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三隻手”爲何成了小偷的代稱?

“三隻手”爲何成了小偷的代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隻手”爲何成了小偷的代稱?

人們習慣上稱小偷爲“三隻手”,但是你知道這一說法的來歷嗎?

一般觀點認爲,“三隻手”說法最早見於古羅馬劇作家普勞圖斯的著名喜劇《一罈黃金》。在該劇中,吝嗇鬼尤克里奧丟失了一罈金子,他要求奴才們伸出手來,讓他察查。但是仍沒有查到小偷,最後鬼尤克里氣急敗壞,竟要奴才伸出莫須有的“第三隻手”來給他看。從此,“三隻手”便成了小偷或有偷竊行爲者的一個代名詞。

實際上,中國最早就存在“三隻手”的說法了。傳說北宋年間,在東京有一個赫赫有名的神偷。他偷盜技法特別獨特,行竊從不用任何工具,只要他一挨你身,銀子就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了他的腰包。有一次,他爲“同行”獻藝,爲了顯示他技藝的高超,只見他雙手高舉,在衆目睽睽之下,挨近一人的身,就將他兜裏的銀子掏了出來,好像身上還有一隻手似的。在場的“同行”們驚歎不已,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送他綽號“三隻手”。“三隻手”說法由此而來。

“三隻手”爲何成了小偷的代稱?

 罵人爲何用“狗腿子”

從前,有一個惡霸地主,他養了一個家奴,很壞。家奴又養了一條狗,也很壞。他們三個真是人仗狗勢又狗仗人勢,人們都很憤怒,背後叫他們惡主、惡奴、惡狗。

這天,他們又去辦壞事——偷爬人家小寡婦的牆頭,不小心惡霸地主摔斷了一條腿,疼得哇哇直叫。奴才一見更是心痛,就溜鬚說:“主子,截下我這條腿來給您老安上吧。”地主一聽心裏很是樂意,但還是說:“那你呢?”家奴回頭瞅見了那條惡狗,心中立時有了主意,回說:“我不會安一條狗腿嗎?”“那狗呢?”惡霸還記着惡狗對自己的功勞,還是疼愛地問。惡奴倒挺有辦法,眼皮一眨就說道:“咱給它安上條泥腿。”惡霸地主覺得這法子雖欠妥,但爲了自己,也難得奴才一片孝心,就同意了。這樣,奴才將自己的一條腿截下給了主子,又截了條狗後腿安到自己身上,後用泥巴做了條後腿給狗安了上去。

從那往後,人們就管專愛吹拍主子的人叫“狗腿子”。後來人們發現,那些充當狗腿子的角色,走路總是一踮一踮的,那可不是故意的,據說是那條狗腿和他本身那條腿不匹配而引起的後遺症。

 “走後門” 從何說起呢?

現在,人們把不通過正當手段,求人或行賄賂辦事的做法,叫做“走後門”。其實,走前門和走後門本沒有正當與不正當的分別,這裏涉及的是一個引申義的問題。

那麼,“走後門”這詞是怎麼來的呢?

北宋的宋哲宗死後,宋徽宗繼位。在宋徽宗繼位的過程中,蔡京出了很大力氣。所以,徽宗一上臺便十分寵信蔡京,並任命他爲相。蔡京辦事尚可,但是爲人太苛刻,眼底下不能容人。比如說與自己政見不和的人,蔡京便想方設法打壓。蔡京當政一段時間之後便引起朝野上下諸多不滿。滿朝文武更是牢騷滿腹,民間也有關於蔡京的一些醜聞,但是蔡京靠得是皇帝這棵大樹,旁人是撼動不得的。

告不倒歸告不倒,人們還是通過各種渠道表現蔡京這個人的賣官鬻爵、收受賄賂種種劣行。有一天,宋徽宗大宴羣臣,一個在京城很有名的戲班便在宴會中上演了一出諷刺喜劇。其劇情大致情況是這樣的:一個大官坐在堂上審理各種案件。這時候來了一個和尚,他想離京出遊。本來這事沒有什麼不好辦的,蓋個官印就行了。但是當大官見他的戒牒是元祐年間印發的,就當場不允許其出城。(原來,蔡京在元祐年間很受當時政敵的敵視,所以他對元祐年間的東西總是特別反感)。恰好這個時候來了報告事情的屬官:“今天國庫發下俸錢一千貫,都是元祐期間鑄造的銅錢,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這個大官立即吩咐屬下:“那就從後門搬進來吧!”

從此,“走後門”就成了戲謔之語,意思是私底下徇私舞弊,通融辦理。

 “眼中釘”

人們常用“眼中釘”來形容極爲仇視的人。提起這個詞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相傳在北宋真宗年間,當朝宰相是奸佞小人丁謂,此人不學無術,只知玩弄權術,貪贓枉法,整日與太監狼狽爲奸,把持朝政。他的行爲引起了當朝老宰相寇準的注意,但是寇準並沒有抓住丁謂的把柄,只好在暗中一直調查他。丁謂自己也知道寇準爲官公正、剛正不阿,也怕自己所做的壞事被他發現。於是他就千方百計在皇上面前說寇準的壞話,最終還是把寇準排擠出了京城汴京。

丁謂的所作所爲,不僅引起了當朝許多正直大臣的嚴厲抨擊,就連民間的老百姓也十分痛恨這個贓官。人們所創的民謠中便有:“欲得天下寧,須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民謠中的“丁”當然就是指丁謂。

於是,用來形容仇人的“眼中丁”逐漸流傳開來。後來,“丁”逐漸演變成“釘子”的“釘”。

“三隻手”爲何成了小偷的代稱? 第2張

 “兩面派”

“兩面派”,一般指那些善於僞裝、口是心非的人。那麼,“兩面派”這句俗語到底是怎樣來的呢?其實說起來,這裏面還有一段血淚史呢!

話說元朝末年,朝廷的元軍和朱元璋領導的紅巾軍開始了逐鹿黃河的拉鋸戰,黃河沿線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因爲兩支軍隊打打殺殺、相互攻擊,城池的易手是常事,不管是誰進城都得在門板上貼上紅紅綠綠的標語表示歡迎。當時河南懷慶府的人便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用來應付敵對的兩支軍隊:用一塊薄薄的木板,一面寫着歡迎元軍的“保境安民”的標語;另一面寫上歡迎義軍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標語。這樣,不管是哪邊人來了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貼上歡迎標語。但是這個方法在最後惹出了大禍。

有一年,朱元璋的大將常遇春率軍進駐懷慶府,老百姓趕緊把標語換成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字樣,常遇春看到了這些標語很是高興。正當他高興的時候,街上颳起了一陣風,很多家的標語都被刮掉了,當地老百姓的聰明方法暴露了。常遇春氣極之餘,下令將凡是掛兩面牌的人都滿門抄斬了。 現在常說的“兩面派”,其實就是從懷慶府“兩面牌”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