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鄭和下西洋去過哪些地方?艦隊如何克服逆風而行的困難?

鄭和下西洋去過哪些地方?艦隊如何克服逆風而行的困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鄭和下西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大明永樂三年,泉州海面旌旗獵獵,萬艦齊發,鄭和乘坐的寶船在千百艘船隻的簇擁下駛往浩瀚的印度洋。

鄭和下西洋去過哪些地方?艦隊如何克服逆風而行的困難?

這一年的鄭和只有34歲出頭的年紀,但已經是大明船隊的總指揮,爲了確保此次航行的順利,他要思考的問題顯然多過甲板上忙碌的水手。從規模上看,這支艦隊擁有各型船隻上千艘,配備的人員高達兩萬餘名,如果從體量上看覺得他們是出門找茬打仗的,但歷史證明他們確實是爲了和平與友好而來。即便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帶領這樣一個“小型國家”漂洋過海也是一件極爲困難的事,那麼鄭和艦隊又是靠着什麼遠達非洲的呢?

鄭和下西洋去過哪些地方?艦隊如何克服逆風而行的困難? 第2張

風!一名優秀的水手可以使用來自東西南北各個方向的風力,而這種技術正是保證大明船隊遠渡重洋的基礎。在那個尚未出現發動機的時代,風力幾乎是海船唯一的動力。當然在有些風平浪靜的海域也有使用人力搖槳的,比如羅馬帝國在地中海的槳帆船,但中國南海和印度洋的海況條件顯然比地中海惡劣得多。而這個時候就體現出鄭和水手們的高超素養,接下來我們首先來看順風的情況。

鄭和下西洋去過哪些地方?艦隊如何克服逆風而行的困難? 第3張

當船隊遇到順風時自然是皆大歡喜,船員只需要張開大帆,藉助風力全力向前就好了。這種情況最爲簡單,同時也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況。

而當遭遇側風的情況時,水手們就必須轉動風帆,使帆與船體形成一定的夾角。此時帆會把從側面刮來的風分解爲與船體平行和垂直的兩個力,而船體由於吃水的原因會抵消掉與之垂直的那個力,於是剩下的那個與船隻前進方向一致的力就成了推動其前進的主要動力。

鄭和下西洋去過哪些地方?艦隊如何克服逆風而行的困難? 第4張

最後一種情況是逆風,其應對最爲複雜,當然也最爲取巧。此時無論怎麼改變風帆的朝向,都不可能使船平直地向前航行,所以船員需要同時調整船體與風帆,並最終將逆風轉變爲側風。一旦調整爲側風之後,境況就與上述第二種情況如出一轍,但船的航向也因此改變了,所以每航行過一段時間之後,艦隊必須停下來將船體與風帆朝對稱方向調整,這樣再次行駛時就相當於沿“之”字行走,這種方法因此也被稱爲“搶風行船”。

鄭和下西洋去過哪些地方?艦隊如何克服逆風而行的困難? 第5張

六個世紀以前,浩浩蕩蕩的明朝艦隊正是靠這種辦法遠涉暹羅、真臘、爪哇、占城、蘇門答剌、錫蘭,直至東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