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分析,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黨爭這個詞,是古代封建王朝政治中的一個常見現象。現代在國內雖然已經削弱,然而也常有拉幫結派、結黨謀私一說;在國外則依然頻頻出現,尤其是選舉年,各黨派爲謀取共同或個人的政治經濟利益相互攻擊的不可開交,往往極盡能事,猶如大戲,然很少涉及身家性命。

而在我國古代,黨爭詞性從來都是貶義的,過程也是血腥的,黨爭的結果,輕則貶官流放,重則抄家斬首,黨首靈魂人物的興衰,關係到政治利益羣體,一榮皆榮,一枯皆枯。而且關於黨爭的演變,從最初的比周聚集,進一步到朋黨相爭,每個朝代都有着不同的特色。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黨”繁體字爲“黨”,是個常見字,而“黨”字屬於罕見字,只做姓氏用。“黨”字由“尚”與“黑”構成,《說文解字》解釋“黨”字爲“侵不鮮也”,即侵襲不鮮明(比如火勢較小)。《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五比爲閭,使之相愛;四閭爲族,使之相葬;五族爲黨,使之相救;五黨爲州,使之相賙;五州爲鄉,使之相賓。”,《釋名》:“五百家爲黨。黨,長也。一聚之所尊長也。”,可見,“黨”最早是指親族,相互關照,相互救護,因而便有黨長一說。

後來“比”和“黨”都引申爲聚集,並且黨明顯要比“比”厲害得多,然而都是貶義,如“比周”、“ 朋黨”等,於是如今有人形象地比喻“黨”是“幾個穿黑衣服的人聚集在屋子裏”,當然比較牽強。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通過,“黨”去掉“黑”字心,以“兒”取代,也可以說是以“尚”和“兄”組成,意味着兄弟們同堂議事,這是題外話。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2張

黨在春秋時期逐漸變爲比周、朋黨。《荀子強國》:“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所謂的“比周”,比和黨一樣,也是指聚集,周是合羣。《論語爲政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不結黨營私,然而合羣;小人不合羣,相互勾結,後來就用“比周”來形容結黨營私。

朋黨和比周危害性古人早就有提醒,《管子.法法》:“羣臣比周,則蔽美揚惡。”,《楚辭哀時命》:“衆比周以肩迫兮,賢者遠而隱藏。”,《戰國策.楚策一》:“下比周,則上危;下分爭,則上安。”,可見,如果結黨營私,蔽美揚惡,那麼就會威脅到統治者的權力,而如果能夠使得羣臣相互紛爭,不結黨,那麼這就是統治者爲政的藝術。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3張

因而,自古以來,黨爭往往和統治者(皇帝)的權力分散衰弱有莫大關係。春秋戰國時期,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封建意識強烈,因而即便是有小人比周,朋黨營私,諸侯爭霸,依然要名義上尊重周天子和諸侯君主,諸侯王國裏面的貴族靠分封認命,並不是結黨就可以得到分封,統治者有着與生俱來的權威。於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與國之間分分合合,大臣間結黨營私固然有,也掀不起大的波浪。

到了漢代,經過秦朝大統一,漢朝取而代之,因而周朝的分封制對人們的影響略微衰弱。在漢初,劉邦逐步剷除對統治有威脅的大臣,並且逐漸分封自己的子弟,此時,皇權穩固,衆大臣自身難保,更何談結黨營私?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4張

然而呂后卻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即便是劉邦有“非劉氏不得封王”,可是呂后依然我行我素,大臣們只能阿諛奉承,從此外戚干政成爲潮流。並且隨着朝代建立時間過長,雄才大略開國之主的威望和影響逐漸消失,子孫世襲的結果,使得皇權變得越來越脆弱,這給其他團體覬覦權力裂開了縫隙。

