇令蒙恬率三十萬大秦銳士以對付趙國和楚國的架勢去征伐匈奴。

第三,秦始皇沒有理由讓三十萬大軍一直久駐邊塞。《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單于曰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徙。”匈奴確實與蒙恬大軍交過手,但是被秦軍擊敗而被迫北竄。匈奴北竄後,秦軍按照常理確實應該駐紮一部分軍隊以作軍事防禦,謹防匈奴去而復返。而且長城和秦直道的建造也需要軍隊進行監管。但是秦始皇沒有理由讓三十萬大秦精銳一直久懸邊塞而無任何一部返回。從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出征到秦始皇逝世,這三十萬大秦精銳一直在邊塞駐紮了五年多。難道打匈奴需要五年之久?人家早就在秦始皇三十二年不敵秦軍而北遁了。難道進行常備軍事防禦和進行長城與秦直道的監管需要三十萬精銳全部參與?這顯然是比較牽強的。要保證三十萬大軍長達五年的後勤保障(如果秦始皇不死,估計還要繼續),秦國將承擔巨大的國力消耗。長平對峙近三年就拖垮了趙國,何況長達五年的北伐。所以,秦始皇讓蒙恬北伐且長達五年在邊塞屯兵駐紮並不是爲了針對匈奴,而是爲了一個更強更大更值得用兵的一個目標。

蒙恬北伐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打擊匈奴這麼簡單嗎 第2張

我爲大家揭開秦始皇北伐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要消滅大月氏國。或許大家對這個答案感到有些驚訝,但是我認爲確實如此,以下是我的分析。

第一,如果秦始皇認爲以後亡秦的是胡人,他首先想到的就應該是胡人實力榜排行第一的大月氏國。首先,史載“當是之時,東胡強而月氏盛。”其次,東胡與大月氏都存在實力差距。應該這樣說,當時所有的胡人民族和大月氏都存在實力差距。因爲在秦朝以前除了大月氏以外,其他胡人民族都曾遭遇過中原諸國的軍事重創,特別是東胡。《史記·匈奴列傳》記載:“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其後燕有賢將秦開,爲質於胡,胡甚信之。歸而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餘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根據史書記載可見,胡人民族中唯大月氏未受過軍事重創。又因爲匈奴活躍在河套地區,而要進攻處於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國就必須清除匈奴在河套地區的勢力,以免與大月氏交手時遭遇前後夾擊,也更是爲了建立征伐大月氏的後勤保障基地。所以,蒙恬北伐的第一仗必須是和匈奴打;蒙恬北伐要奪取和經營的地盤必須是河套地區。

第二,大秦帝國對大月氏國並不陌生。不要以爲只有漢武帝時期的漢人對大月氏國有認識,其實秦朝時期的秦人對大月氏國也不陌生。大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或許秦帝國開始並沒有機會和他們接觸,因爲義渠國擋在了兩者之間,義渠國的疆域主要在今甘肅慶陽西南和寧夏固原一帶。但是秦帝國在吞併義渠國後就應該有可能和大月氏人產生碰撞,因爲兩國的疆域有機會接壤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甘肅地圖,看一看甘肅張掖與甘肅慶陽、寧夏固原相隔有多遠。距離還是有,談不上近,但相隔也不是很遠。而且本身大月氏就在河西走廊遊牧,既然叫遊牧,那大月氏還有可能從張掖往東遊牧的可能。總之,大秦帝國肯定有可能且有機會接觸到大月氏人,瞭解到大月氏的一些情況。雖然談不上熟悉,但一定不會陌生。

蒙恬北伐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打擊匈奴這麼簡單嗎 第3張

第三,西王母的長生之術和大月氏的富饒吸引着秦始皇。在先秦和秦朝時期,東方的海洋和西方西王母的所在地是最具神祕色彩的疆域,所以道家始祖老子不是往北走,也不是往南走,而是朝西走。西王母早在先秦時期,就是一位有典籍記載的神話人物。《爾雅》雲:“西荒有西王母國”。《山海經》雲:“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 《竹書紀年·郭注》雲:“穆王西征至崑崙丘,西見王母。” 《史記·周本紀》:“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見西王母。”特別是根據《爾雅》的記載,黃帝戰蚩尤的時候,西王母就曾幫助過黃帝,而周穆王這個時代還能見到西王母,這西王母不是長生不老的神仙那還是什麼?《穆天子傳》把西王母描繪得更是光鮮奪目。我相信這些先秦的典籍會讓求仙若渴、妄想長生不老的秦始皇對西王母充滿難以抑制的嚮往。而根據《穆天子傳》的記載推測,西王母的住處就應該在今天新疆和青海一帶,而大月氏恰恰就建在通往西王母住所的必經之路上。不剪除大月氏打通河西走廊,就不可能到達西天拜母求仙。另外,相對南方的蠻荒和北方的荒蕪,富饒的西方更值得秦始皇關注。《穆天子傳》裏面記載了西域的豐富物產和美麗風光,而且秦始皇也堅信神仙住的地方肯定也不會差。秦人和大月氏人的時常民間碰撞,也讓秦人領略到了這個胡人民族的強大和富饒。所以秦始皇在派遣盧生、徐市向神祕的東方大海探索之時,同時也命令蒙恬帶領大軍清除匈奴,剪滅大月氏,打通河西走廊以供自己親自前往西域向西王母討要長生不死之術和修仙成真之法。也只有大月氏這樣的強國才需要蒙恬率領三十萬大秦銳士親征。蒙恬之所以在趕跑匈奴之後,連續五年沒有出擊大月氏國,我認爲有三種原因:一是在河套地區進行後勤保障基地的建設,以作長期戰爭的準備。二是想先建設好秦直道和長城等工程,因爲長城可以防止匈奴去而復返騷擾自己後勤基地,而秦直道可以快速爲自己補充兵源和糧草。三是想進一步刺探大月氏國情況及先行展開外交戰。

蒙恬北伐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打擊匈奴這麼簡單嗎 第4張

綜上所訴,只有大月氏國纔會讓秦始皇有動力令蒙恬率三十萬大秦銳士北伐且孤懸邊塞長達五年之久。也只有完成對大月氏國的征服,才能真正讓秦始皇做到東出大海、南服百越、北擊匈奴,西滅月氏的四維擴張。可惜秦始皇天不假年,如果能向天再借二十年,先不說是否會開啓中國的大航海時代,至少河西走廊的打通不用再等到漢武帝時期。大秦帝國將揚威西域,中國的版圖擴張將出現一個新紀元。

蒙恬北伐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打擊匈奴這麼簡單嗎 第5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