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走西口中的西口在哪裏?西口是什麼地方

走西口中的西口在哪裏?西口是什麼地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央臺曾經熱播的電視劇《走西口》,講的是山西人走西口,西口是什麼地方?其實西口就是殺虎口。那麼,殺虎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位於什麼地方呢,名字有什麼來頭?

殺虎口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境內晉蒙兩省(區)交接處,北倚古長城,西臨蒼頭河。作爲一代雄關,聞名遐邇,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殺虎口地勢險要,東、西兩山之間形成一條3300米長的狹長走廊,形成天然關口。清《朔平府志》雲:“殺虎口乃直北之要衝也,扼三關而控五原,自古稱爲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殺虎口又是歷史上的重要稅卡,作爲中原與蒙古、新疆、俄國貿易的必經之路,清極盛時期,關稅日進“鬥金斗銀”。清末年解關稅還有13萬兩之多。明清時期,殺虎口還成爲晉商的發源地和主通道。曾經盛極一時的“大盛魁”商號的發祥地就在這裏。所謂“東有張家口,西有殺虎口”。作爲古代的軍事要塞和邊貿重鎮,殺虎口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這裏雄偉壯觀的古長城,保存完整的殺虎堡,櫛比鱗次的烽火臺,蒼涼古樸的古戰場,全省罕見的古道敞路坡,工藝精湛的古樂樓等,似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殺虎口的大地上。這裏是名符其實的“西口”。“走西口”不僅承載着晉商商幫的光榮與夢想,成長與艱辛,更銘寫了山西人西口移民謀生的血淚悲情。殺虎口是明清山西曆史的縮影,是中國近代金融貿易興衰的實證。

名字由來

殺虎關古稱參合口,唐朝稱白狼關,宋朝稱牙狼關。明朝爲了抵禦蒙古瓦刺南侵,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故而起名“殺胡口”。自從明朝隆慶五年,蒙漢“互市”以來,化干戈爲玉帛,殺胡堡、得勝堡、新平堡(天鎮)馬市重新開放。 1925年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進駐“殺胡口”。是年,馮玉祥任命其十三太保之一的韓多峯爲殺胡關鎮守使。 韓爲了緩和民族矛盾,促進中原地區與塞外的貿易,遂沿襲自清朝以來的俗稱,正式改名爲“殺虎關”。

走西口中的西口在哪裏?西口是什麼地方

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經由此地。

殺虎口關城是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築,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磚包,城周爲1公里,高11.7米。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在殺虎口堡外另築新堡1座,名平集堡,其長、寬、高、厚與舊堡皆同,兩堡之間又於東西築牆相連,成倚角互援之勢。

關於殺虎口及右玉城在明朝時的重要性,由代宗頒賜水陸神禎一事足可看出。代宗朱祁鈺是英宗被蒙古瓦剌俘去後繼位的,他爲祈禱上蒼保英宗安全回來,許願如打敗瓦剌,英宗回來,願將“水陸神禎”御賜給朔平府右玉縣。後來于謙組織的京都保衛戰取得勝利,英宗被釋,代宗遂派臣將“水陸神禎”頒賜給右玉,以謝神靈。“水陸神禎”就是皇宮中庫藏的120幅稀世珍品,名貴的繪畫。據說這些畫多出自大唐貞觀年間吳道子和閻立本之手。現在殘存的部分珍品收藏在山西省博物館內。

殺虎口和右玉城做爲軍事要塞,自古戰火不斷,特別是在明正統至嘉靖年間,先後多次被蒙古軍隊攻下來。但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的一場戰爭中,守軍卻在左右無援的情況下,孤軍奮戰,堅守右玉城,長達8個月的時間,這在中國戰爭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這場戰爭起因於“桃鬆寨事件”。桃鬆寨是俺答汗之子辛愛的妾,她與辛愛部下的一個頭目鬼混,被發現後慌忙投奔了明朝,當時的大同總督楊順,爲請功邀賞,將其送進京城。辛愛爲此率部進攻殺虎口,然後包圍了右玉城。楊順見事情不好,後悔不該收留桃鬆寨,他向朝廷謊奏,蒙古辛愛部願用白蓮教起義失敗後跑過去的漢人交換桃鬆寨。皇帝同意了放還桃鬆寨,但辛愛不但未退兵,反又加強了兵力,在進攻右玉城的同時,又向大同、宣府一帶長城發起了進攻。

在蒙古兵多次強攻下,右玉城軍民浴血奮戰,右玉守將在作戰中陣亡後,有一位姓尚名錶在家休息的武將,自願擔任了右玉保衛戰的指揮。他在此異常困難的情況下,除打退敵方進攻之外,還多次抓住有利戰機,偷襲敵營。從九月堅持到第二年的四月,右玉城雖未被攻克,但城內軍民幾乎已絕炊斷糧,可充飢的牛馬等牲畜也被吃光了。

在形勢十分危急的時候,明廷派兵部尚書楊博親率大軍來解右玉之圍。蒙古兵見右玉城實難攻下,而明朝援軍將至,便自動解除了對右玉城的包圍,從殺虎口撤出長城。

這場戰爭之後,重新加固修繕了殺虎口和右玉城,及殺虎口一帶的長城。並增加了守備兵額,大大提高了殺虎口的防禦能力。

歷史上的“走西口”的故事就發生在殺虎口。

清初,長期鎮壓農民起義和抗清的戰爭,造成北方長城以內生產極大破壞,各地田地荒蕪,屋宇殘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陝西、甘肅和部分河北的破產農民、戰敗的農民起義軍,或“攜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羣,背井離鄉,冒禁私越長城,“走西口(指山西省殺虎口。後泛指出長城西部各口去內蒙古西部各地),去歸化”“覓食求生”。當時流民由土默特而西,或向蒙民租地墾種,或入大漠私墾,形成“走西口”的遷徙羣體。加之清朝對蒙古採取懷柔政策。推行喇嘛教,大興寺廟,大量招徠山西、陝西、河北工匠和破產農民;明末,遭林丹汗兵禍,丁口銳減的土默特首領小順義王爲補充丁口和蘇木(佐),不分民族破例納丁編佐,以補足30個蘇木(150戶丁口爲1個蘇木)的缺額,山、陝流民紛紛前來加入蒙籍;隨着清朝對蒙古封禁政策的鬆弛和歷年遭受嚴重自然災害而破產農民隊伍的不斷流入,“走西口”的人漸由土默特而西至阿拉善、額濟納等旗耕牧就食,至解放前延續不斷。解放後才結束了“走西口”的痛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