綜漢兩朝,外戚和宦官是典型的“比周”團體,尤其是東漢,宦官更是肆無忌憚,由於歷代皇帝大多幼年執政,因而只得依靠宦官來維護政權或者由宦官來決定“天子”所出,於是,宦官這類“變態人格”團體便成爲炙手可熱的權力中樞。而皇權自然不甘心,於是發生相互爭奪,黨錮之禍,最終導致漢代滅亡。然而當時只能叫同類,不能叫同黨,即便是有“同黨”一詞,因爲衆大臣大多數是爲了維護皇權和宦官進行鬥爭,並非相互之間結黨營私。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5張

魏晉南北朝,朝代更迭頻仍,一代天子一朝臣,朝廷權力的更迭朝夕變幻,因而大臣文士們無所適從,不少只能追求超脫的玄學,來寄託自己的理想,因而在那個時期,文士們也是因爲共同的興趣愛好,相互結交,然而干涉不到統治者的權力中樞。因而縱觀魏晉南北朝,不少文士大臣因爲“結黨營私”罪名被殺,可是大多並沒有真正的結黨行爲。

到了唐代,纔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朋黨。這和漢代相似,在開國之初,唐太宗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納諫如流,皇權堅固,衆臣子只能俯首帖耳,盡職恪守,因而很難有結黨一說。同樣,和呂后相似,出現了武則天,於是,歷史又來了一個循環。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6張

武則天要遠比呂后英明,呂后只是干涉朝政,而武則天則獨擅權柄,君臨天下。雖然也有豐功偉績,可是對李唐子弟大肆殺戮,造成李唐人才凋零,對李唐的皇權影響起到了削弱的作用。唐玄宗以後,不少皇帝不是病弱多病,就是懦弱無能,這給大臣覬覦權力創造了條件。

然而當時皇權穩固,統治權除李氏外無人敢染指,因而衆大臣和宦官只能在執政權(相權)上一爭高下,於是,朋黨便開始正式形成。其中以“牛李黨爭”最爲鼎盛,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爲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爲領袖的李黨之間的爭鬥,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持續時間將近40年。其中宦官團體勢力不時彰顯,甚至左右了黨爭走勢。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7張

牛李黨爭,最初源自門閥制度的文化影響。雖然隋唐時期開科取士,可是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因而相互之間文化差異巨大,造成了在政見上相互攻擊的結果。其中牛黨是依靠進士出身的新興庶族地主,而李黨則是門閥世族的後代官僚。李黨提出“重用公卿子弟”、“罷進士科”;牛黨則當仁不讓,認爲開科取士是唐朝的立國根本。從最初的爭辯,到後來的貶謫,雙方針鋒相對,相互排斥,以至於許多有才之士被裹挾其中,任命運擺佈。

牛李黨爭,雖然最後以牛黨苟延殘喘、李黨離開中央而結束,然而卻沒有贏家。從最初的對唐朝的統治造成了不可彌補的裂痕,對後代也影響劇烈,唐文宗雲:“除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王船山謂:“朋黨之興,始於君子,而終不勝於小人,害乃及於宗社生民,不亡而不息。”。最終黨爭的結果,使得唐朝統治者權力衰弱,藩鎮割據,各自爲政,最後不得不落下帷幕。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8張

到了宋代,黨爭愈甚,然而已經不完全是唐代的門閥制度和進士階層的爭鬥,由於科舉制度已經深入人心,官員大多爲進士出身,因而轉變爲對朝廷執政方略的政見上來。宋代黨爭,雖然宋初也有政見之爭,可是真正拉幫結派,相互攻訐,肇始於王安石的變法改革。

從北宋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以王安石爲首的新黨變法派和以司馬光爲首的舊黨保守派之間,相互爭鬥,相互貶斥,新舊黨爭前後凡五十餘年,對北宋的政治產生頗大影響。然而遍觀新舊黨爭,其實都是君子之爭,針對變法發表自己的政見,本來“兼聽則明”,然而以“拗相公”之稱的王安石急功近利,不考慮變法需要循序漸進,因勢利導,以爲有皇帝支持,就可以雷厲風行,殊不知遭到外戚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的反對,因而欲速則不達,最後由於新、舊兩黨更迭執政,官員大多都有貶謫的經歷,新法時行時廢,臣民無所適從。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9張

