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史上古人們是如何用天干地支計算年月日?

歷史上古人們是如何用天干地支計算年月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在沒有檯曆的古代,人們是如何紀日、紀月、紀年的呢?答案就是運用中國古代曆法的符號系統――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古代又稱爲“ 枝”。據史書《世本》記載,早在五千年前的黃帝時期,黃帝手下一個叫做大橈的大臣創制了干支,並用它來紀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的作息表。爲了標識每一天,他們以手指記數,以便“過日子”。人手五指,兩手合十,所以人們記數也常以“十”爲單位,由此導致天干爲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當標識記錄三個十(約三十日)之後,人們在星空中又見到了上一次見過的圓月。於是,“一旬爲十,三旬爲一月”的觀念也就形成。經過十二個月,冬至日這天,人們發現在太陽下身影又可與去年冬至日所重疊。如此,人們便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個月。除了表示月份外,地支還用於標識一天中的十二時辰。顧炎武在《日知錄》中這樣說道:“一日爲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用不廢”。

有意思的是,這十二個時辰皆以十二生肖中的動物出沒的時間來命名。子(鼠):午夜11時至凌晨1時,老鼠最爲活躍。子時是一天的最後時刻,也是新一天的開始。醜(牛):凌晨1時至3時,牛開始反芻。丑時是黎明前的黑暗階段。寅(虎):凌晨3時至5時,老虎四處覓食、最爲兇猛的時段。卯(兔):清晨5時至7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空,玉兔搗藥正忙時。辰(龍):清晨7時至9時,太陽升起,據說是羣龍行西的時段。巳(蛇):上午9時至11時,太陽光熱更強,蛇開始活躍起來。午(馬):上午11時至13時,陽氣正盛,是天馬行空的時候。未(羊):13時至15時,羊在此時吃草,長得更壯。申(猴):15時至17時,猴子活躍起來。

歷史上古人們是如何用天干地支計算年月日?

酉(雞):17時至19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戌(狗):19時至21時,黑夜擴散,狗開始守夜。亥(豬):21時至23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酣睡。天干地支相配,六十年爲一個輪迴。人們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三十年”的界定正是源於此。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簡單。但如今,能用干支算清年份的人卻越來越少。試試下面的三個步驟,和蘇報君一起用干支來紀年吧。步驟一:給天干地支編一個號: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地支:子4醜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步驟二:將需要計算的公元年的末位數在天干中找出對應的天干。如2014年爲“4”,即“甲”。步驟三:將需要計算的公元年數除以12,用除不盡的餘數在地支中查出對應的地支。如2014÷12=167餘10,即“午”。因此,2014年就是甲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