新舊黨爭,到了王安石和司馬光都去世後,便發生了性質改變。後來的宰相,往往缺乏容人之量,更無君子之風,挾私報復,因人費事,使得法規朝令夕改,官員晨朝暮貶,對社會生產力造成了極大破壞。而其中還有個變化,那就是朋黨之間也相互分裂,完全脫離了黨見,而變成了針對個人的打擊報復。

比如以蘇軾爲首的蜀黨和以程頤爲首的洛黨之爭,由於蘇軾爲進士出身,程頤則爲布衣出身;蘇軾生性豪爽,不拘小節,程頤則僵化守舊,死板教條;然而二人都是當時聲名顯赫的人物,門生故舊極多,因而由於二人的互相不對付,造成了相互門生弟子等相互傾軋,結果都是被貶,蘇軾最後貶謫儋州,病死常州,程頤官位被褫奪,病死洛陽。(詳情另文撰述)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10張

北宋滅亡後,南宋雖然偏安一隅,不思進取,卻延續了北宋黨爭遺風,爭權奪勢,打擊異己,不過表面上來看,從變法之爭,轉變到主戰派和主和派上來。總體來看,主和派佔上風,主戰派處於弱勢,而黨同伐異的結果,使得南宋風雨飄搖,最後亡於蒙古人鐵騎之下。

明代的黨爭,也是伴隨着朝代的始終,而且是歷朝歷代最爲血腥的黨爭。從洪武年間淮西浙東兩大集團之爭;再到英宗代宗兩朝更迭中,奪門勳貴對景泰諸臣的反攻倒算;直到嘉靖朝“大禮議”帝黨舊臣水火難容終釀左順門事件,及晚期嚴黨獨大遍及天下,以至於徐階等“王學”諸臣不得不以小人之法“倒嚴”;至萬曆後三朝,朝廷內部以宣、昆、齊、楚、浙等區域爲小集團的黨爭輪番上演,至天啓朝終於演變成“閹黨”和所謂“東林黨”士大夫之爭。由於黨爭不斷,各派力量的此消彼長和反攻倒算,加速了朝廷執政權的撕裂,也使得明朝迅速敗亡。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11張

明代的黨爭,往往不是朝廷上官吏的針鋒相對,而是朝野之間互造輿論,士林參與朝政議論的風氣從此而開。並且明代的黨爭,和前幾朝不同,以前只不過是貶官棄用流放,明朝則不整趴下不罷休,甚至是人格消滅,到了明末,閹黨對東林黨更是血腥鎮壓,使得許多東林黨人物被迫害致死。明朝黨爭的結果,使得政如擺設,民不聊生,以至於明末崇禎皇帝臨死感嘆“諸臣之誤朕也”頗有幾分道理。

清朝建立政權後,對明代滅亡的教訓有着深刻的警惕,首先是防範漢人結黨,大興文字獄,對於有結黨嫌疑或者蛛絲馬跡的現象,立刻予以零容忍的高度打壓,斬首抄家都是小事,滿門抄斬誅滅九族時而有之,以至於官員大臣對自己的言行都非常謹慎。而對於同族權貴,也是絲毫不手軟,只要有覬覦皇權的舉動,都會被一一剪除。因而,終清代一朝,黨爭很少發生,然而官員之間的門生故舊的盤根錯節,卻愈演愈烈,形成一種暗的洪流,逐漸侵襲着統治者的根基。在遇到外因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清朝帝國很快轟然倒塌,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就此終結。

古代歷史上典型的黨派之爭事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12張

終上所述,從先秦的比周、朋黨,結黨營私,到漢代的外戚宦官爭權,再到唐宋時期黨派的傾軋排斥、貶官流放,以及明代的針鋒相對、血腥屠殺,再到清代的由明變暗,賣官鬻爵,可以說,朋黨之爭貫穿於人類歷史,這也是人類羣居性的自然規律,很難避免。

只不過,有的朝代有的官員,純屬於政見不合的君子之爭,不落井下石;而有的人,則挾私泄憤,打擊報復,剷除異己,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因而,無懼爭論,唯懼結黨,更懼小人結黨,那纔是社會的悲哀!